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论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产生原因及管理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6 14:45: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大学新生在入学后,面对新环境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适应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和心理适应等几个方面。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高校管理方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应措施,有利于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原因;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常蕾.论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产生原因及管理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50):169-170.

       高校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人生发展的转折时期,面临的生活、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都是全新的,存在着能否适应及适应快慢的问题。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入学率逐年提高,大学新生的绝对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他们心理还不够成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经验不足,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解决面临的各种适应性问题,能够促进大学新生尽快进入角色,为大学生活确立一个良好的开始,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 大学新生的常见适应性问题

(一)学习适应问题


        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课堂后,必须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不能仍停留在高中的学习方式上。高中的学习方式与大学的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高中主要是被动的填鸭式学习,而大学学习具有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创造性、专业性的特点。大学新生要尽快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除了对学习方式的适应之外,大学新生还有一个重新确立新的学习目标问题。他们突然脱离了高中阶段紧张压抑的学习氛围,脱离了家长和高中老师的严管督促,对自身的未来定位不清晰,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意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被休闲娱乐的活动所吸引,迷失了学习的方向[1]。

(二)生活适应问题

         大学新生在入学报到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他们的身后至少跟着一个家长或陪同,很少有一个人单独带着行李来学校报到的。部分新生甚至把办理入学手续、宿舍收拾床铺、打扫卫生都让家长代替,自己什么都不干。这种现象表明大学新生在生活上对长辈的依赖。因为不懂得一些生活细节,之后就会不断出现各种问题,感冒发烧、拉肚子、营养不良,缺东少西,丢三落四,对学习也会造成不少困扰。进入大学意味着开始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大学新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巧和常识,能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三)人际交往适应问题

       在高中时代,人际关系的环境非常单纯,大学新生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经验不足。进入大学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周围的人相处,他们渴望被群体认同和信任。但是,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性格迥异,个性鲜明,大学新生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或者性格上的差异,往往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矛盾。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多,往往考虑问题以自我为中心,遇事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宽容和交流。同学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在解决矛盾时拒绝妥协,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对学习造成困扰。另一种情况是个人性格或习惯不好导致同学排斥。一些同学说话做事容易伤害其他同学,如比身高,衣着打扮,揭别人的短,出他人洋相炫耀自己等。个别新生不讲究卫生,或者喜欢乱坐乱翻,有些借钱不还等,也容易招致其他同学的反感[2]。

(四)心理适应问题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朋友,置身于陌生而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高校新生在产生新鲜好奇的同时,难免会产生迷惘,一时不知所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家庭对子女娇生惯养、有求必应,从而可能使孩子产生自私自利的思想。部分独生子女备受关注,备受宠爱,往往不习惯谦让,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共处,分享共同的生活空间,集体生活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们刚刚走进大学时,由于认知失衡和巨大的心理落差,会产生一种无助和失落感。此外,部分新生不满意自己所上的大学,认为学校不是名牌,或者学校看起来比较破旧,周边环境没有别的高校好,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甚至产生退学再考的念头。

\

 
二 大学新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新生出现以上各种问题,是有其产生原因的,试分析如下:首先分析家庭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被溺爱的情况很普遍,很多家长帮孩子操持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并且过度保护,认为这是大人的职责所在,好让孩子安心学习。其实这种生活中的包办代替和过度保护现象恰恰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对孩子以后人格、心理、人际交往、自立性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容易造成孩子的缺乏集体观念,做事易受他人影响等[3]。

       其次分析学校方面的原因。在中小学校教育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成绩轻素质培养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在长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长“惟升学率论”,过于偏重学生学习成绩,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忽视学生社会公德、人际交往、适应环境、独立处理问题、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与锻炼,导致一些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教化,独立生活能力差,不善交往,心理发育不健全,身体素质赢弱。再加上中小学长期的压迫式的被动学习,使大学新生面临外在压力突然消失、老师也不再“贴心服务”的情况下,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

        第三分析社会方面的原因。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各种服务越来越精细、到位。只要有钱,吃穿住行各方面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种优越的物质生活方式使孩子们甚至不会洗个袜子,更谈不上独立生活。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社区邻里之间缺乏交往,使孩子们非常擅长网络交往,却没有任何社会交往经验,一些大学生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表现得很幼稚,常常上当受骗。

三 帮助大学新生解决适应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高校管理方要对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高度关注,建立起专业心理教育和咨询专家队伍来应对这一问题,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从业素质,建立起由大学新生、辅导员、教师、家长和心理健康咨询师等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为解决好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高校除了对大学新生做好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外,还要认真做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心理素质欠佳的新生进行分级分类,有正对性的进行重点心理辅导[4]。

(二)学习人际交往技巧,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高校可以开设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讲座,大学新生也可以自己主动参阅有关的书籍资料,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了解人际交往的规律,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共同努力解决人际交往的适应性问题。大学新生要学会在人际交往中怎么相互尊重,平等待人,不亢不卑;学会如何求同存异,相互宽容,相互理解;学会如何注意个人形象,衣着整洁,举止文明,待人友善;注重诚信,讲信用,树立光明磊落的良好形象。

(三)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首先大学新生要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据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利用好自学时间和自学空间,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不能被动的等待别人去督促。其次是树立创新学习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迷信权威,不能盲从书本,敢于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怀疑,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善于接受新知识,了解新情况,探究新事物。第三要改变学习仅限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狭隘认识。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以外,还有学会搜集、辨别、整理各种信息,还要向身边的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5]。

(四)处处留心,积累生活常识

       大学新生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可以多留心,多问一个为什么。要关注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更要关注现象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把知识变为自己的,真正积累到一些有益的生活经验。另外还要多向师长学习,比自己年长者都有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勤学好问,不懂就问,加快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

 
参考文献

[1]张洁.地方本科院校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以××师范学院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90-93.
[2]刘红斌,钟向阳.高校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3):63-64.
[3]严明.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0):332-334.
[4]新时期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与焦虑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451-453.
[5]胡来胜,孔志红,黄开宋.高校新生心理适应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178-1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2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