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具有内容涵盖广、知识点繁多、实际操作要求高等特点,在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无法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资源以及方式达到教学目标。结合“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技术及手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和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在阐述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互联网+”视角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级财务会计课程
本文引用格式:郑红,孙铭鸿.“互联网+”视角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4):83-84.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室作为唯一的教学环境,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将纸质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学媒介,这种单向、封闭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效果方面也很难做到突破与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告别枯燥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能够更好的体现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从而在恰当的时间应用适合的学习技术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
一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混合式教学是指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多种教学手段作为支持,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引导与辅导,同时对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在混合式教学中,混合二字代表的是为了实现最佳教学目标,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采用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方式组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具有内容涵盖广、知识点繁多、实际操作要求较高的特点,并且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各不相同,这都给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带来一定困难[1]。需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策略下,构建良好的教学模式,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混合教学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于如何能够使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传递手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最优质的教学效果。在“互联网+”教学技术的支持之下,当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实现了跨越时空的非实时性教学交互,涵盖课前准备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课后复习考核环节以及教学评价环节。
二“互联网+”视角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课前准备环节
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网络平台,将教学进度或知识框架进行介绍,将电子课件放置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预习,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学习进度,并且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为学生提供教学框架的目的在于,能够让学生对课程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前准备活动,还能够在课程正式开始以前,预先设计思考题目,利用线上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2]。例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相关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固定资产折旧有哪些具体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哪些方法?什么类型的后续支出资本化、什么类型的后续支出费用化?让学生能够结合问题进行预习,通过平台进行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提升预习质量。课件的录制方式可以结合微课教学方式,教师先录制一些知识点明确,问题指向明确的微型视频,放置在网络平台之上,注重短小精悍的录制原则,将视频内容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对固定资产折旧这一知识内容,可以分别录制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三个微课小视频课件,从而强化重难点问题,更好的提升预习质量。
(二)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属于核心重点环节,虽然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但在教学过程中更需注重学生后续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授学生以“鱼”还要授学生以“渔”,以便学生在财务会计这一随社会发展更新较快,需要终生学习的领域,能够迅速适应工作要求,将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与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课堂教学的构建方式还需要教师掌握详略得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在以往的课堂教学环节中,针对固定资产学习时,通常按照固定资产概述相关内容,初级计量、后续计量、处置以及期末计量这一教学思路,以单向教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在学习无形资产相关内容时,也是以这一教学基本思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如果将固定资产教学内容与无形资产教学内容进行对比能够明显发现,在两章内容中存在着很多原理的相似之处。因此,进行课堂教学构建时,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在讲解固定资产相关内容时,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在进行无形资产相关内容教学时,则可以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以学生自学的方式展开。具体来讲,将固定资产教学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上传到平台上并且讲授后,让学利用课后复习的方式,触类旁通地对无形资产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在网络平台中研究典型例题,在开展无形资产这部分课堂教学活动时,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学生代表讲解,同学及教师提问,以便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更好的帮助学生解答难点问题,让学生新接触到的知识内容得到巩固。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且有效改善课堂的枯燥性,让学生能够充满热情和动力的进行学习,最为重要的是,传递给学生此类问题的学习方法[4]。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小组教学方式,让小组成员根据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派代表讲解和回答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课后复习考核环节
在课后复习环节,教师需要摆脱依赖纸质媒介,向学生布置作业的复习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发布作业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开放的平台上,完成规定作业并利用课件等资源针对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反复复习。利用网络平台布置作业时,需要注意作业的类型、时长等问题,通过设置最晚答题时间督促学生能够及时完成作业。同时也要可以利用自动组卷及选项随机编号等功能,对作业进行一定设计,防止学生在答题时发生抄袭。平台的使用还可以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时长进行监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开展课后拓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搜索与阅读资源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互联网当中,学生可以查询到丰富的教学相关内容,以及各种实际引申案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此类资料,加深对教学中知识点的理解,深入思考,拓展视野。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答疑活动,对学生的课后拓展进行辅导与帮助。进一步可以考虑采用线上考试的方式,实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与国家会计职称考试方式、内容、难度的趋同。
(四)教学评价环节
在教学评价环节,校方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考核。在教学监控与评价考核中可以具体划分为几个模块,例如学生预习情况、师生交流情况、教学资源利用情况、课后复习考核情况等,这种教学评价即包含了校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测评,同时也包含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测评,有利于校方全方位的掌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5]。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评价,能够更好的保证评价流程与结果的公平公正,数据收集与分析便利,评价结果更具有指导作用。
三 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利用网络手段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做到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相结合,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最为关键的意义在于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个性化的知识与技能的满足。
参考文献
[1]王鹏.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商业会计,2018(17):120-122.
[2]辛悦.创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相关途径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72.
[3]李秀彬,王婷婷.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428.
[4]李爱娥.提高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7):103-104.
[5]刘东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知识经济,2017(10):173-1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