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引导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6 15:32: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充分发挥引导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作用,笔者以《浅谈引导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为题,从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引导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途径。

关键词:引导策略;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有效应用;途径

本文引用格式:师自丽.浅谈引导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52):177-178.

一 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很多人将数学称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因为其存在一种特有的魅力,让很多人为之倾狂。然而,也有很多人把数学当成是“灾难”,让他们“死去活来”,而后者往往是学生。对于喜欢数学的人而言,其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数学海洋,去探索那一个个未知的世界。而对于那些不喜欢甚至是厌恶数学的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就是折磨他们,使他们心力交瘁。而之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过程中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数学教师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师一般只会考虑如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不是通过有效地引导让他们发现数学的内在美,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这是他们教学失败的外在表现。而有关研究表明,当前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法不科学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激发学生课堂听课兴趣的有效手段。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数学天性,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专数学教师仍然以“填鸭式”教育为主,根本就没有考虑中专生薄弱的数学功底,导致很多学生在听数学课时往往呈现出“听天书”的状态,课堂上睡觉、打游戏、聊天的学生不在少数。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影响不容忽视,而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仅体现出他们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式教育非常重要,因为数学课程比较特殊,一旦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理清了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那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做题效率和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培养数学思维,使他们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学生数学知识基础薄弱

          由于很多中专生数学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很多教师即使有非常好的教学思想,也因为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导致后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目,虽然中专数学比较简单,但是一方面由于一些中专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仅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而且课下也没有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都是靠抄袭完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即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会因为没有看到效果而失去信心,最终放弃了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意识到学生的不足,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引导教学为主,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加强对学生知识基础教育,夯实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同时教授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三)节课考试缺乏有效性

         对于数学课程教学工作而言,节课考试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信息,从而让后续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为优化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但是,由于考试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管理,而且考试内容片面化,甚至一些中专数学教师会提前把试卷或者考试内容告诉学生,所以所谓的节课考试如同虚设,根本就达不到预期效果。而按照初想,节课考试还可以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起到约束作用,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但是目前中专数学节课考试工作如同虚设,不仅不会发挥出效能,同时还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人人都有惰性,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得学生肆意放纵自己的行为,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不到提升。

\

 
二 引导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途径

         在素质教育要求下,教师已经不再单纯地扮演着教授学生知识的角色,同时还要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数学对于中专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掌握数学的学习技巧,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才能事半功倍。但是要想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引导策略的作用,并且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以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为立足点,优化教学结构,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课程教学服务。

(一)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当前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哪些不足,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将一些现代化教学理念融入其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互动对于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保证课堂教学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非常重要。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与教师进行课下互动也创造了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一方面可以询问他们在听课过程中产生了什么疑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在课下预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只有与学生进行互动,两者才能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并且教师可以更好地应用引导策略实现教学目标,发挥出作为引导者的作用。

(二)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数学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可以改革教学内容,将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夯实他们的数学知识基础。事实上,学习数学就像学习语文、英语那样,同样需要有扎实的基础,而且相比较而言,数学难度更大,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搞明白这些联系对于学生学好这些知识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先以非常基础、简单的知识作为开场白,降低学习难度,并且培养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再逐渐增加课程难度,使引导策略在循序渐进地教学方法下得以实现。

(三)优化节课考核制度

         节课考核过程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在安排考试时非常地随意,那么就会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那么其数学成绩必然不会理想。而且由于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学习,所以只能在考试中采取一些作弊手段蒙混过关,如果教师对他们的这种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直接视而不见,那么必然会让他们更加地放纵自己的行为,考试的作用也就很难发挥出来。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优化节课考核制度,在开始讲课之前就告诫学生节课考试的严格性、公平公正性,并且告诉他们相应的惩罚措施,给他们带来学习压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时间和精力应用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教师才能将引导策略更好地应用到数学教学过程,相应的,节课考试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

 
三结束语

        从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当前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素质教育要求下,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最大程度地发挥引导作用,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优化教学结构,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5):1-5.
[3]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3-24.
[4]蒋旭升.简论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粗略[J].考试周刊,2013(1):180.
[5]袁卫平,我国与澳大利亚数学教学的几点比较及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5(6):71-73.
[6]郭凤娥,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J].教育现代化,2015(10):237-238.
[7]马锐,成蓉华,罗兆富,高等职业教育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3):59-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2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