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辅助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8 14:49: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护生,对传统护理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适应这种需求,必须跟上移动技术的发展步伐并合理利用移动技术,构建适合护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模式。本文就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辅助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作了分析,提出了平台构建和使用办法,为创新护理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思路。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移动学习;护理教学;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林朝芹,等.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辅助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61):156-159.

一 概述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学科。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理论扎实、技能强硬、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护生,是护理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听讲、思考和接受的机会和氛围,较难快捷、全面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以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来衡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方式在这方面提供的帮助不多,亟需加以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颖手段早已引入学校,并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1]。因此,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更为牢固、扎实掌握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护理专业教师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移动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正在持续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由之产生的“移动学习”,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受到关注。“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 PC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形式[2]。学习者在无线移动通信环境下,可以以移动终端为载体随时随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微信作为一种专注移动端功能的软件,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应用创新空间[3]。本文就如何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辅助护理教学的模式进行阐述,旨在为广大护理教育同仁推动护理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

 
二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辅助护理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大学生利用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平台进行学习的条件具备


近年来,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作为手机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微信在95后大学生群体中被普遍使用。目前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基本普及,同时大学校园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广,连接速度提升,使用费用低廉,这为学生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移动学习提供了便利。微信公众号支持发送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各类信息,有信息群发推送、自动回复、自定义菜单、留言互动交流、素材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具有高效、便捷、灵活、丰富、微型等特点,在移动学习中优势突出,可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和信息。鉴于微信强大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以及当代大学生对微信的高使用率,微信公众号可为移动学习辅助护理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微信公众号独特优势对创新教学的帮助作用明显

教师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布教育资源、专业知识、教学内容,可以倚重软件的专业维护和固有模块,而不用另外花心思进行程序或软件开发和日常维护,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增加内容、丰富形式上,更加专注于教与学双方在网络上的互动,提高使用率。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微信公众号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也有利于吸引学习者较为持续、长久的使用而不易厌烦,对增加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加上网络的即时性和微信交流的特殊性,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会话交流,特别是对一些不惯于表达、不善于课堂发问的学生,也可能提供较为良好的帮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供自主学习资源,提升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当前,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里,自主学习能力已纳入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自主学习能力关系到护理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是终身学习必备的能力,也决定着未来护理队伍的知识技能是否能快速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4]。有研究表明,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普遍不高[5-7],高度重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护理学专业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加以落实的。有学者认为,教育环境包括学习知觉、学术自我知觉、环境自我知觉、社交自我知觉影响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7],而充分的学习资源是自主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保障[8]。因此,借助微信公众号,为护生创造一个更为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与发展方向,并通过系统、简洁整理和提供护理专业课程的移动学习资源,有利于引导和帮助护生自主学习,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摆脱护理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困境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护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越来越多方向、多分支,呈现多样化,课程门数相应不断增加,但教学计划总学时是固定的,必须合理整合课程内容,精减课程学时,以达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而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并不减少,不得不缩减一些专业课程学时,以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授课必须做到重点突出而非面面俱到,这种情况下,就特别需要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以较好掌握教学内容。传统的校园网络课程建设平台虽然可以提供给学生各类课程学习资源,但是因为需要使用电脑、校园局域网等原因无法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而且在遇到问题时,学生无法得到老师及时的答复,师生之间交互的时效性、灵活性不强,导致学生缺乏使用校园网络课程建设平台的热情,平台利用率不高。笔者认为,借助微信公众号创建护理学专业课程的移动学习资源,既可以满足护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又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即时交互的需求。

三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护理学专业课程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创建

(一)注册微信公众号,创建护理学专业课程移动学习平台


登录微信公众平台官网,申请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完成基本信息的填写,注册成功后将该课程微信公众号或二维码推荐给学生,学生只需登陆自己的微信号,关注该课程微信公众号,不需要下载即可阅读该课程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学习资源,并可在微信中永久保存,方便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

\

 
(二)护理学专业课程微信公众号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

教师通过电脑登录课程微信公众号,根据自己所授护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课程微信公众号的主菜单和子菜单。笔者认为,为了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护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本着“适用、简便、有益”的原则,可以将护理学专业课程的微信公众号页面主菜单设计为三大模块:①微学习模块:主要发布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并分出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课外知识拾掇等子菜单,以利于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和满足不同护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②微交互模块:主要发布一些临床常见疾病的典型案例资料,供师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讨论与分析,以培养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③微练习模块:主要发布每一章节的同步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以检测学生对相关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此外,为了方便护生准确、快捷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可借助微信公众号的“自动回复”功能,将上述所有的学习资源与关键词进行绑定后添加在“关键词回复”中,并在相应的菜单栏中设置关键词索引目录表,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点击菜单查阅关键词、再在对话框内输入关键词以获取所需资源进行移动学习。

(三)护理学专业课程微信公众号移动学习资源的素材编辑与管理

登录课程微信公众号,在素材管理中进行图文消息、图片、语音、视频素材的编辑与管理。教学PPT课件需先转为JPG图片后上传至素材管理的图片中,再通过新建图文消息依次插入上传的PPT课件的JPG图片,便可制成PPT课件的图文消息。教学视频与音频主要涉及教师就一些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的解析、基础护理或专科护理技术的操作视频等。课外知识拾掇、案例讨论、同步习题可以文本消息形式呈现。总之,推送给学生的移动学习资源应做到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短小精炼;媒体表现应做到图文声动画并茂,形象、直观、生动,兼具多样化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辅助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流行的一种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此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者,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指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间的内在关系深刻理解后形成自己的认识,是学习活动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情境”是指有利于学习者开展自我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协作”是指发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教师和同学间的互助与合作活动;“会话”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共享信息与资源的活动,此三者直接影响意义建构水平。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强调教学活动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教学活动的

积极参与者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促进者和中介者[9,10]。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借助微信公众号创建护理学专业课程移动学习平台,给护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增强师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体验,从而帮助护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辅助护理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护理学专业课程微信公众号的定位为:借助微信公众号提供和丰富课程学习资源,方便护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移动学习,增进师生互动交流,为护生提供无缝学习支持。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辅助护理教学过程可以分为课前预习与思考、课堂内化与吸收、课后巩固与提升三个环节,下面以《内科护理学》消化性溃疡一节为例,阐述其实施过程。

1.课前预习与思考

预设“消化性溃疡”案例:患者,男性,35岁,2年来周期发作上腹痛,疼痛常在餐后3~4小时及夜间出现,进食可缓解,两天来排柏油样便6次,今晨患者呕咖啡渣样胃内容物约300 ml,随后家属发现其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呼之不应而急送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11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50mmHg,患者神情淡漠、反应迟钝。请思考:

①该患者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依据?②该患者发生了何种并发症?依据?③确诊应做何检查?④护士应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抢救?⑤该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有哪些?⑥护士应如何护理该患者?教师在授课前2~3天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消息群发功能,将消化性溃疡的教学课件和教学案例提前推送给学生,提醒学生课前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并对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为了督促学生能够认真自觉地做好预习工作,一方面要求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成立小组,由舍长担任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讨论,课堂上将由各宿舍分别推举一名成员来回答问题,另一方面告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留言给老师,老师可以通过回复留言进行一对一的解答。

2.课堂内化与吸收

课堂教学活动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按照“问题-讨论-剖析-归纳总结”的模式进行。首先,针对案例所提出的各个问题,分别由一个小组推举1名学生代表进行发言,阐述小组的观点和思路,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发表不同的观点。接着,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予剖析,纠正与弥补不足之处,在分析、讨论与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把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比如,在分析患者的医疗诊断及依据时,结合讲解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尤其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区别;在分析患者发生了何种并发症及依据时,结合讲解消化性溃疡的四大常见并发症;在回答确诊应作何检查时,结合讲解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等辅助检查;在分析护士应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时,结合讲解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要点及急救护理要点;在讨论患者的护理诊断及如何护理时,即进行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的讲解。此外,教师要善于鼓励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新问题,比如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原因及机理是什么?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痛的节律为何不同?等等。再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最后,教师再从全局的角度进行归纳讲评,完整准确地概括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理清难点,促进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3.课后巩固与提升

课后教师继续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消息群发功能,将消化性溃疡的同步习题、重点与难点知识、课外知识拓展等图文消息、讲解语音与视频推送给学生,如幽门螺杆菌致溃疡的机制、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痛的比较、并发症的识别、快速尿素酶测定及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的检测原理、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护理、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操作等,以督促学生课后及时复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课堂所学的知识。此外,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学生可随时通过输入关键词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遇到不能理解的知识点,也可随时通过平台留言,以寻求老师点对点的指导。

(三)学习过程质量监控

在学生关注课程微信公众号后,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姓名、班级与微信号等基本信息,通过用户管理功能修改备注,将学生微信号备注成学生的班级与姓名,并按班级设置用户分组,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消息推送,同时便于通过后台的图文分析、消息分析、消息管理、留言管理等功能,清楚地掌握学生利用平台学习的情况,并告知学生会把学生的消息阅读与留言提问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以充分调动学生借助课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 结语

借助微信公众号辅助护理课堂教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移动学习环境,帮助和促进学生变“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为师生创设了更直接、更方便的沟通交流平台,打破了传统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从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护理是一种关乎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神圣职业,培养理论扎实、技能强硬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始终离不开传统课堂的系统学习,因此,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模式只能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与学的过程,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有机结合两种教学模式,才能相得益彰,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发恩,赵洪侠,魏邦莹.教育信息化视域下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培训,2016,(18):164-165.
[2]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23-26.
[3]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4-41.
[4]赵贞贞,赵萍.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75-78.
[5]谈益芬.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09-110.
[6]谢小燕,赵伟英,郭靖.合作学习法对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1):832-834.
[7]何燕,林平,李玲,等.教育环境与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3):59-61.
[8]林岑,刘树麟,刘哲军.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4):62-65.
[9]杨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移动学习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6.
[10]柳延东.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移动学习教学设计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2,28(1):102-1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9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