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尝试构建情境教学视角下POA教学模式,并将情境教学视角下POA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国际英语课堂,展示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期待能为情境教学视角下POA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的依据;探索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新方法,也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情境教学;POA;教学模式;高职英语
本文引用格式:宋洪玲,等.情境教学视角下POA教学模式在高职国际英语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3):240-241,251.
情境教学视角下POA(产出导向法)教学模式的研究,源于对当前处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的深刻反思。国内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学生成为消极的语言接受者,而不是语言的构建者,缺乏语言交际能力,难以达到使用语言进行良好沟通的目的。尤其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对于外语的听说能力的训练较少,造成“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很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交流障碍。因此,传统外语教学必将迎来深刻的变革。情境教学视角下POA教学模式为此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此种教学模式颠覆了“先输入,后输出”的常规教学顺序。取而代之的是:输出→输入→输出。此种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外语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 情境教学法定义
情境教学法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1960年发展形成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和强化知识。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和语言描述等途径实现[1]。
二 产出导向法定义
产出导向法(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主张“学用结合”,将“输入性学习”与“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相互联动[2]。POA的教学假设涵盖“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在输出驱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适时提供能够促成产出的恰当输入材料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调查显示,普通的高职院校英语课堂多以传统教学为主。一方面教师注重单词、句型和篇章的讲解,要求学生单纯地背固定句型或结构,忽略了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成为消极的语言接受者,而不是语言的构建者,缺乏语言交际能力和环境,难以达到使用语言进行良好沟通的目的。尤其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的听说能力的训练较少,很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交流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英语基础上的差异,造成了高职英语课堂中教学方法受限,同时也增加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难度。如果单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去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实现任务的产出,去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
情境教学的优点是通过情境传播的信息,引起学生一定的认知和态度体验;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摸不到知识的脉络,如何将体验有效的升华为知识,教师又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角,学生再次回到了“受”的一端。通过综述分析,宏观应用情境教学法,微观结合POA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之路。然而,情境教学结合POA教学法及其有效性的研究目前很少,故本研究拟通过构建情境教学视角下POA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国际英语教学中,展示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四 情境教学视角下POA教学法的课堂实践
笔者选取了《高职国际英语》中一个单元,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后投入教学,进行为期3周的教学实验,每周2学时。教学完成后,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和教学反思收集与这一教学理论相关的反馈和评价。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交际目标,即通过英语交流完成问候和介绍他人的特定情景中的交际任务;语言目标包括:掌握exchange partner在内的10个单词和短语的表达、4种不同情景中句型的表达。
(二)任务设计
教师以一段简短视频呈现出交际场景,学生尝试产出任务,任务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呈现:(1)如何把我们的朋友介绍给初次见面长辈?(2)我们的朋友该如何问候长辈?(3)如何在年长的陌生人面前介绍自己?(4)如何把我们的朋友介绍给更年轻的人?(5)如何在更年轻人的陌生人前介绍自己?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遵循产出导向法的三个基本流程: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评价。
1.输出驱动
根据任务设计,教师通过视频呈现出交际场景,布置本单元的产出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学生设定人物角色,撰写台词和剧本。但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自己语言表达上的不足和文化上的差异,会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2.输入促成
在输入促成环节,教师充分发挥中介的作用,指出学生的初次产出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引导学生注意中西方在问候和介绍上存在的文化差异;然后围绕输出任务,选择合适的输入材料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促成任务的完成[3]。教师可以将情景表演任务分解为不同的子任务,分步骤促成。
子任务1:辨识文化差异,理解文化差异背后的原因通过问候和介绍他人的情景扮演,学生们会留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倾向于:Hello,what are you going to do?而西方人会倾向于:Hello,how are you?/What a good day,isn’t it?在学生们识别出文化差异后,教师要对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展开讨论,比较中美两国不同的价值取向:collectivism vs.individualism.
子任务2:掌握问候他人和介绍他人的句型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视频:西方人是如何问候他人和介绍他人的;同时给学生们提供相关的文本材料,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和消化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
子任务3:角色扮演学生们使用子任务一和子任务二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产出练习:如何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其他人;如何向其他人介绍你自己;教师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并及时给予指导,对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
五 教学评价
(一)情境视角下POA教学法评价
三周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参与实验的学生下发调查问卷,调查对情境教学视角下POA教学法的总体评价。结果显示,60%的同学认为输出驱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70%的学生认为输入促成环节比传统教学法针对性强且课堂活动氛围良好;而且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情境教学+POA教学法增加了他们学习压力。
(二)学生对情境视角下POA教学法的学习收获评价
调查显示,64.5%的学生认为情境教学+POA教学法提高了他们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沟通能力。在完成产出任务时,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协作、沟通,加深了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了解程度。60%的学生认为情境教学+POA教学法能够及时地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产出任务上,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以致用。
六 讨论
情境教学视角下POA教学法,宏观视角下将高职国际英语课程整合为不同的情境模块,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交际体验,构建知识;微观视角下学生进入情境后经过输出→输入→输出的教学训练实现用英语做事。口语交流是完成产出任务的必要途径,要求学生通过口语去表达、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和课堂中的活动,使英语学习不再仅局限于听、看的层面,而是把所学用于实践中[4]。同时,课堂上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进入不同的情境模块,系统化学习相关内容并练习产出。在产出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他们的表现也存在巨大差异。表现好的学生会更有自信,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对于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这一问题是需要教师进行反思。
本文展示了情境视角下POA教学法在高职国际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此种教学模式颠覆了“先输入,后输出”的常规教学顺序。取而代之的是:输出→输入→输出。此种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外语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尝试,希望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加以改进并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芳芳.情境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6):145-146.
[2]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387-398.
[3]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06-114.
[4]宋洪玲.POA理论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9):346-3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