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17 11:59: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随着我国的教育制度由原来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转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正在广大教师中逐步达成共识。众所周知,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发展学前儿童的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是我们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发挥;创造;思维;能力;培养

创新是当今社会普遍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使更多的幼儿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教师必须转变妨碍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改变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及只以教为中心的“满堂灌”现象。另外,我们要鼓励幼儿自己发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使幼儿通过动手和实践获得实际经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幼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端正思想,更新观念,营造宽松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氛围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以,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的观点便是“在创造教育面前无差生”,广大教师不妨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树立正确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思想

幼教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和领会对幼儿进行创造思维教育的思想、观点。教师必须要承认: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力和能量,相信成功感的推动力量。我们在园内也设计了一些多层次的问题及活动,力求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智力层次的幼儿均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幼儿的每一种想法,每一件作品,每一个回答,站在我们成人的角度来看,也许是非常幼稚、可笑的,但对幼儿自己而言,这些都是自己的一个创新的过程,都是他们思维活动的结果和创造活动的结果,每一位幼儿都应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幼儿活动的结果,更要注重他们活动的过程,即便是幼儿的想法、意见出现了错误,但只要他们动脑了,参与了,我们还是要给予他们掌声和鼓励。幼儿教师不妨经常对幼儿这样说:“你们说错了不要紧,老师是不会批评你们的,主要是看看谁动脑筋了,勇敢地说,老师就会表扬他……”时刻鼓励幼儿,使他们逐步形成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思想行为,从而进一步保护并激发幼儿的思维热情,久而久之,就能使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思维的习惯,增强幼儿内在的思维动力。


\


 
(二)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氛围

在对幼儿开展诸如科技教育活动的过程时,教师要时刻遵循“还孩子空间与欢乐”的原则。所以,我们在开展此类活动时,也对幼儿园的幼儿活动空间进行了改造,变寝室为活动室、寝室两用,开辟了科学实验室、多功能活动室、制作模型展厅、室内外活动区、操作角等。力求营造并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实行活动区活动、小组活动、自由探索活动与集体活动的有机结合。为了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不妨以一个同伴的角色参与到对他们活动的指导与帮助之中来,或采用讨论式的活动方法,鼓励同伴之间、师幼之间勇敢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意见、看法。另外,教师可允许幼儿争论,同时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对待幼儿的想法与见解,从而使得他们的创造积极性和思维、兴趣得到充分和谐的有机结合与发展。

二、探索活动方法,准确把握活动中的思维训练点

在创造思维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思维教育因素,努力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法,准确地把握思维训练点,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实施创造思维教育成败的关键点。在开展创新思维教育活动中,教师不妨采用以下的方法。

(一)利用特征寻找法,发展幼儿的辐合思维能力

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思考,也就没有对问题紧张而缜密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再设计相关的问题解决过程,互相解答,力求解决每一个问题。

(二)培养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俗话说:“动手促进动脑。”所以,教师应爱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去求知、去探索,并给他们提供活动材料、布置环境,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大胆地去想象、去尝试,保证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幼儿对做的“过程”比对做的“结果”更感兴趣。做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满足和剩余精力的释放远远胜过做的结果,他们的许多创新行为就表现在尝试和熟悉事物的活动过程之中。模仿不是首创,只有首创才是创新的标志。在自然角里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他们什么都想自己去试一试,自己去做一做,即使失败他们也会尽心尽力地去做。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尝试。如让幼儿自己种青菜给小兔吃,从种植到收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让他们大胆尝试。有的幼儿嫌自己的青菜长得慢,往上拔一拔;有的幼儿不断浇水,盆里的水总是满满的;还有的幼儿忘了给小苗浇水……老师在一旁看着他们做,不能制止,让他们在自己的操作中得到更深的体验。然后再因势利导,让他们自己感悟到实践出真知,在及时发现、综合比较、周密思考、激烈争论中幼儿的创造思维得到升华。

实践操作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注重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当今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方向。幼儿自己经过思考后动手操作,由精心操作、细心观察、耐心等待,直至得出结论。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他们能够主动去探索未知领域,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责任感。

(三)给每一个幼儿创新的机会

创新必须从婴幼儿抓起,积极激发幼儿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兴趣。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依赖性很强,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别人的存在和需要,集体观念较淡薄。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小组活动,使每一个幼儿都融入到小团体中,让他们自己学会管理,学会分享和谦让。如分组进行游戏时,教师可让他们自我推荐来进行管理,然后争求大家意见选择游戏名称。这样便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有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有足够的自我锻炼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一旁及时引导,肯定成绩,鼓励胆小的幼儿,并让他们担任主要角色,充分挖掘每个幼儿的内在潜力,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集体观念。

(四)活动设计要新颖

怎样的活动设计是富有创新因素的呢?对幼儿完全开放的活动,材料富有变化性的活动往往是富有创新因素的。幼儿的观察与思维密不可分,他们凭借观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再通过思维传递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把抽象的知识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幼儿感到易学、想学。以幼儿为主体,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广阔的大自然中寻求答案,培养幼儿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设计能最大限度地促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指导幼儿园课程的创新,我们常开展自制玩教具比赛,利用废旧物品做出各种玩教具,自制教学的活动投影片等,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具呈现在幼儿面前,是老师创新的最好体现,幼儿的思维活跃,思路格外开阔,有助于幼儿凭借感性材料由形象思维迅速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为创新奠定了基础。

教师要运用激励机制,让幼儿尽情地在知识海洋里遨游,鼓励他们大胆去尝试,品尝成功中的酸甜苦辣,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我。一句赞叹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段鼓励的对话,都是照在幼儿心灵上的一缕阳光,这阳光是幼儿充满自信、不断创新、主动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培养幼儿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其核心就是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个性素质。

三、灵活运用开展方式,保证幼儿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了创造思维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活动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可以利用“三阶段式”开展活动。

(一)第一阶段:自由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应注意留给幼儿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并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与工具条件,使幼儿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活动,各抒己见,尝试发现,自由发表见解想法,使幼儿能够质疑、摆弄、搭构拆装,自由交流与操作,联想畅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第二阶段:个别交流借鉴诱导阶段

在此阶段中,教师应根据上阶段掌握的信息,让一些有特殊想法的幼儿对自己的活动、作品做出进一步的阐述,或请幼儿在同伴前作自由展示,以便同伴之间相互诱导,相互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从而增强此类活动的效果。

(三)第三阶段:集体归纳整合阶段

这一阶段中,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自己与同伴的作品,交换意见,帮助幼儿整理所获得的信息,讨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和策略,理顺所探究问题的成果,使其系统化等。这些活动都便于帮助幼儿有选择性地吸收,从而构建自己的智能体系结构。再者,在此阶段,教师还可对幼儿的作品、方法、结果等用“代一代”“变一变”“换一换”“改一改”等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例如,把橡皮泥变成别的形状能浮在水上吗?如果没有回形针,还可用什么代替等,在幼儿的活动中留下这些疑问、悬念,肯定会激发并鼓励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探究与思考。

以上只是幼儿创造思维教育培育的一朵小花,虽有清香,但仍非常微弱。创造思维教育更是一项复杂、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其发展的道路更不是平坦的。前人曾经说过,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同样也可以扼杀孩子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对幼儿实施以培养创造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携手并肩,理性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积极投身于创造思维教育的尝试探究活动中,努力营造一方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沃土。

\

 
参考文献

[1]刘淳慧.论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6(6).
[2]李霞.幼儿教育实施新游戏教学法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2).
[3]陈正佳.幼儿科学兴趣培养的策略探索[J].学园,2017(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0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