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学评价是幼儿教师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应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并严格按照教学评价标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用心发现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完善教学评价。
关键词:幼儿教师;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学前教育是幼儿进入高层次学习的铺垫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评价对幼儿的自信心打造、综合能力培养等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而对于教师而言,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是体现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探究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成为广大幼儿教师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幼儿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单一
幼儿教师在教学时普遍存在的课堂评价问题之一,主要是倾向于将评价主体放在自身,这就使得评价主体显得过于单一。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自身为主体进行评价,单一的评价主体难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评价内容片面
教学评价内容的片面化是幼儿教师教学中的另一个普遍问题,教师有可能没有对评价内容进行适宜的分类与规划总结,从而使得内容缺乏新意,仅局限于片面的领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没有形成有益的影响,难以促进幼儿发展稳固进行。
(三)评价方式单调
幼儿课堂评价还存在的一大普遍问题是教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调,单调的方式容易引起幼儿的感知麻痹,对于教师的评价产生免疫心理,有可能导致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滞后,甚至可能使幼儿逐渐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二、幼儿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应教育部的要求,对于幼儿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应满足一些要求。教学目标做到明确具体,教师对于教学的目标应有清晰的认识,要选择适合幼儿阶段的教学与评价内容,注意目标的明确性与具体性;教学内容促进幼儿学习,并体现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选择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教学方法关注幼儿发展,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将教学方法具体化;教学过程多体现艺术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贴近幼儿生活,并时刻促进幼儿的学习进程;教师素质符合标准要求,尽量做到教学时仪表端庄、口语清晰,回答问题时耐心细致、温声细语,给幼儿留下良师形象[1]。
三、有效幼儿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一)多元化评价主体
1.教师的及时评价
在幼儿课堂中,教师应及时对幼儿的行为及表现做出适宜的评价。研究表明,在幼儿某一行为发生后,适当的言语评价能起到建立幼儿正确价值观的作用。教师作为幼儿课堂上唯一的成年人,在幼儿的行为引导中具有一定的示范,对幼儿做出及时的评价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教师在上活动课时,难免会有游戏与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比如对积极帮助同伴的幼儿进行“你真棒”的言语评价,对名列前茅的幼儿实行小红花、小玩具等物质奖赏,对于互动时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进行言语褒奖。
2.个人的自我评价
除了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评价,教师还应适当引导幼儿对自身行为作出评价,自我的评价是建立幼儿行为规范理念的最佳途径,对幼儿人格发展有极大的益处。时常性的自我评价还能促进幼儿对自身的反思与总结,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初步建立起幼儿对于行为、思想、对错的认知体系,从而有效减少教师教学时遇到的显著行为规范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幼儿设计自我评价表,具体内容可包括一周内的自我表现评价,比如是否与同伴发生纠纷、有无动手打人、是否正常吃饭等日常行为问题,并让幼儿判断对错,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让幼儿反思自身行为,注意自我评价表应以图片形式并由教师解释相应操作。
3.虚拟伙伴的评价
在教学评价设计中,幼儿教师还可以添加虚拟伙伴评价。虚拟伙伴指的是一些可人为添加文字或语言的机械性的设施和装备,多媒体设备便是幼儿很好的虚拟伙伴,它集合了声音、图像与文字,是用来辅助评价的最佳教具。除此之外,还有智能答题机器人、发声毛绒玩具等教具,都是可以用作教学评价的优良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添加一些有效评价的图片或者文字,将其安插在课堂提问后面,对幼儿进行别样的教学评价,比如在幼儿回答完问题之后,可以选择放映一张由卡通人物构成的评价动态图,幼儿在听到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的鼓励后,能有效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虚拟伙伴的构建,充分利用了幼儿爱好实现评价[2]。
(二)全面化评价内容
1.回答问题的评价
幼儿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程度并没有硬性的要求,但对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却是这阶段教师的首要任务。通过课堂上提问问题的交流与互动,可以有效增强幼儿的反应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实现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联络。在幼儿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适时做出评价,其目的是使幼儿了解语言的准确性与知识的多样性,避免幼儿形成错误的认知观念。例如,在教师教学数学中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应多提问幼儿关于运算的问题,锻炼幼儿的逻辑运算能力,当他们回答错误时,要用温柔得当的语气纠正幼儿错误,可以用“回答得很棒,但是正确答案需要……”这样委婉的口吻来评价幼儿,既不打击幼儿自信心,也能让他们明白错误所在。
2.动手操作的评价
幼儿课堂中活动课是最多的,一般而言,活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灵活运用能力,因此教师会安排丰富的操作活动来达到这一目的。在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感觉、知觉、思维等各方面的认知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做出的有效课堂评价将起到推动幼儿认知形成的作用。教师在活动课上进行绘画、拼图、制作卡片等各项动手活动时,当遇到做法不一致的幼儿时不要着急批评,批评是扼杀幼儿创造力的元凶,教师应将特别做法的幼儿作品视为别出心裁的做法,并询问幼儿创作的灵感与具体原因,力求找到并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当然面对个别草率敷衍、态度不认真的案例,教师也要适当地提出批评的评价,努力做到评价合理化。
3.合作学习的评价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不乏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和游戏,这些活动的开办是为了创建幼儿的团体合作意识以及满足幼儿好动活泼的天性,力求通过活动来实现幼儿合作学习能力与团结互助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幼儿团体意识的加强,帮助幼儿建立起合理的价值观念体系,同时释放幼儿天性,更利于增强幼儿创造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形成。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的团体活动时,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一定的总结与点评,比如过程中哪位幼儿领导得很到位,哪位幼儿完成得很优秀等,尽量选择一些培养合作精神的活动。
4.课堂作业的评价
虽然幼儿的教学任务并不繁重,但是也需要教师教习一些基础知识,而课堂上仅凭教师讲解是难以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的,还需要幼儿积极参与课堂作业的完成。课堂作业是对幼儿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其学习知识的考查,教师对课堂作业的有效评价,能充分建立起幼儿对于课堂学习的自信心,使得教学目标的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数学时,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课堂作业让幼儿动手完成,并立即评改,当场做出恰当的评价,可以说“正确率很高、老师替你感到高兴、你真是聪明的好孩子”等激励性语言,由衷地对幼儿进行赞美式的评价,当然也存在客观的批评性评价,不论评价好坏,都是对幼儿的一种肯定与帮助。
三、多样化评价方式
1.人文性的口语评价
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人文性的关怀,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人文性的口语评价是教师应该采纳的教学评价方式,能更好地加深幼儿对学习成果、行为好坏的判断,形成健康积极的行为价值观与学习理念。口语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常用的形式,通常以言语性的激励为主,但人文性的言语评价讲究评价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2.刺激性的物质奖励
仅仅依靠口语评价还不足以达到教学评价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安排一些有刺激性的物质奖励,幼儿阶段的幼儿自我意识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们进行物质奖励,能充分培养他们对于事物正确性的判断能力,并且满足他们的自我中心感。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准备一些精美的小卡片和毛绒玩具等,在进行数字教学时往往会用到这些卡片和玩具,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完成数字闯关游戏,在幼儿胜利后将精美卡片与毛绒玩具当作游戏奖励赠予他们,能起到提高课堂活动参与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是较为行之有效的课堂评价方式[3]。
3.荣誉性的称号奖励
幼儿阶段的幼儿对于荣誉称号都有一定的好感,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对幼儿的行为做出一定的教学评价。通过荣誉称号的奖励,还能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对幼儿的荣誉称号奖励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在卫生劳动方面,可以设置勤劳之星,奖励辛勤劳动的幼儿;在艺术操作方面,可以设置艺术之星,奖励操作能力超强的幼儿。用各种荣誉称号的奖励以及搭配适宜的物质奖赏,来达到课堂有效评价的最大化,实现幼儿教师教学水平的高效提升。
探寻有效的幼儿课堂教学评价,能充分锻炼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水平,是每个幼儿教师的责任与义务。相信在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幼儿教学水平将突破原有的基础,实现飞跃性的提升,使未来的学前教育前途呈现一片光明之景。
参考文献:
[1]张瑞英.提升有效提问策略,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质量[J].华夏教师,2014(10):58.
[2]陆晓旦.幼儿园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J].成才之路,2012(24):30.
[3]魏晴燕.互动有效课堂才有效——谈幼儿园课堂上的有效师幼互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0):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