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创新考查课考核方式的研究——以《食品掺伪检验技术》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6 09:11: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前,高校考查课的考核形式存在很多弊端。本文分析了考查课课程考核的现状及突出问题,并结合实际对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究,为今后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考查课;考核方式;创新

本文引用格式:石琢,等.创新考查课考核方式的研究——以《食品掺伪检验技术》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0):57-58.

目前,国内高校课程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形式。考试课通常是由教务处统一安排的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课主要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自主组织的考试,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塑造学生的个性,从一定程度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考查课存在着学生不重视、成绩评定随意等问题。本文以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食品掺伪检验技术》为例,探究考查课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 考查课课程考核的现状

高校考查课的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末考成绩组成。以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食品掺伪检验技术》为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末考成绩(70%)。平时成绩由到课率、作业、课堂表现、实验课等部分组成,末考成绩为最后一堂课的开卷考试成绩。考查课由于没有正规的考试程序,考核方式、时间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因此学生对考查课比较冷淡,课堂上出现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十分严重。考查课的通过率较高,近三年的数据显示《食品掺伪检验技术》的通过率为95%以上,未通过考试的学生大多是因为缺课严重、不写作业或缺考等。

二 考查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考核机制落后


考查课的考核方式较多,如随堂测试、PPT讲解、开卷考试、论文等。但考核的过程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开卷考试和写论文是考查课最常见的两种模式。开卷考试大多在最后一堂课上进行,内容相对简单,除个别主观题外,大多数答案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大多数考查课教师选择开卷考试主要是因为闭卷考试出力不讨好。对于任课老师而言,不管是闭卷还是开卷考试在工作量上是没有差别的,因此大多数教师会选择较为轻松的开卷考试。再者,学生更愿意进行开卷考试,很多学生认为考查课完全没有必要进行闭卷考试,甚至会因闭卷考试而“记恨”任课教师,在对老师进行评教时故意将评教分数打得很低。除此之外,论文也是较为常见的考核模式,任课老师要求学生交一篇与课程相关的论文,并对字数做出要求。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通常会选择在网上东拼西凑,敷衍了事。

考查课考核形式多种多样,但一门课的考核方式却较为单一,且没有科学完整的考核机制,这就使得考核流于形式。由于成绩的评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的成绩也会存在评定不公平的现象。对于不常来上课、不交作业等学生还好评定,但对于平时全勤,作业一个是自己做,一个是抄袭的学生,教师就很难评定,有时就只能凭印象给分,成绩的评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

 
(二)评价主体单一、考核内容单调

考查课的评价主体一般只有任课老师,老师通过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末考成绩按比例给学生评定成绩,单一的评定方式很容易有失公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目前考查课考核方式却呈现出教师的“主宰”地位。除评价主体单一外,考核内容也显得较为单调,论文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应付了事的现象层出不穷。开卷考试则主要侧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动手能力等得不到体现。当前考查课评价主体单一、考核内容片面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考查课课程改革的绊脚石。

(三)学生参与感低

与考试课不同,考查课不需要进行统一的考试,也没有过多的理论知识需要实记,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考查课不上心,认为写写论文就可以通过,甚至有学生选考查课仅仅是为了拿学分。因而,“打酱油”的现象在考查课尤为突出,甚至出现“考试课选逃、考查课必逃”的现象。高校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一代的大学生也不再适应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考查课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三 解决途径

(一)革新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革新考核方式迫在眉睫。考查课的考核方式多种多样,如PPT讲解、提交论文、笔试、口试等,但通常任课老师只会选择1~2种考核方式,且考核内容相对简单。单一的考核方式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且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不能体现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考查课因其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及评价机制的灵活性,是探究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良好载体。以《食品掺伪检验技术》为例,教师可以布置PPT讲解的学习任务,以食品安全事件为载体,讲述事件的起因、影响程度等,时间3~5min。例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可以从事情的起因、发展、婴幼儿病症、国家法律法规、三聚氰胺的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通过各类食品安全事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升学生运用办公软件的能力。

提交论文也是考查课常见的考核形式,通常任课老师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提交一篇与课程相关的论文。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在网络上东拼西凑、复制粘贴来的,老师在评价时也基本是看字数不看内容,使考核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将大论文改成小论文或是问题分析的形式较为可行。把以学期为单位需要完成的大论文改为以月为单位阶段性的小论文,分析讨论一个问题,写出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与看法,不仅能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按照学生的发展合理调节授课内容,并快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和疑惑。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

传统的3:7考核模式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各学校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以高职院校为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考核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除此之外,评价主体应该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即体现公平性又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制定出详细的成绩评价标准,并在第一堂课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提前准备,做好预期。以《食品掺伪检验技术》为例,笔者设计了具体的成绩评定标准。考核项目分为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其中态度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率(10分)、课堂提问(10分)、参与度(10分);能力包括实验(20分)、课堂演讲(15分);知识包括作业(10分)、测试(10分)、末考(15分)。

(三)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型学习模式不断涌出,蓝墨云、云班课等手机APP也孕育而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提升考核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利用蓝墨云等APP轻松完成课堂点名、随堂测验等内容,还可以进行问卷调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对课程的建议。学生还可以通过APP进行作业互评,实现了考核评价主体的多样性。

创新考查课考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课程改革奠定基础。

\

 
参考文献

[1]李亚君.考查课讲授方法及成绩评价的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2(36):243.
[2]王艺璇,赵尔康.对高校考查课教学方法及评定手段的改革探究[J].山东化工,2016,45(16):180-181+183.
[3]邓传红.浅谈考查课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当代经济,2010(22):128-129.
[4]王兴宇,李卫东.课程考核方式对不同学科学生学习激发程度的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20(01):88-92+96.
[5]许茜.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高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26):130-131.
[6]古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6(11):63-65.
[7]赵仕琦,谢爱霞,凌长明.《传热传质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6(16):23-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8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