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歌唱是人类在漫长的艺术长河流淌、积淀过程中发掘出的最为耀眼 的明珠之一,它的诞生拓宽了人们情感表达和交流的渠道, 得声音成为一种艺术的载体和形式,并衍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表演形式,极大 地丰富了音乐表演艺术体系。歌唱的技法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会随着 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意趣的转变而不断变化。流行唱法作为目前最为贴 近大众的歌唱表现形式,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关于流行唱 法一直流传着一种看法,那就是该唱法其实没有内在规律性可言,想要 学习流行唱法无需经过专业的训练或技巧指导,是一种“民众唱法”或 “业余唱法”。很明显,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虽然流行唱法有着贴近大 众的特质,但许多流行歌曲并不是随意就可以演唱好的,同样会出现诸 如音准不够、音域不合适、呼吸不均衡等歌唱技巧问题,同样需要进行 专业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整。当然,不可否认有些“无师自通” 的流行演唱者,但真正了解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除了大多自身具备 较好的声音天赋之外,也是经过对流行作品的长时间模仿、练习和调整 之后才能实现好的演唱。因此,“从无法到有法”,流行唱法正在形成自己的专业体系,不论是在专业赛事还是院校教育中,它都在逐渐变得 成熟和完善。那么,如何辨别流行唱法和其他唱法之间的区别,流行唱 法的技巧在哪里,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它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 思考。在这种需求背景下,杨维忠编著的《流行唱法入门》一书凸显出 其具有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
《流行唱法入门》一书论述系统,着眼新颖,内容全面,注重实用, 既有从宏观角度对流行音乐及唱法发展沿袭历程、艺术审美等的概述,也有从呼吸发声等层面对流行唱法微观内容的阐述。在内容安排上,该书共包括四章,总体上也是按照先宏观后微观、 先全面后具体的顺序进行编排且逻辑清晰。现对各章主要内容进行简要评析,以帮助读者更有针对性地阅读。
第一章为概述部分,主要是对流行音乐及唱法相关内容的介绍。作者首先论述了何为流行音乐和流行唱法以 及其具有的特征、与其他传统音乐和唱法间的区别等;然后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介绍了流行唱法在我国的发展进 程,以加深读者对其了解;接着从声音、技巧、风格、表演等层面对流行唱法艺术特征进行了阐述,流行音乐的本 质审美需求决定了它的唱法也必然有所特殊;最后是学习流行唱法中常出现的一些误区和需注意问题的分析,包括 对自己声音的了解程度、对作品本质的掌握水准、歌唱状态和情绪的把握调整等。 第二章内容视角较为具体,主要是对流行唱法技巧和声音训练相关内容的介绍。虽然流行唱法具有自身特点,但其同样符合歌唱艺术共性规律,因 此,掌握科学的发声、共鸣等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在此章中,作者对歌唱艺术的共同规律和共性特征进行了详细介 绍,并针对性地给出一些声音的训练方法。此外,作者还结合流行音乐特点,从声音表现、表演风格等角度针对性 地给出相应技巧。第三章是对流行音乐风格和演唱特点的进一步介绍,第四章则是给出相应的练习曲材料。
阅读《流行唱法入门》一书后笔者认为,注重实践是该书最突出的优点,书中针对流行唱法给出许多有价值的 技巧和训练方法。如作者针对流行音乐演唱特点,提出在歌唱中更适合 用“支点”演唱法,因为假设只是一味地打开腔体而没有支点的配合进行歌唱的话,声音会变得“直来直去”,音色单调,失去音乐的质感和弹性。因此作者提 出应注重“支点”的 用,把全部腔体打开,让声音建立在气息之上,尽量少去 用喉部的力量。通过这种“支点” 和“腔体”的配合,可以更节省气力,以巧劲唱出大声音,音色可以变得更加丰富,音质也会富于弹性且有张力。而 且,针对不同的流行作品,“支点”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如唱音域跨度稍大、声音要求张力适度而统一的流行作品 更合适“前中大支点”,而“下支点”法则更适合在声音厚度要求高、稳定性要求强的作品演唱中 用。
总之,《流行唱法入门》一书紧紧围绕流行唱法这一主题,从发展历程、艺术特征、实践训练等角度对其进行了 介绍,并对如何掌握该唱法进行了深入论述,可以为读者了解和掌握流行唱法提供基础,可供流行音乐爱好者学习, 也可作为流行音乐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用。
《如何掌握流行唱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02/2019010203420081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