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农村学校戏曲进校园的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26 09:57: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我国的戏曲艺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戏曲将很多的艺术形式充分融合起来,彰显出各自的魅力和个性。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戏曲已经形成一套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体系,不仅有行当区分,而且表现手法也是十分丰富,更是涵盖了绘画、诗歌、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如果适当地引入到农村学校中,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校;戏曲;进校园

戏曲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戏曲作为民族文化,它是高度综合化和艺术化的精品。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加强戏曲通识教育,将戏曲作为美育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推广。尤其在农村学校,美育教育还尚未得到全面重视,加上美育资源匮乏,导致美育教育一直效果平平。将戏曲引进校园之中,不仅可以丰富美育教育资源,提升学生艺术修养,还能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一、有利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不断强调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何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现阶段正致力探究的课题。而戏曲进校园就可以很好地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文艺评论家解玺璋曾经说过,中国戏曲的价值理念就是道德感。通过对中国戏曲剧目的分析可以发现,所有的戏曲涉及的内容都是有关于“仁、义、礼、智、信”,讲述的都是如何扬善抑恶,如何弘扬真善美,这是不可多得的德育资源。

通过学习和观看剧目,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涵的真善美。这不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弘扬我国的精神传统。在德育教育地位越来越高的今天,加大农村学校戏曲进校园力度,是明智之举,是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必须要予以重视和落实。

\
 
二、有利于艺术修养的提升

戏曲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艺术,包含的艺术元素有杂技、歌曲、舞蹈、化妆、舞美、服饰等,审美价值较高。将戏曲引进校园,学生在观看戏曲剧目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艺术文化,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戏曲的种类比较多,有梆子腔、皮黄腔、高腔、昆腔等,更有二人转、花灯、采茶、花鼓、秧歌等。

在艺术的舞台上,精彩绝伦的表演方式、美轮美奂的戏曲脸谱以及绝妙的表演方式等,加上舞台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这些都展示出戏曲无穷的艺术魅力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将戏曲引进农村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戏曲的艺术魅力,实现学生艺术修养的全面提升。

三、有利于戏曲艺术的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戏曲的发展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相关专家和学者估计,戏剧剧种在未来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消亡,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三百多个戏曲种类,到如今只有两百多个戏曲种类,预示着我们近年来戏曲艺术发展的现状很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戏曲面临着观众萎缩、后继乏人、剧场缺失、经济困难、人员老化、剧团锐减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继承和发扬戏曲艺术刻不容缓。

\
 
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戏曲演员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这也是我国戏曲艺术发展和传承的硬伤,普遍存在于各个剧团之中。在很多剧团中,都是一些中老年演员活跃在舞台上,青年演员中能够挑起大梁的屈指可数。甚至很多地方性的专业院团没有青年演员,都是超过30岁甚至40岁的中老年演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剧团的薪资微博,加上演职人员的演出经常“风餐露宿”,长年下乡,十分辛苦。这种收入与付出不对等的工作,人们都不愿意去做。在农村学校引入戏曲,可以本着“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对戏曲的热爱和兴趣,让戏曲艺术能够“后继有人”。

四、有利于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

农村学生娱乐项目比较少,课外时间比较多。如果能够将戏曲引进校园,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学习戏曲,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建“剧团”,如喜欢秦腔的学生可以组建成“秦腔剧团”,喜欢豫剧的学生可以组建成“豫剧剧团”,喜欢京剧的学生可以组建成“京剧剧团”等。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五、结语

戏曲是我国的艺术灵魂,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的精华。我们不仅要把祖国的艺术精华传承下去,还要发扬光大。在农村学校引进戏曲,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戏曲、了解戏曲,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戏曲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燕翔.“戏曲曲艺进校园”研究综述[J].艺术评鉴,2017(7).
[2]菅永霞.乡土戏曲文化进中小学课堂的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1(28).
[3]许志芳.梨韵悠悠唱响校园——浅谈小学戏曲进校园的途径与方法[J].音乐天地,200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24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