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机电专业教学中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6 16:24: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工匠精神作为我国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职业精神,成为中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文章主要就中职院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院校;机电专业;培养策略

目前在很多中职院校中,学校管理者仍然存在重视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作为技术人员所需要的工匠精神的培养的问题。这不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一、培养机电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拥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员,会有自己的职业标准,并根据这个标准去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做到精益求精。在中职院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形成追求卓越、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极其重要的。机电教育培养的是专业型前沿阵地技术人员,在日常教育中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必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心致志等技术人员工匠精神的培养。

\
 
二、目前中职院校机电专业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自身的因素。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中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课堂内容缺乏创新性,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不少中职院校只注重人才市场对学生技能的需求,而忽视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也忽视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岗位上只能完成基本工作目标,却远远做不到精益求精。

其次是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多年前,由于发展的需要,大多数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味注重产品生产的速度和成本,追求规模高速生产,其侧重点在于生产量而不是产品的质量。大多企业也多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只要求生产的产品能够投入市场,而对产品的品质没有过多要求。这样的认识不仅使得企业生产质量无法提高,还大大影响了机电专业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对学生的工作态度产生消极的影响,也阻碍了学校对学生培养标准的提升。

三、中职院校机电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措施

工匠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学校改变自身 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中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首先,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转变,使得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加完善。传统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将人才投入市场中,适应市场的需要,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例如,学校可以在机电教育教学部开设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质量意识等课程,还可以聘请拥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对课程进行指导,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与经验接轨,充分认识到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和谐民主的环境熏陶学生的工匠精神。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目标,在课下举行“传统文化进校园”“地域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从自身角度去体会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另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学校必须要加大实训车间及实训场地的建设。还可以在教学实训楼墙上张贴有关工匠精神的提示语,例如“精益求精,独具匠心”“弘扬工匠精神,做大国工匠”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素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工匠意识。

再次,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现代教育教学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中职院校机电教育同时也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在课堂中融入企业规范操作的同时,还需要渗透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必须要做到言传身教,只有自己拥有专业严谨、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意识。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机电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主要阵地,贯彻落实“精益求精,专业严谨”的大国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入中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中,才能切实提高机电人才的专业素养。而国家需要的也正是这种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时代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院校的教育只有符合素质教育的标准,才能不断向社会输出更加有用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当代职业教育,2016(5).
[2]刘冬玲.熔铸“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责无旁贷[J].职教通讯,2016(14).
[3]李梦卿.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诉求、价值与路径[J].教育发现研究,2016(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9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