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已在高校中广泛开展,但部分高校只采取慕课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存在所学知识与现实脱节,缺乏体验等不足。本研究采取慕课与实际体验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对线上课程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同时通过实际应用可以更好的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实践支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课程实践
本文引用格式:张倩,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与慕课教学相结合的课程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0):209-210.
近年来,课程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日渐受到重视。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在组织机构、课程、师资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1]。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高度重视。在《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将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设的七大体系之一。我院从2016级学生开始引入线上心理课程,经与学生访谈发现,58%的学生认为学院引入的慕课可以学到心理学知识,87%的学生觉得慕课的知识不能与生活相联系,93%的学生认为慕课的互动性不足,69%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加入更多的体验和互动内容。本研究将“慕课”与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结合,以期更好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 研究方法
(一)选取研究对象
从我校2017级学生中招募被试。根据心理测评结果,从招募的学生中选取参与课程改革的人员。
被试选取条件: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人,SDS得分53-65之间的被试选取20名,SAS得分50-70之间的被试选取20名,SCL-90平均分2-3之间的被试选取20名;对照组60人,选取各量表测试得分与实验组相近的三组各20名。
(二)工具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本量表共有90各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至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能够相当直观的反映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焦虑自评量表(SAS),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它与SDS一样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集体前测后实验组进行体验式教学,根据慕课所授知识点,对被试进行每周1次,每次90分钟的线下体验课程,共进行1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按照相同进度进行慕课学习,实验组同时开展分组讨论、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心理影片赏析、成长性作业等体验式教学。第15周对2组被试进行后测。
二研究结果
由表1可见,实验前实验组A与对照组C在SCL-90的各因子及总分上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B与对照组D在总分及敌对、焦虑、恐怖、偏执、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分上均有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B在以上各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D。实验组实验前A与实验后B在总分及敌对、焦虑、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上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实验后的得分在以上各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实验前。实验前实验组A和对照组C在SAS各因子及总分上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B与对照组D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在实验组实验后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均与实验前有显著差异。实验前实验组A和对照组C在SDS各因子及总分上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B与对照组D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在实验前A与实验后B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实验后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均与实验前有显著差异。
三 讨论
本次测量结果显示,说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上效果是很显著的。
学生通过线上慕课学习时间灵活的特点,实现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知识点学习,结合线下体验式课程,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在心理健康程度上得到提高。相关体验活动的设计与线上慕课所授知识相融合,实现知识的迁移,解决学生线上所学与现实应用脱钩的问题[2]。减少空洞乏味的知识讲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塑造,提升整体心理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冯淑丹,刘洋,张介平.“慕课”时代下体验式教学在地方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8):71-72.
[2]常雅娟,李素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授+互动体验式”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5):173-1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