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改革浅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6 10:53: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课程是全国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原理性和较强的政策性等特点。怎样通过理论的教学让学生把项目管理基础知识与方法能够掌握,使项目管理基本观念能够牢固树立,是土建类专业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从项目管理课程性质与特点出发,对该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教材教学方法;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李冬梅.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改革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0):53-54.

改革开放之前,工程建设项目基本都由国家进行投资,建设项目参与各方对项目投资收益关心很少,造成了国家损失。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迈向市场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建设单位所认识,项目投资效益被他们看作是首要的事,这使得工程建设项目参与各方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紧迫性更加突出。这些都对当前土建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很多高校都已经认识到在土建类专业中开设《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一 课程性质及特点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除了作为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外,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很多土建类非工程管理专业,如城市规划、暖通等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将工程建设项目作为对象,提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概念与系统,项目组织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让学生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培养应用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以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为主线,从项目概念和特点入手,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概念与系统的介绍,尤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演变、发展,以及所形成项目管理格局的基础上,分别对项目参与各方所涉及的项目管理内容、重点、联系和区别进行介绍,使学生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与原理掌握。

\

 
二 课程教材改革建议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程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与其他专业课程关联性较强,是一门将众多专业课程知识集成和系统化的课程,所以该课程教材要求“点”“面”俱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应用性强。

1.优先选用结构合理、内容精练、好用易用的教材。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材在内容上力求紧贴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和行业专业技能要求状况,吸取近年来一些国家级教学改革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性成果之经验,以近年来国家一级和二级注册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中有关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相关内容为导向,基于工程过程教学法的要求,将课程内容分为几个教学模块。在保证理论基本够用的前提下,尽量凸显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不贪多求全,但要对学生做到够用、管用、实用,对教师做到好用、易用。

2.教材应以项目施工管理为主,覆盖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课程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根据专业所属院校自身的教学特色和以往毕业生就业情况及专业应用能力需求状况,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主,辐射涵盖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内容与方法,既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又兼顾了知识的多样性和广泛性,适用于各个层次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

3.教材应配套完善的工程实际模拟训练环节。课程教材应在介绍全新知识的同时,辅以大量最新的工程真实案例进行讲解和练习,并且在每个知识模块后面都配套了内容丰富的练习题,对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大有裨益。

4.教材应配套完善的教学课件和习题解答,方便教学。课程教材应配套有完善的电子课件和练习题参考答案,方便教师教学,大大减少教师备课工作量,教师可以抽出更多精力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

三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原理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都比较强的课程,也是一门比较新的课程,陆续有新的管理方法和内容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所以,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结合。

1.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作为组织和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工程项目管理具有软科学的特点,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技术性,不仅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而且要有系统的严谨的思维方式。

2.引导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科界面的划分和交融。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但它又是一个交叉学科,其所蕴含的知识具有很高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同其他学科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想要掌握项目管理方面知识,提高项目管理的能力,除掌握有关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的知识外,还要有工程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和工程项目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在现代工程项目中,各种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如企业经理、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估价师、律师、合同工程师等)的工作之间存在复杂的分工和协作关系。所以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要多样化,也就是说项目管理者要对各种职能工作都了解得比较深入,而参与项目的各类技术工作人员或职能人员也要对项目管理有所了解。如此方能形成一个在能力上能相互补充,在知识上能相互渗透的管理群体。

3.要求学生注重项目管理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由于项目管理重视实务,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要和自身所从事的工程项目相结合,将这类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培养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小组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项目管理的知识并不难,一看就懂,但要掌握和应用却是十分困难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专业知识,而且应深入了解工程技术系统的机理及其建立、实施、运行的过程,在工程实践当中逐步丰富自身的感性知识。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项目管理者自身的经历与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当前社会,到处都是已经建成或在建的工程,如学生们上课的教室、教学楼、所住的住宅小区、乘坐的地铁等,所以工程实践是很容易的事。老师在讲课中应考虑如何将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与日常见到的工程结合起来,而不要像20世纪60年代一样,一谈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北极星导弹和航天飞机计划一样使人们觉得可望而不可及。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实际工程项目的案例资料,学会工程项目建议书、项目管理规划、报告文件的编写。在课程教学后安排大作业,这是很重要的。

4.强化学生学习与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手段及方法。一般的工程项目管理者或者是项目参与者,应该学习和掌握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手段及方法,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严谨系统的思维方式的培养,而无需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停留在数学模型的研究上。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项目管理软件的商品化,项目管理方要将学习和工作的侧重点放在计算机不能完成的专业性(专家)的工作上,比如项目范围的确定及工作任务的分解,项目管理及实施当中的管控、沟通、协调组织与激励等。同时,要求学生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应重视使用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使自身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得到培养。这些正是项目管理者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5.追踪学科前沿,完善理论体系。工程项目管理这门学科比较新,当前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乃至于学科的系统范围界定仍有问题,因此在加强课本的学习之外,还要经常让学生阅读一部分最新的科技类文章,使学生对项目管理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近年来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翻译的资料多,存在许多矛盾和错误,甚至专业术语的解释都不统一,这有待于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共同努力。

四结束语

上面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所提出的关于项目管理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见解。以学生为本,运用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尽快转化为技能,能够了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与过程,全面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目标控制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教师通过自身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研究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项目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

\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91-415.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张天燕.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6,3(23):52-53.
[5]王添.独立学院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8):180-181+188.
[6]郎启贵,徐森,马杰.情景模拟法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34):90-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8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