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品行对幼儿的一生具有重要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长期培养幼儿。父母要对幼儿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本文从几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遵循合理的培养步骤。
关键词: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法策略;持之以恒
习惯即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家长有目的、有意识地让幼儿进行的动作和行为,如早上按时起床习惯的培养,就需要家长定时定点叫幼儿起床,并自己穿衣、洗漱,这样的行为就称为“习惯”。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也是不易改变的。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也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
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从而有益其一生的发展,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那么,父母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呢。
一、父母要培养幼儿的好习惯需遵循的原则
(一)“观念为先”是幼儿父母首先要树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幼儿的父母是其人生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以家庭教育为起点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再好的学校教育效果都是不完善的。所以,家庭教育中一定要重视第一次,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幼儿的家庭教育,是教育之始,至关重要。
(二)家长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都是在家长的行为影响下进行的学习成长的,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蒙台梭利说:“在幼儿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幼儿说话。”陪伴幼儿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的一场自我锻炼修正、习惯养成的过程。比如,家长热爱读书,做事利索,早睡早起,幼儿也会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三)父母在教育幼儿时要有坚决的态度,统一要求,默契合作
家长在幼儿面前一定要有主见,态度要坚决,不能说话不算话。同时,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也要默契配合,如果家长和教师不团结协作,在幼儿园教授的好习惯到家里可能就落实不下去,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一个家庭的家长和幼儿园的带班教师一定要携起手来,相互支持、相互理解、通力合作,只有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幼儿才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方法是点金石”,幼儿好习惯的培养需要父母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家长和幼儿园都要对幼儿进行长期的、明确的、规范性的系列化教育。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大,尤其是3-6岁幼儿园阶段是其品行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制订了幼儿一日常规,确定了幼儿在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行为标准,穿衣干净整洁,坐姿要端正,按时吃饭,吃饭不挑食、有礼貌,饭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主动收拾餐具,整理相关物品。同时,教师也会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情况,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习惯培养。
幼儿园的行为规范流程基本相同,但是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方法会因师而异,幼儿因为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对教师的教育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有的幼儿是欣然接受,快乐实行,有的幼儿是哭闹抵触,不能接受。这就需要教师的眼睛会说话,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幼儿愉悦地接受教育,长期坚持,就成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取得家长的帮助,一定要做到家庭和幼儿园联合一致,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现实的意义。
三、父母培养幼儿的好习惯需要循序渐进,按科学的步骤进行
良好的习惯培养,需要家长和教师运用得体的方法,恰当的步骤来进行。首先,我们要和幼儿达成共识:习惯决定命运,一定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多从以身作则的方面来让幼儿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不恰当,强化好习惯的重要性。
其次,必要时,我们要与幼儿一起讨论制订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定幼儿自己的小习惯。家长和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榜样教育,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以身作则。
再次,良好习惯的形成一定要进行持久训练。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3天,所以,对幼儿进行长期的训练也是必须的。父母对幼儿的肯定表扬要及时,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进行表扬、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在家中要形成良好的说话、做事、读书的氛围,谁做得好,就要及时进行表扬、肯定;如果出现了不良现象,大家一致提醒,这对幼儿好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教育为本,习惯为先,家长和教师一定要把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把持之以恒作为形成良好习惯的基本前提,把家长以身作则作为基本方法,用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只有在幼儿时期养成了一系列好习惯,才能为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慧萍.浅谈如何在幼儿养成教育中培养良好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5(6).
[2]王丽英.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J].散文百家:下,20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