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慕课成功的关键 ——选题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6 14:55: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对国内高校慕课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慕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基础薄弱,课程建设单一,课程供求脱节等特点。据此,提出慕课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选题。通过三个成功案例分析,从而得出在选择选题时应当遵循抓住热点,定位准确,需求分析和宣传渠道等策略,才能做出观众喜欢的慕课,才能做出成功的慕课。

关键词:慕课;策略;选题

本文引用格式:丁大朋,张林伟,陈剑.慕课成功的关键——选题[J].教育现代化,2019,6(50):107-108.

一 国内高校慕课发展现状描述

      近年来,国内有关慕课的研究成果呈持续井喷状态,相关研究著述激增,学术研讨频繁,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研究基础薄弱,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的质量等均有待优化和提升,国内高校慕课建设与应用从试点走向普及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研究基础薄弱,理论支撑不足;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共识度与认同度不高;课程供给与需求脱节,发展动力不足;融资渠道单一,市场化生存能力弱等特点。不仅如此,在课程建设方面也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大规模”在线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根据上文对慕课的特点分析可知,与传统在线课程比较,MOOC的学生人数规模更大,规模不仅体现在受益人群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参与机会的增加和学习者阶层的突破。MOOC学习者中既有为了预习、复习专业课程的在校学生,也有拥有名校情结,希望通过课程考核获得名校学位的学习者,还有学习者则是在工作之后,发现缺少某些课程的学习,需要“充电”。不同的参与者其自身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可能都不一样。MOOC学习群体存在多样化,而国内学术界尚未对慕课学习群体的分类管理进行研究,单一化的课程建设无法覆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而可能导致国内MOOC发展走向粗放型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的困境[1]。

二成功慕课案例分析

       上海大学顾骏教授设计了一门课叫“大国方略”,却没有使用“中国方略”,从气势上就压倒了很多不痛不痒的课程。第一讲:“中国是一个大国吗?”通过一个疑问句引发人们的思考,中国到底算不算一个大国,作者的观点会是什么呢?如今社会各种思潮兴盛,顾骏教授意在告诉当代大学生应该理性认识和客观评价真实的中国。第二讲:中国梦,谁的梦?第三讲:中美真的能坐在一张椅子上么?这个问题提的很尖锐,也很敏感。但是正是这样的选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2]。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颜晨阳老师设计了一门课叫“Linux系统管理”,作为一名很普通的高职院校的老师,自然无法和一些知名大学的知名教授相比,那么如何定位自己的课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学习者来学习呢?作为一名普通的计算机老师,他首先是对中国大学MOOC上的一些计算机类课程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本科院校的一些知名教授上的课程主要偏重于理论基础教学,所以颜老师的定位自然不能是理论这块,所以就偏向于应用,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从课程定位到课程建设到课程运行都强调Linux系统的实际应用。

三 新视角成就好慕课

(一)新视角决定慕课的选课人数


       1.抓住热点、吸引眼球。慕课教学中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视频设置生动简洁,视频设置时间较短,每个视频都能够对某个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效整合展示,并且慕课视频与视频之间围绕知识体系构建了完整的有机联系,在视频中还设置了一些必要的问题形式,这种问题设置的趣味性也很强,具有一定的闯关性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如果学生在问题探究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向学习论坛求助,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有效解决问题,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借助于慕课手段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相关内容学习之后,还会预留一部分时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慕课设置方式趣味性很强,设置也合理,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如何才能吸引学习者的眼球。一方面选题要语言简练,另一方面选题又能比较够清晰地表达你的课程内容,与此同时,能够给学生产生一定的疑问和想象的空间,没有让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大国方略”,学生就会自然而然产生疑问“大国指的是中国么?”、“中国怎么样才能成为大国?”,因此产生后面一系列课程:什么样的国家称得上现代大国?中国能成为现代大国吗?中国如何走稳迈向现代大国之路?等等[3]。

\

 
        2.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性。这里的创新性主要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形式的创新,形式的创新又体现在知识呈现形式的创新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在教学信息化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尤其是慕课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录屏和单镜头录像已经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知识可视化以及教学视频交互式也对当代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有着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内容的创新。比如顾骏教授系列课程“经国济民”,并不是取名“国民经济”。顾骏表示,因为课程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学知识传递,而是注重发掘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内在智慧,因此,他选择“国民关系”作为解读当代中国发展策略的主线,展示历史上中国通过制度安排激发个人活力,实现经济繁荣的思路和做法,希望能扩展学生对中国固有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思维的感受和认知,提高文化自信。

(二)准确的定位决定慕课的长度

        1.志存高远。不管是校级慕课,还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对自己的要求和学生的要求都要有一定的标准,在对自己的要求方面,比如课程资源更新方面和教学问答互动方面都要及时和有效。在学生要求方面,对于学生作业完成的及时性和学生之间交互式学习和讨论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任务量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都有一定的收获[4]。
2.纵向分析。对于很多老师,在刚开始制作慕课的时候。可能定位是校内慕课,但是做着做着发现,该慕课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市内高校甚至省内一些高校都可以使用,这样虽然普及面扩大了,但是却失去了针对自己学校学生因材施教的特点,与此同时,在省级慕课当中有缺乏竞争力,结果导致慕课不伦不类的现象。定位校本慕课,还是市级慕课,还是省级慕课,还是国家级,还是走向世界,一定要在设计之初想清楚,这样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慕课建设一般都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一期都有所修改,定位决定了你的慕课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多远。

(三)市场需求决定慕课的宽度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推出和设计自己的课程之前,先要在蓝墨云、学习通、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上了解已经上线的同类型慕课有哪些,已经上线的这些课程侧重点在哪里,主要针对的学习群体是哪些,自己的课程有哪些竞争优势,不足的地方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弥补。在设计之前要做到扬长补短,发挥自己领域擅长的方面,弥补自己薄弱的地方,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课程有一定的竞争力[5]。

       2.学习者才是上帝。需求分析另外一个层面上是学习者的需求,当下对于学习者来说,什么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和最实用的课程。这就要从当下大学生的需求开始分析,有些可能仅仅是想通过这门课作为敲门砖,对这门课有个初步的了解;有些可能为了习得一技之长,在以后的工作中得以运用;还有些是为了进入某家单位,需要获得资格认证。准确的需求分析不仅决定了你的标题取向,而且决定了你后面的课程设置及重难点分配。

四 结语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慕课也是一样,成功的慕课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在课程设计上都会遵循教育学相关理论的原理,在组织形式上也都遵循交互式学习的特点,同样,一门好的慕课在选题上也一定遵循抓住热点、立意创新、语言简练、定位清晰等的特征。通过很多次专家以及国赛一等奖获得者的经验分享,也更加验证了这一点,在选题的时候,他们都花了很长的时间,这是一个反复修改和完善的过程。

      正如浙江大学教学贡献奖“永平奖”获得者翁恺老师所说:“要做观众喜欢的慕课,而不是做我能够做的慕课!”。一门好的慕课,只有选题选好了,学生才会有兴趣去选,这样你的慕课就成功了一半。

\

 
参考文献

[1]邹霞,陈静,万静.高职学生对“慕课”认知与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J].职业,2018(28):34-35.
[2]洪世勇.慕课环境下高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0):145-146.
[3]蔡忠兵,刘志文.高校慕课建设:现状、问题与走向[J].高教探索,2017(11):45-49.
[4]翟雪松,袁婧.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10):97-102+109.
[5]易修政.慕课环境下的线下课程“双W”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0):297-2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240.html
本文标签: 慕课 ,策略 ,选题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