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教育发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6 10:03: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的基层实践者,其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直接的影响。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将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路径,旨在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等院校;辅导员;职业化;队伍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张新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0):84-86.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和行政人员、高校教师都是高校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明确的职业要求和考核标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思想教育的成效,因此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又可以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认同感较低


职业认同是做好本职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的基础,是对职业的认知和评价,是坚守这一职业的意愿和意志。绝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对职业认同感最高的阶段是刚参加工作,但随着工作年限和自身年龄的增长,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国家政策、学校管理、学生配合、职业前景等都是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因素,其中职业前景首当其冲。

\

 
高校辅导员是否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国家对此岗位界定的文件已相继出台,教育部2017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高校要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要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但在多数高校中并未真正落到实处,这种政策依然只停留在纸面上,高校辅导员的晋升通道依旧不顺畅。工作繁琐、量大,科研成果少,多数高校对辅导员上课有明确限制等因素导致辅导员职称评定困难,对辅导员的特殊性不重视,而对专业教师的考核却有针对性的制度。一些高校对辅导员边缘化现象屡见不鲜,由于不在编制内,无缘“双线晋升”政策。高校辅导员“谋其职,却不在其位”,大量工作难以得到认同,职务晋升、福利待遇、业务提高等方面没有更好的保障与激励。长此以往,难以改变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职业认同感无从谈起。

(二)职业归属感不强

职业归属感是指个体与所从事职业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对从事职业认同、维系的心理表现。辅导员在一段时期的工作后,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辅导员职业产生了认同感、价值感、使命感和成就感。职业归属感是从业者定位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寻求自我突破的重要支撑。高校辅导员做为一种职业,职业前景的规划不尽完善,目前并没有与之相关的职称评定机制,缺乏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无法直观反映高校辅导员的真实工作效果,只要求工作上无私奉献、敬业爱岗,在激励制度上严重忽视,不能有效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甚至趋于应付,这些都制约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

二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青年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工作,辅导员队伍在这项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也是高等教育和学生管理对辅导员队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一)大学生管理教育的必然要求

大学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是成长的必要途径,也是适应大学环境的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是辅导员职业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在当今社会有太多的诱惑迷惑着学生,大学生应该学会自律,不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要学会自我情绪管理、生活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等。高校辅导员要时刻监督并给予帮助。大学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要提高自身素质、自我约束。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其自身的知识、能力、修养等对大学生至关重要,当今高校对于教师的聘请综合各方面因素,名校和高学历应聘者比比皆是,辅导员要专业素质过硬、组织和管理能力过强。目前高校辅导员在人员配备数量、学术及专业结构上不够理想。所以当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行发展。

三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路径

基于工作性质,高校辅导员工作呈现出任务繁重、内容繁琐和长期加班的状态,因此造成辅导员队伍的人员流动性很大,专业化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高校教师队伍改革的背景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成为必然要求。

(一)完善辅导员选拔和管理机制

高校学生辅导员的配置数量要按照国家教育的规定进行,坚持高效精干的原则,科学合理配备辅导员编制名额,高校要优先保证辅导员岗位的招聘计划。高校人事处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严格制定招聘要求,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素质。高校要坚持严进标准,规范招聘程序,逐步提高辅导员的学历,提升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辅导员队伍可以采用双标准进行管理,对于行政党务人员按照干部管理办法进行聘任和考核,对于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按照教师系列职称进行考核和聘任。辅导员队伍的职称晋升和聘任,要引入“竞争上岗”机制,完善评聘监督过程,让辅导员队伍的考评更加透明公正。对辅导员的评聘要坚实考试和考察相结合,侧重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生管理知识的考核,同时也要考察辅导员的学生工作绩效,坚持公开选拔和择优聘用。高校辅导员在坚持严格选拔制度下,要充分考虑不同学院专业学生的辅导员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证辅导员专业和二级学院专业的对口,便利辅导员专业知识的发挥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这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高校辅导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构建辅导员合作团队

高校辅导员的团队化建设可以进行协同办公,打破原先的部门局限,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完成工作目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主要是体现在理论知识专业化和工作方法专业化,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实现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团队化运作。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也决定了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发展方向,要通过协调分工的形式,充分发挥在学生工作管理、学生党政教育、学生社团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特长,最终实现工作优势互补和团队的共同进步成长。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团队化建设本质上是以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为核心,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形成良好的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专业优势,促进辅导员的个人素质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团队构建要科学考虑人员的学科知识、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等,培养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的辅导员团队,制定团队工作目标、团队价值观和团队文化等,形成开放、包容、互助和共勉的团队精神,在团队工作过程中实现队伍的集约式发展。

(三)健全辅导员培训体系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工作是一门艺术活,要想做好辅导员本质工作就需要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做好青年学生的“知心人”。高等院校要指定辅导员相关培训政策,所有辅导员都要经过严格培训才可以上岗工作。当前教育部在全国都设有辅导员研究基地,并且制定了相关的培训课程和进修计划,配备了相应的学习教材,已经稳步推进,号召和鼓励辅导员参加有组织的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从而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高等院校在辅导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方面,要加大对培训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要让辅导员掌握广播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工作技巧。针对辅导员的工作实际需求,高校要组织学院辅导员进行专题考察和社会实践,开阔视野和拓展思路,切实提升解决学生管理工作的能力。高校要引导辅导员走科研化道路,通过具体的工作经历结合教育管理理论,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探究和创新,形成辅导员工作理论体系,从而指导其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辅导员队伍要增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工作的调研能力,提升育人途径和水平,为辅导员队伍的内涵式发展和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 结语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化发展实质上是辅导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的一个过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对优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高素质、高技能和高情商的辅导员队伍可以更好实现和青年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可以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对高校大学生思想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成长。
\
 
参考文献

[1]谢守成.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08):15-16.
[2]窦素琴.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10):78-80.
[3]王雅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5(01):113-116.
[4]刘敏.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思考---从学科、学者与学术的角度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0):42-44.
[5]林明惠,王晨.辅导员博士专项计划对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影响及改进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93-96.
[6]冯刚.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路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颁布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6(11):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8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