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依托创新创业大赛全面提升农业专硕综合素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7 14:30: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以创新创业大赛为依托,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平台不足、教育知识单一、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高、缺乏创新创业热情等问题。通过努力改善教学模式、增设创新创业课程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机会,锻炼研究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抗压能力与竞争意识,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赛;研究生培养;综合素质

本文引用格式:段蕊,等.依托创新创业大赛全面提升农业专硕综合素质[J].教育现代化,2019,6(44):32-34.

Relying o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Masters

DUAN Rui,ZHANG Jun-jie,LI Ying-ying

(College of Marine Life and Fisheries,Huai 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anyungang,Jiangsu,China)

Abstrac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en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graduate education process and is the key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Relying o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it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ack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s,single education knowledge,low awareness of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nd lack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enthusiasm in the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process.Through the effort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 and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it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rain graduate students with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enhance students’enthusias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nd cultivate students’abilities of anti-compression and competition,so tha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Agricultural master;Overall quality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迫切需求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性精神、创业激情、创业能力的研究生人才,这是当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研究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深化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符合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促进国家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1]。培养新时代下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的重要责任。

一 创新创业的教育思维推动国家创新发展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将是我国今后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伟大转变,创新发展将起到引领作用。坚持和践行创新理念,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以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创新为动力推动思想解放[2]。为了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国家逐渐建立、完善了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推动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瞄准世界前沿科技、强化基础研究,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

 
(一)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提高研究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和意识,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重视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就业结构、驱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3]。目前世界上有600多所高校至少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美国的创业教育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研究生创业意识薄弱、创业经验不足、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等问题也影响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适应新时代的转变,国家向更强、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时代的发展必然推动着国家与社会的建设者从技能型、熟练型向创新型、创业型的转变。创新创业的意识已经成为研究生自身发展的一种必备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也起着越来越最重要的作用,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研究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带领、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优秀论文评比、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产学研联合项目等,使学生在大赛设计过程中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业热情,丰富专业知识;在大赛完成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强化团队意识、训练沟通能力;在比赛失败与挫折中锤炼坚韧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二) 创新创业素质基本要求

       高等院校在研究生教育上必须针对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融合起来,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4]。

       创新创业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要求研究生具有多项综合素质包括:灵活的创新思维、火热的创业激情、对事业坚定的信念、对失败坚韧的意志、过硬的专业知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二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一) 研究生培养单纯以学识教育为主,与创新创业社会需求脱节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综合高素质的研究生,不但要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更要将自己的成绩写在车间里、大地上、社区中。要让研究生意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生将来进入社会以后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将创新创业概念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首先在研究生的课程教育内容中引入创新创业性教育的内容,要求学生完成KAB、SYB等创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其中KAB作为学校学分课程,起到创业引导作用,SYB课程可使创业者对企业即将面临的市场环境有理性的认识,且能够正确对市场进行评估;第二,筛选具有创新创业经历的教师或校友作为研究生的创新创业导师,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与导师的交流或直接参与到导师的创新创业过程中,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获得切身的创业体验,另一方面导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社会需求带入研究生培养的过程,并深度参与到研究生的创新创业的项目中,密切了研究生的学习与社会需求关系;第三,有意识地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实践课程、科研项目,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所需能力。

(二) 研究生缺乏创新创业热情、缺少平台与机会

       第一、带领学生学习十九大报告,明确新时代下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跨越发展的需求,是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二、通过内部讨论进行思想碰撞、互相激发创新思想与创业热情;第三、通过观摩大赛,学习他人创新创业的理念、过程、答辩的技巧等激发自己的灵感;第四、请创新创业专家现场指导,指出不足,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既明确创业的复杂性,又鼓励学生保护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学校通过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专家、优秀企业家、成功创业人士等组成创新创业导师团,积极在校园中举行创新创业讲座,举办创新创业模拟比赛,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与展示机会。同时,注重产学研联合发展,利用高校与社会生产、企业的联系,让学生投入生产实际,为创新思考提供素材与实践经验,明确创新实践的社会意义。

(三) 研究生教育知识专业单一化,难以具备创新创业多专业交叉、多素质综合的需求

         我国研究生教育具有明确的专业性,而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将创新创业概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更需要融合商业知识,了解创业背景下的商业模式;融合企业管理知识,明确企业管理体系与运作方式;具有创业的激情,能敏锐的发现市场,并利用专业知识为发现的市场提供服务保障等的综合素质。因此,创新创业团队的组队过程中,有多种组队发方式,包括在创新创业团队成员的组成中,通过引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组成团队,引入企业、社会力量共同组成团队,请企业辅导专家、企业管理专家协助指导组成团队,与其他团队融合组队的方式重组团队等,使团队成员之间就创新的思想和创业的项目反复讨论、切磋,相互学习,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知识体系,拓宽其专业背景。

(四) 当代研究生面对挫折与失败,抗挫折能力不强

         以各级各类的比赛为平台,以具体项目为抓手,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以竞赛团队的具体项目研究为基础,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过程中,要求团队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顺畅的沟通、默契的合作,在密切的学习与交流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提升能力,同时也要明确自己的长处,发挥个人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真正实现了在大赛设计过程中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业热情,丰富专业知识;在大赛完成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强化团队意识、训练沟通能力;在比赛失败与挫折中锤炼坚韧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的目的。经过大赛磨练的研究生,在思考问题、与人交往过程中表现的更为成熟、稳重,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会根据自己的特长迅速组队,进行高效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

 
(五)研究生生长环境较为舒适,缺乏竞争意识

        相对于六七十年代的研究生而言,现在的研究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家人一般更倾向于让学生寻找稳定、轻松的工作,如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等等,不太鼓励研究生投身到竞争行更强的工作中,部分学生甚至觉得只要考试及格,拿到毕业证,将来的工作等家庭的安排就可以了,自己的毕业论文都不太用心,更谈不上创新创业,学生容易变得懈怠,缺乏竞争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对于这部分学生,则更需要进行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特色教育,正面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竞争是自然界与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正常的竞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动力,正确的竞争意识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重要,害怕竞争、缺乏竞争力就意味着被淘汰的命运。

        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强劲对手,比赛的过程也会挫折不断。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参赛,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不断磨砺的过程,培养学生接受竞争、正确竞争的意识,在竞争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坚定的信念与坚韧的意志、提高了抗压能力与抗挫折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与创新

 
     1.将创新创业理念引入研究生培养过程。目前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创新创业内容尚不足,通过增加创业课程、遴选创业导师等方法,将创新创业课程与理念贯彻到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

       2.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培养平台与动力,将竞赛的平台化为综合素质锻炼的平台。带领、指导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在大赛设计过程中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业热情,丰富专业知识;在大赛完成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强化团队意识、训练沟通能力;在比赛失败与挫折中锤炼坚韧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具体过程包括:首先通过竞赛项目调研激发同学兴趣,组织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团队;然后以项目为核心、以竞赛为动力、以团队为单元开展活动,积极准备竞赛所需要的材料;第三,通过多次路演、模拟进行团队协调,产生大赛核心成员;第四,请专业导师指导,并参加竞赛,现场感受、学习大赛知识;第五,竞赛后的及时总结及心理辅导。

        3.由创新理念激发创业思考。通过创新创业大赛中的团队建设、生产组织、投融资模拟、盈利模式、市场开拓等训练实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围绕市场和社会需求,开展创新型实验研究,将创新创业意识转化为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围绕市场和社会需求开展创新研究,由创新研究激发创业思考,促使学生更快地实现学以致用,为将来走上社会后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四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效果显著

       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农业专业硕士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学生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竞赛后,不但专业课的学习热情提高,而且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能自觉地联想到比赛中的实际问题,更能发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交叉专业知识的不足。

       学生通过团队的锻炼,与其它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大大提高,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全面性加强,而且关注的重点由开始单纯的技术可行性,开始兼顾团队成员的感受,项目进行过程中能够从各方面综合思考。

       学生通过大赛,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与大赛环境下的语言表达能力,大赛的过程更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的一次提升,大大锤炼了学生将来面对压力、面对失败不气馁、不放弃的坚韧品格。经历过不同大赛场合磨炼的学生,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表现出了突出的乐观精神与自信心,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此外,对于融入创新创业思维教育的研究生,学校可相应地建立回馈机制,考察研究生在未来进入职场后的工作能力及个人素质,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效果,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与优化,使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断完善、成熟。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人才是高校需要承担起的责任,创新创业教育既要注重创新的原创性,又要找准创业的目标,明确社会需求。只有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国家培育出素质全面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范文翔,马燕,刘纯静.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EM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1):126-128.
[2]李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J].华东科技,2017(11):1.
[3]赵哲,宋丹,宋芳.研究生创业教育:态势研判、价值意蕴和长效机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3):44-48.
[4]王海燕,李春科,林欢欢,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创新计划”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1):28-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3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