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1 14:35: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作为初中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古诗词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传统文化等职能。基于此,特针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分别从教学目标设置及教材分析、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古诗词教学;主体地位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 古诗词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结合当前古诗词教学现状可知,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较多不足。 而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翻转课堂教学则有助于改善上述不足。 因此,分析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分析可知,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偏低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 教学形式单一现象较为普遍。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时,多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采用相同教学形式,完成帮助学生积累古代文化知识的任务。但事实上,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教学形式变更的要求较高。 当语文教师长期采用相同形式开展初中古诗词教学时, 学生多难以维持良好的积极性。 而基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联, 这一问题的存在无疑会对初中古诗词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二)古诗词学习以诵记为主

从学习方法方面来看,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对古诗词、文言文等知识的掌握基础较为薄弱,为了保障学习效果,部分语文教师要求学生以诵记形式,强化记忆古诗词内容。 而事实上, 这种学习方法在丰富学生古代文化知识、 提高古诗词理解能力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 因此,在后续教学中,应充分加强对这类问题的重视,以促进初中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高。

\

 
(三)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课堂地位低下

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仍然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 而学生的课堂地位相对低下。 事实上,教学改革制度中明确提出初中教育应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教师观念、专业性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然按照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开展初中古诗词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原有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因此,学生的学习成效欠佳。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坚持学生为主体


教学设计需要以相应的教学理论为基础指导, 根据教学对象主要特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创造 良好的学习环境, 支持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以科学的教学设计为基础。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原则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翻转课堂的内涵便可以了解到, 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发生改变,教师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成为一名学习组织者,学生则从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成探究者,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角色,所以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位促进者和帮助者。

(二)互动交流原则

互动交流原则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语言或行为等方式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和教师之间实现互相作用。 在翻转课堂种,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能够影响最终的教学成效。 为此需要保证课堂互动的高质量、 高效率。利用有效的课外交流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团结合作意识, 促进学生不断扩展自身知识面, 通过多种方式的互动交流能够加快学生构建新知识体系,掌握新知识内容。

(三)授人以渔原则

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 其本质要求是帮助学生培养学习新知识、自主探究的能力。 所以在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时, 也应该严格按照这一原则实施。 授之以渔不仅是将探究的方法直接告知给学生, 而是要让学生能够获得学习乐趣, 如此才能将翻转课堂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使学生能够逐渐适应这种模式, 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同时还可以将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翻转课堂当中,提升教学效果。

(四)多元评价原则

翻转课堂中的多元评价理念主要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诞生而来的, 这种理论主要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来的。 传统模式下, 学校比较重视学生数学逻辑和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但却忽略了其他层面的发展,比如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音乐智能、运动能力等因素。 而传统评价标准也是针对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状况进行评价,测试方式单一,多为纸笔测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为主,忽略了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评价考核, 带有一定片面性和局限性。 为此需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应该融合多元智能理论,形成多元化评价标准和方法。

三、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设置及教材分析方面


相对于常规教学方法而言, 翻转课堂教学法更加符合当前教学改革制度、家长等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且有助于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价值, 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入这一教学方法的过程中, 应注意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设置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天净沙·秋思》一文为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做好教材内容的分析:《天净沙·秋思》为马致远所作,这篇元曲以描述秋天景色为主要内容, 以精练的语言详细记录了作者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

而就教学目标设计而言,可将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第一,要求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掌握《天净沙·秋思》一文的 大意,且能够背诵全文。第二,促使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内涵,体会《天净沙·秋思》中所描绘场景的深层次意蕴美。

(二)课前自主学习方面

课前自主学习环节无疑是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构成。 这一阶段主要涉及语文教师、 学生两大主体的任务。 其中,语文教师的任务为: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整合教材资源及其他渠道的教学资源,汇总成时长约  10-15 分钟的教学视频,将其上传至教学平台中。 而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任务则为:下载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通过多次观看视频掌握其中的古诗词知识,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

仍然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天净沙·秋思》一文为例,语 文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 可第一课视频内容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词句的含义方面。这一课时的预期作用为:学生学完第一课后,基本能够掌握《天净沙·秋思》一文的文义。 而在第二课时的内容选择方面,教师可将提高学生赏析《天净沙·秋思》能力作为重点,以题目作为引导,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可将问题设置为:马致远在表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两句时的心境如何?

对于学生而言, 基于翻转课堂的古诗词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碎片时间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运用教师上传至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视频进行自学时, 可在教师所制作视频的引导下, 逐步加深对古诗词内容及深层次情感内涵的理解。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 翻转课堂的引入具有良好的改善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势。

(三)课堂教学方面

课堂教学作为翻转课堂教学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环节中, 语文教师需要通过课堂答疑、 小组讨论等形式,实现教学目标中难度较高的目标。

以人教版教材中的《天净沙·秋思》为例,在学生的小组讨 论中,语文教师可将文章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作为分析重点,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句子的含义及作者所体现出的情感:第一,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这句话划分节奏。第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马致远在写下这句话时的情感,代入作者的情感,朗读原文。 第三,联系作者创作《天净沙·秋思》的时代背景及人生经历,分析作者的情感。

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小组成员通过语文教材、互联网等途径,共同收集与文章写作背景有关的资料,经汇总分析后,得 出统一的结论。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加深了学生体悟古诗词中蕴含情感内涵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

 
(四)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作为翻转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 其有助于促进初中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升。当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语文教师应从整体角度出发, 综合总结本次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势与不足, 针对不足寻找形成原因, 确定可行的解决措施,并将其落实于下一次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

例如, 当语文教师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评价环节的总结分析后发现:在课堂教学的前期阶段(朗读古诗词),学生的积极性整体偏低。 对此,可选用创设适宜教学情境的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此外,随着翻转课堂教学的持续进行,语文教师还应注意评估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变化,根据学生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的波动,适当调整教学目标的深度及教学视频内容布设,以促进初中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综上所述, 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为了实现翻转课堂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整合,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充分理解翻转课堂模式特征、 优势及在古诗词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策略,充分实现翻转课堂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整合。此外,为了持续促进初中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还应注意收集、 总结学生的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定期更新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郭茜.新媒介环境下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2]易丽.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 2015.
[3]辛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微课程设计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4]王霞.微课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2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