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学校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也是一所学校发展和提升的动力之源。现阶段,淮滨高中正处于特色与创新发展时期,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丰富和发展。立足学校教育思想构建学校特色文化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文章在具体的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理论论证,提出了教育思想引领下学校特色文化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学校特色文化; 思想引领; 淮滨高中
目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各学校愈加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是探索形成具有学校特色文化的有效路径,从而避免出现 “千校一面” “有文化无特色” 的现象。同样,目前处于特色与创新发展时期的淮滨高中也正致力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淮滨高中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的办学思想得到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在 2016 年 11 月 7 日,教育部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为淮滨高中举办了教育思想研讨会,校长李明做了题为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的专题报告后,教育部最高讲坛响起了信阳淮滨 “县中教育” 的声音,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全国教育界和教育专家的高度赞扬。
现阶段,淮滨高中把立足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的教育思想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结合淮滨高中的发展实际以及教育思想的落实,探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途径问题。
一、构建学校特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师生认同的群体价值观和核心理念,是学校发展和管理的灵魂。而学校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立足于办学实践,根据学校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学校精神、办学理念逐步建设形成的能够集中体现学校特色的一个标志。通过挖掘学校文化内在因素和思想并让其显性化, 从而构建学校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直以来,淮滨高中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从未停止过努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主要着眼于生命的丰富与提升。但是,在 2009 年实现新校区整体搬迁后,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待进一步融合; 学校徽派建筑风格设计面目一新,但物质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规划; 管理运行机制虽然在逐步推进,但制度文化仍有待于完善; 学校地处淮河之滨,学校文化尚需融入地方特色。学校的发展面临 “有文化无特色” 的问题,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亟待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二、构建学校特色文化的思想引领
淮滨高中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的教育思想是李明校长立足中西部县域普通高中现实, 从 “为不同于大中城市孩子的鲜活生命的充分发展提供和创造适合生命成长的环境条件,从而让孩子拥有一个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生命” 这一目标出发,去观照学校教育,去追寻教育的真谛,在对教育现象的不停思考中、对教育本质的不断追问中、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中逐渐形成的。[1]淮滨高中在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的思想引领下,对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与研究, 形成了阶段性成果。
( 一) 用共同的价值追求奠定生命根基
在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的思想引领下,学校树立了 “为生活幸福奠基,为生命精彩引航,为使命担当铸魂” 的教育价值追求,并把其作为师生生命成长的根基。
( 二) 从生命的高度理解学校文化
淮滨高中坚持从生命的高度理解学校文化,充分认识到学校文化在引导和促进师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各个方面,在“生命发展” 这个师生共同追求目标的引领下,学校文化建设立足于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意识,强调“态度胜过经验”“责任大于能力” “认真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的思想理念,以“让生命在事业中闪光” 和 “让生命在青春的奋进中升华”为导向,注重校风、教风与学风的建设, 促进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与延续。
( 三) 以生命的丰富彰显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丰富多彩就是师生丰富生命的彰显,通过生命与生命间相互影响,形成 “学校文化共同体”,使共同体中的生命变得丰富,并以丰富的生命继续影响着生命的丰富,从而实现学校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目的。
目前,淮滨高中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就是要着眼于学校的文化传承,立足于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致力于解决淮滨高中学校文化的主题界定,凝练出文化主题,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构建灵动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淮滨高中的特色文化。当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学校的教育思想全面融入学校办学实践,是一个不断实践、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淮滨高中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继续拓宽促进生命融合之路,为实现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目标再接再厉。
三、构建学校特色文化的实施途径
( 一)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目标
淮滨高中通过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明教育思想、徽派建筑风格及淮河水文化特征界定淮滨高中学校文化主题,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探索学校文化建设与实施路径,形成淮滨高中共同的价值追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校教育品位,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
( 二)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内容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它渗透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是仅停留在认识表层上,而是要统筹规划、精密安排,全面做好 “建设” 文章。淮滨高中学校文化建设框架如图 1 所示。
淮滨高中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包含如下内容:
1.构建学校特色文化的理论基础
融入学校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的教育思想的精髓,凝练学校文化主题,引领学校发展,以德润身,以文化人。
2.精神文化内涵提炼
在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的教育思想引导下,淮滨高中建设以育人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精髓的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文化。
3.物质文化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如何挖掘校园建筑中人文教育因素, 挖掘教室、走廊和文化长廊布置方面文化育人的理念,校园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创编、校报的编辑与出版、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
4.制度文化建设内容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考勤管理、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一系列的制度,使学校管理制度既符合法律法规,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制度管人、制度育人。
5.行为文化序列化构建
学校通过不同层面的文化建设,形成了序列化的淮滨高中行为文化,主要包括加强年级、班级管理促进班风建设; 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增强班主任教师培训和工作的科学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 在学校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中体现文化育人的理念; 在教职工活动中提高团队凝聚力; 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贯穿思想教育的因子等。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淮滨高中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立足学校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的教育思想,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淮滨高中徽派建筑风格和淮滨地域的水文化特征,凝练出学校特色文化; 同时在具有鲜明特色的淮滨高中学校文化主题的统领下,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彰显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 完善制度文化,形成师生行为文化,从源头上解决学校文化建设的千校一面或零敲碎打的问题, 具有显著的创新性、系统性和特征性。
立足学校教育思想,构建学校特色文化。淮滨高中在探索构建学校特色文化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作为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必须用心积累,避免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想法和做法; 要善于反思、大胆探索、不断反思,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才能让每个师生充满奋斗的激情,才能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与创新,才能彰显人性的光辉,成就生命的精彩。
[参 考 文 献]
[1]李明. 教育: 生命对生命的影响[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 7) : 1 - 3,29.
《立足学校教育思想构建学校特色文化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27/2018122704203579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