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家风建设是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发展、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展现,更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延展和深化。本文将立足高校领域,阐述新时代家风建设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家风与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新时代高校家风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路径,从而营造优良的高校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关键词:新时代;家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实践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杜壮.新时代家风建设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0):139-140.
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传承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气质、品质修养、审美品格的家庭文化内涵。它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实质,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现,同时是折射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一面镜子,更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风向标”。习总书记多次讲到“要重视家庭、注重家教、传导好家风”。对于高校的干部教师而言,家庭是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主战场,高校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其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是潜移默化的家庭价值观软约束,好的家风有助于提升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营造和谐的家庭和工作氛围。[1]
一 新时代家风建设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家风问题与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培育中华好家风。明确指出了家风建设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重要意义。高校要加强家风建设与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风建设等有效紧密结合,从抓家风到抓党风、政风,抓小抓微,对预防与抑制高校腐败,落实反腐倡廉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同时,高校各二级基层党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夯实“两个责任”,助推从严治党,充分发挥高校纪委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的作用,扎实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与防控。同时,正家风就是高校党风建设的延展与深化,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石,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和育人的生态环境。
二 新时代高校家风、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及问题
当前高校虽不断重视和加强家风、党风廉政建设,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培育优良的家风意识有待提高
在高校,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廉洁、家风意识薄弱,片面认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部门是学校纪委与监察处的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也很少主动过问与了解。家风建设仅仅停留在口头宣教或价值追求层面,而其实践价值缺失。同时个别干部家风把关不够严格与牢固,导致准则、底线在亲情面前丢失。同时还有部分领导干部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中,投入政治学习的时间较少,导致部分教职工在家风、党风廉政建设上的思想意识上出现了偏差,从而就会冲破反腐倡廉的高压线,滋生腐败问题,影响了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二)宣传教育引导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高校在家风、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引导方面,主要运用校报、校园网、广播台、展板等传统媒体来进行宣传与教育,形式较为单一,部分师生学习参与积极性不高,更多是流于形式。在活动开展上也缺乏特色与创新,主要是观看廉洁家风图文展览、召开座谈会、征文书画等活动,还没有建立具有影响大、效果深入、作用广泛长久的高校家风、党风建设的精品文化项目。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作用,积极探索廉洁文明家风建设的宣传引导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结合中国古代家训的现代性转换,加强道德修养,进而构建良好家风。
(三)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家风建设工作的落实离不开责任监督、落实与考核,而目前主要还是高校纪委在组织实施。同时,指导性的上级文件和条文还比较多,高校政风监督与约束机制大多还存在理论层面,缺乏与相关部门如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等部门的良好沟通联动机制,同时相关的学习制度、监管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切实可行的指标和标准,导致责任监督与考核难以真正有效实现。因此,我们要坚持标准化、常态化、系统化地开展党员干部廉洁党风建设,严防制度的漏洞。要把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与日常思想引导、管理监督紧密结合起来。要确保制度合理、规范、有效运行。[4]
三 高校家风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分析
塑造良好的家风,是对高校党员干部教师个人行为准则的要求。高校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的养成,加强党性的修养,恪守传统美德,筑严防线守清廉。搞好家风建设、党风建设,既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也要将教育引导、认知认同贯穿于正家风的全过程,同时有监督机制,又要有激励机制,监督激励共进,而且要常态化、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
(一)加大学习力度,提升领导干部“精神之钙”
首先要不断深入地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特别是关于家风、党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吃透其精髓要义,进一步全方位地认识家风、党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高校各二级部门要通过专题辅导、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知识竞赛等形式做到党风廉政教育形式和家风建设内容相统一、相协调。二是结合工作实情,认真研究践行。要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融入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坚守意识形态前沿阵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主要抓手,作为高校廉洁教育内容资源和开展传统家风文化教学。三是大力宣传与弘扬,营造廉洁家风氛围。发挥古代家训、家规、家教的现代功能及讲好中华家风故事,把高校家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通过系列活动,旨在教育引导全校教师干部紧绷清正廉洁这根弦,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做出高校人应有的贡献。
(二)创新宣传形式,营造良好家风廉洁氛围
高校可利用传统媒体电视制作廉洁家风专题节目,开展廉政进党群机关、进学院、进师生的“三进”活动。在主要办公楼、教学楼、广场宣传栏张贴标语,利用lED屏播放廉政公益广告。比如,杭州师范大学纪委办制作“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文化墙进行“廉洁好家风”展示。文化墙分“家风,总书记这样讲”“文明好家风活动影展”“中国古代文化家训”三个主题,通俗易懂的内容及简洁美观的编排,让人在接受廉洁文化教育内容熏陶的同时也能得到美感的享受[5]。
同时家风宣传教育要与时代创新、新媒体的相融合,增强贴近性与吸引力。比如在微信开设“给力最美家风”专栏和话题,制作小视频,不间断发布活动消息和优秀事迹等方式,让家风廉洁这道防线走入党员干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要使家风家训的宣传利用新媒体的平台优势,要善用网络语言环境、网络表述方式,说好每一个家风好故事,在交流互信中弘扬家风正能量,在交心谈心中凝聚廉洁共识。
(三)完善体制机制,注重监督与激励共进
高校要建立常态化的家风、党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扎实调研和前期材料搜集,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和评价体系,将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廉洁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家风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开会、讲话、说教上,而是要通过干部自身的行为来带头与引领。家风要和家庭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监督领导干部容易出问题的家庭风险行为,进一步严格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与出国(境)规定,对领导干部亲属入学、工作、经商、炒股等有可能存在不正当交易、利益输送的风险意识进行严格监察。比如福建中医药大学出台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家规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在学校选择药学院等3个二级教学学院作为试点单位,采取个人自述、单位评价、入户家访、日常走访、综合考核等方式进行,注重吸收中医药文化名家名人的优秀家风家规文化精髓,结合中医药办学特色,选取德、廉、仁、孝俭等10个指标进行评价。同时也要注重激励常态化,家人是激励的主体,也是被激励的对象。只要按家规办事或其他善行义举,都及时肯定、称赞,塑造好人格。要积极参加“最美家庭”“家风润万家”等活动,把激励挺之于前、落实于行。要利用中秋、春节等家人团聚之际,进行家风建设讲评,总结经验、褒扬新风。通过日常的有效监督和激励,弘扬正气、坚守正道。
参考文献
[1]骆风.反腐倡廉要重家风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04):89.
[2]刘丽.试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价值[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03):11-15.
[3]程继隆.廉洁自律八要义[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11).
[4]习近平.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N].人民日报,2015(1).
[5]吴文星.党风廉政建设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廉洁文化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6,3(26):248-2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