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6 10:13: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有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种重要途径,两者各有优势,相互补充。高校思想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对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内涵与模式出发,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田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0):180-181.

一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内涵与模式

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息息相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需要改进和加强的重要问题。现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两种: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

课堂理论教学主要是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理论教学是教育的基础和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有过硬的本领,传授知识时要目标明确、突出重点、课堂气氛热烈等。教育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的基本任务。课堂教学是无休止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运用好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教学理念,是对理论教学知识的巩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在要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行动的指南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应遵循以下要求:第一、实践教学的主体性。主体性要求实践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第二、实践主题的针对性。针对性要求注重实践教学的特点。三、实践活动的普遍性。普遍性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教学中,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发生的问题,在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来弥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足,使两者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熟练于心并锻炼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

 
二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起着关键作用。当前大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努力探索与积极创新,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自身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纸上谈兵”式的理论知识灌输,要重视理论结合实践,实践中内化理论于心,学校、老师、学生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形成教与学的强大合力,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重要问题。

第一,学校层面重视程度不够。大多高校领导只注重社会对学校的整体评价以及高校排名,在教学模式、方法创新、保障机制方面“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思想认识存在严重偏差,不能更好地从全局出发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应的保障机制,导致实践教学因学时严重不足、专项经费短缺等因素的制约而难以顺利开展。第二,教师投入精力不够。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而实践教学又需要提前组织与安排,耗时费力,致使绝大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对实践教学望而却步,更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安排实践课程,只在大班课上对120学生进行“纸上谈兵”式的理论知识灌输,实践课程被严重忽略。第三,学生学习和参与积极性不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作为受教主体的学生要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的实效性。然而,由于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不够,加上思想政治理论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本就不高,实践课程的严重缺失无疑是雪上加霜,从实践教学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二)责任归属不明,保障机制欠缺

规范的管理和有效的保障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实践教学顺利有序开展的基石。领导和管理机构不完善,教学管理不规范,各相关部门无法形成合力,责任归属不明确等因素都严重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当前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经费投入屈指可数,没有与自身的教育功能相匹配的经费作保障,就无法按照学生人数比例来合理安排社会实践,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以及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只能流于表面形式。从长远角度考虑,走马观花式的实践教学将影响学生的一生乃至整个社会的未来。

三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途径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一个统一体。

(一)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的重要指南,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教学目标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目标制定要遵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总目标任务,即引导高校青年学生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要紧密围绕这几个目标进行教学任务设计:第一,青年学生道德目标培养,这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首要目标任务。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善恶是非能力,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坚韧性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二,学生知识目标。高校通过实践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水平,自觉运用理论知识指导个人生活行动。第三,学生能力目标。高校通过实践教学,教师要充分调动青年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

 
(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内容

要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良好效果,需要教师丰富教学内容。高校教师通过丰富教学形式和选择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创新改革,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一,开展学生校园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通过开展校园辩论赛,学生可以对当前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辩论,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又可以增强理论知识学习的趣味性。第二,开展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活动,可以帮助青年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社会观察和问题分析的能力,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同感。第三,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师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青年学生对中国历史和党史进行全面了解,强化青年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激发青年学生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激情。

四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是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教师要对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进行明确定位,真正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发展模式,正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目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模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磊,李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策略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103-106.
[2]宋艳丽.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习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7(01):11-14.
[3]周惠杰,吴卫东,宋阔.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载体与方法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2):45-46.
[4]李庆杨,李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育人模式的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326-3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8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