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中医院校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初探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0 09:58: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人体解剖学是中医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其名词、术语多,书本的语言描述枯燥乏味,没有系统的逻辑推理,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非常困难。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课题组通过整合微课、翻转课堂及将相关临床病例融入知识点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因此,通过探讨该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医院校;混合式翻转课堂;人体解剖学

本文引用格式:徐玉英等.基于中医院校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63):50-52.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名词多、术语多,书本的语言描述枯燥乏味,没有系统的逻辑推理,大学一年级即开设该课程,因此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非常困难。[1]而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模式大多采取传统的教学法——以老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此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翻转课堂”建构了新的学习模式,教师把讲课内容录制成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学生上课前先通过网络自学,课堂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3,4]本文中“微课”即指胡铁生对微课的定义,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构建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5]。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结合本校课程改革的经验,对2017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实施以微课、翻转课堂及将相关临床病例融入知识点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其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本校2018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1、2、3和4班,共48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级护理学本科1、2、3和4班,共46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所有学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两组均由课题组老师授课,授课老师随机抽取两个班(一个对照,一个实验),每次上课前集体备课。

\

 
(二)实施方案

实验组采用微课、翻转课堂及将相关临床病例融入知识点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线上课:任课教师和课题组围绕知识点录制人体解剖学微课视频,每个微视频约10 min,将微课视频依托本校在线教育平台向学生定期发布,供学生在线学习;教师可通过后台查阅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阶段性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2)线下课:1)每次上课前,教师根据各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大纲、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与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共同讨论,设计出紧扣教学内容的病例和问题,把各系统解剖学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提前布置相关主题,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等资料。2)每班学生按宿舍分组(便于讨论),在翻转课堂上,每小组选派代表采用PPT、板书和动画等各种形式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每组汇报结束,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汇报小组回答问题。最后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强调教学重点、难点及共性问题。3)教师及助教团队每周定期查看本院在线教育平台讨论区,并对其问题进行答疑。4)在期中,课题组老师组织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讲课大赛。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

(三)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两个班用同一份试题进行各系统阶段性考试(满分100分)、实验课考试(指认标本和辨认PPT图片上的结构)(满分100分)、期末考试(满分100分)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只对实验组调查)来分析教学效果。阶段性考试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实验课考试在实验室进行,他们互为考官请对方指认标本,并描述该器官(每块骨、骨骼肌或者每个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根据自己和对方的表现,学生和老师分别打分。

(四)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for Windows 16.0软件包,问卷调查数据用百分数表示,阶段性考试和期末成绩用xs表示。

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查阅文献和书籍,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验室能自主观察标本,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

1.成绩考核

两组实验课考试、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均比对照组成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


2.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486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各项调查内容的满意度均较好(表2)。



\


三讨论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名词多、术语多,书本的语言描述枯燥乏味,没有系统的逻辑推理,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非常困难。[1]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们对2017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实施以微课、翻转课堂及将相关临床病例融入知识点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观察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线阶段性考试、实验课考试以及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等几个方面明显提高。有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因不理解微课和教材中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到图书馆及相关网站反复查阅资料,和老师讨论直到完全理解。大部分同学能在实验课上积极查看标本,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为了翻转课堂,首先,学生要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其次,小组间需讨论知识点的表现形式,如小品、相声、编写顺口溜等,有的同学截取影视剧片段进行配音,制作PPT、写演讲稿;最后,每组选派1~3名同学汇报。通过这些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动手能力、口才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线定期发布微视频,查看学生学习进度以及阶段性考试,能防止部分同学平常不学习、不复习,期末搞疲劳战术,应付考试的现象。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对于临床病例很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将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学科知识整合,有利于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和散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从解剖学角度去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这同我们社会目前倡导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相适应的。[6]

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还有利于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7]但该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线下课上,因为学生要准备的知识点不同,只有做准备的这组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其他学生则有可能因为关注度不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牢,特别是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如何引导他们主动自觉的学习,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程秀娟,游言文,田新红,等.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增加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的尝试[J].解剖学杂志,2014,37(1):127-128.
[2]Wang J,Zhang W,Qin L,et al.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regional anatomy education at Peking University[J].Anat Sci Educ,2010,3(3):121-126.
[3]向宇燕,李素云,熊伟,等.翻转课堂联合改良PBL模式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解剖学杂志,2018,41(4):492-493.
[4]郭雨霁,刘尚明,王富武,等.基于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人体胚胎学教学初探[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8,27(5):496-499.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4.
[6]徐玉英,田新红,游言文.以临床常见病为线索讲解内分泌系统解剖学的方法探讨[J].解剖学杂志,2016,39(3):380-381.
[7]秦永亭,张晓蕾,陈珊珊,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理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8,40(4):338-340.
[8]高安博,钟丽园,吕运成,陈胜华,彭田红.“互联网+”背景下人体解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0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61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