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祥子悲剧成因浅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7 11:18: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老舍先生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
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北平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悲剧命运描写的深刻之处是在于小说从祥子所处的社会地位,即都市平民写起,而且是从乡下转入城市的平民。小说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详实地描写了他拼搏进取追求美好生活而又被当时黑暗社会所吞食悲惨命运。

关键词:祥子;悲剧成因;强者沉沦;浅析

本文引用格式:魏新建.祥子悲剧成因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0):279-280.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部长篇小说是我国三十年代具有最高文学水平的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老舍先生从1936年春就开始酝酿创作这部小说。当时,他听一位朋友讲了一个车夫三起三落的故事,引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并开始收集材料。该年夏天,老舍辞去山东大学的教职,专门从事创作,开始正式创作《骆驼祥子》。翌年夏天写完,共24段,恰好可供《宇宙风》连载一年之用。《宇宙风》连载这部小说始于1937年1月,老舍对该杂志编者说:“这是一本使自己满意的作品[1]”。

一《骆驼祥子》的悲剧命运

        小说以祥子三次买车为线索,展开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描述。失去父母和几亩薄田的十八岁的祥子,是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城的。那是的他,身体像一颗坚硬挺拔的松柏,坚强、倔强而有朝气。“要强、体面、勤劳、自苦、而且对生活充满美好希望”是他的性格特征与强大的精神动力。他有一个小小的奢望:希望自己能够买一辆车,做一个独立自主、不受拴车人气的洋车夫。为了这个崇高理想,他在风雨里咬牙前行,从茶里饭里自苦。经过三年的宵衣旰食,用无数滴血汗赚出了一辆自己的车。祥子终于有一辆自己的车了,他是多么地激动与快乐呀!因为,“这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回报,像身经百战的战士的一颗徽章。”

       好景不长,美丽的“肥皂泡”便破灭了。军阀的战乱夺走了他的爱车,毁灭了他的理想。他痛苦,他悲愤 “要强、体面、勤劳、自苦、而且对生活充满美好希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他没有因此而绝望。他为了再度实现崇高的生活理想,他拼上了命,拉下了脸,租来新车不顾同行的义气抢买卖,甚至和老弱病残争座儿。不久,祥子用性命和诋毁名誉没黑没白地争座拉车千辛万苦积攒起来的买车钱又被民国政府的孙侦探敲诈一空。

         祥子第三次虽然又买上了车,那是他牺牲了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尊严换来的。他委屈自己,勉强和灵魂深处厌恶的“人和”车厂主的女儿虎妞结婚。虎妞这位丑女,不是恋爱至上主义者,她不可能单纯为了追求爱情而愤然出走,与父亲决裂。虎妞只得到了没有灵魂的祥子肉体,没有得到刘四爷的家产。面对现实,只能答应祥子拉车维持生计,她为了控制祥子,用私房钱为祥子买了二强子卖女儿换来的葬妻车。拥有这辆车不是祥子的胜利而是祥子的失败,用祥子自己的话说:是“投降”。祥子即使这样屈辱地生活,也不能为社会所容。虎妞难产死后,祥子不得不卖掉车为虎妞入土为安。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沦为没肝没肺的走兽“城市垃圾”。
关于悲剧的内涵,在文学、社会学和美学中都有界定。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恩格斯明确指出革命历史悲剧的根本性质是“历史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3]”;文学界则普遍认为:“在特定环境中先进的或善良的主人公及其事业,由于反动邪恶势力的迫害而遭受失败或被毁灭即是悲剧[4]。

\

 
二祥子悲剧成因探究

(一)黒暗腐败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客观原因


        老舍笔下祥子的血泪一生,有力地控诉了军阀混战腐朽没落社会的丑恶,。当时的社会贪欲横流,战乱不已,道德沦丧,民不聊生。不仅摧残了人的肉体,而且还毁灭了人的灵魂。正如作者悲愤地控诉的那样:“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祥子还在那个文化城,可是变成了走兽[5]。”祥子虽然从来也不是一个有自觉的劳动者,但他身上却曾存有过许多美好的东西:有理想、爱劳动、讲义气、讲道德、有责任心等等。拉车摔了曹先生,他主动辞工,不要钱。为曹先生的事而丢掉全部积蓄,但他却不肯趁主人外逃时拿曹先生一针一线。“穷死,不偷!”老舍赞美祥子道:“仿佛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似的”。尽管是这么一位纯朴可爱的青年,在黑暗的不公平的世道,却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一步一步地变成遭人嫌弃的丑类,吃喝嫖赌、掏坏耍赖、没心没肺的行尸走肉。

      成了走兽的祥子,形象自然是丑陋的、污秽的。但是,透过这个这一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包围着他、逼迫着他、改变着他的罪恶的旧社会。“那抢走他车的大兵;不给仆人吃饭的杨太太;欺骗他压迫他的虎妞;轻看他的陈二奶奶;还有诱惑他的夏太太 ”。正是这些兵匪特务、社会渣滓夺走了他的车,毁了祥子的美好理想,吞噬了祥子的灵魂,摘走了祥子的心,使他由人蜕变成一头走兽。这,完全是当时畸形的社会造就的。

       三十年代,许多进步作家都曾以锋芒的笔揭露了旧中国罪恶的社会制度。巴金的《家》对着吃人的封建大家庭喊出了“我控诉!”。曹禺在《日出》中,向着“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发出了无情的诅咒。而老舍,则用他那支饱蘸着血泪的笔,在《骆驼祥子》中对劳动人民痛苦心酸的命运,倾注了最大的同情。他热情地赞扬了祥子原来所具有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了那吞吃了祥子一切,令人窒息的旧社会。老舍忍心给一个善良纯朴的劳动者安排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正是他作为一位严格的现实主义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可贵之处,也是这部小说最具有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深刻之处,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思想深度与艺术力量。

(二)小生产者个人奋斗思想性格特点是祥子悲剧的主观因素

        首先,小生产者个人思想认识的狭隘性使其逃不过悲剧命运。祥子是城市底层的黄包车夫,他的要强好胜的心胸是隶属于他那个小生产者狭隘思想范畴的。他为自己描画的蓝图是没有别人的虚幻的个人小天地。他的挣扎、反抗仅仅是盲目的孤立无援的个人奋斗。他不可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只能像盲人骑瞎马苦苦奔波在个人奋斗的茫然之路上。

       在祥子看来,既然原先的一切努力都没有能给他个人带来一钉点好处。那么,自己就是吃了大亏。出于报复心理,祥子“反其道而行之”,想尽办法多占便宜,多掏坏。只要看到别人吃了亏,自己占了便宜,他才觉得痛快。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而如今,“他故意地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殊不知这种盲目的、带病狂的报复,首先破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正如老舍先生的深刻论断:“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是小生产者个人思想认识的狭隘所致。

        其次,祥子性格上的弱点也是其悲剧命运不可忽视的又一主观原因。祥子在把握自己上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在虎妞的影响下,他的生活态度逐渐有了改变。不再是一个要强体面的祥子了,自然慢慢地暴露出他性格上的弱点。面对虎妞的死亡,祥子日渐堕落。烟、酒、女人开始沾染,顺从夏太太并染上一身病,虽然作践了自己,却觉得自豪与荣耀。当他得知小福子的不幸,祥子精神彻底崩溃。吃、喝、嫖、吭、出卖他人,报复他人,五毒俱全,成了没有思想的走兽。他的理性彻底泯灭,他的道德精神支柱全部垮塌,自我放纵,跌入了流氓无产者之列。成为只有躯干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综上所述,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腐朽的旧社会的悲剧,是小生产者个人奋斗思想与脆弱的性格的悲剧。这样的一个社会就发生在不久前的中国,发生在沉睡的东方雄狮身上。我们铭记那段水深火热年代的历史,用过去的苦难激励今天的步伐;中国梦不遥远,让今天祖国的强大去扶平过去的伤痛!

\

 
三 结语

        《骆驼祥子》成功地塑造了军阀混战时期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祥子这鲜活的悲剧形象,这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血肉丰满的都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性形象。祥子的一生是强者沉沦的一生,祥子悲剧成因经过正文论述一目了然: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万恶的社会制度所致,是都市个体小生产者个人奋斗思想与脆弱的性格所致。祥子这一悲剧形象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参考文献

[1]郑海侠.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斯图亚特·霍尔:意识形态研究范式的转变[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2):75-81.
[2]袁媛.试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生悲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22.
[3]解璐萌.老舍《骆驼祥子》文本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8(12):34-35.
[4]李春林.论雷峰塔的重建——从鲁迅关于雷峰塔倒掉的论述说开去[J].文化学刊,2018(08):44-49.
[5]胡依灵.国内高校通用比较文学概论教材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3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