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新工科”培养目标的建环专业课程考核改革实践 ——以《建筑设备 CAD 制图》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6 10:44: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传统考核方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不符合“新工科”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以《建筑设备CAD制图》课程为例,通过课程考核改革,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和方法,较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考核;多元化;实践

本文引用格式:刘小波,等.基于“新工科”培养目标的建环专业课程考核改革实践——以《建筑设备CAD制图》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51):77-78,81.

Course Assessment Reform Practice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New Engineering”Training Objectives——Taking the Course of CAD Drawing of Building Equipment as an Example

LIU Xiao-bo,SHI Er,YU Tao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lleg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Changsha,Hunan)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assessment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practice ability culti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new engineering”.This paper takes the course of CAD drawing of building equipment as an example.A multi-element assessment mode and method is build,which can better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learning and improv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New engineering;Course assessment;Multi-element;Practice

一 引言

        “新工科”(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3E)就是基于国家战略、行业企业对于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而提出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即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是“新工科”的建设专业。如何培养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建环专业人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美国工程院发布的《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报告中提出未来工程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实践能力[2]。目前,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普遍存在与社会需求脱钩,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的问题。因此,响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成为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建环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3]。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必要且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反映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方向的指挥棒[4,5]。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更不能体现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在新工科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课程考核“指挥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迫切需要对部分课程的现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黄建昌等[6]针对计算机专业特点,为了提高编程课程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构建了一个在线评测系统。吉淑娥等[7]突破传统单一考核方式,用更科学合理的多元测评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能力及操作能力。李国慧等[8]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机械式考核办法,进行课程考核内容、行式和方法的改革,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刘劲等[9]对课程考核改革,减少了卷面考试成绩占比,加强了平时考勤和增加了抢答加分机制,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明显。杨艳华等[10]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工程创新教育、强化过程管理"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考核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笔者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新工科”背景,对《建筑设备CAD制图》课程考核进行改革和实践。

二《建筑设备CAD制图》课程考核改革的意义

       《建筑设备CAD制图》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识图、绘图,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图纸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的语言,本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建环类专业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考核指挥棒,提升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课时在不断减少,但在教学内容却增加了。在仅有24个学时的教学计划中,需要学生较好掌握绘图软件CAD,熟悉专业软件天正及鸿业软件,同时了解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有限的课时内涵盖较多的学习任务,需要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利用好课程考核“指挥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大平时表现比重,提升实践能力

        受限于课时,课堂教学仍以板书、工程图纸展示、多媒体讲解方式为主,上机实践操作的学时非常有限。而本课程重在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介绍的识图绘图知识及技巧需通过实际操作才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和应用[11]。通过课程考核改革,提升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占比,促使学生更多地关注平时的学习,促进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

 
(三)理论结合实际,督促学生实操练习

        传统试卷考核方法可能导致学生一味地背知识点,忽视绘图实操能力的锻炼[12]。本门课程应将理论考试和上机考试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操作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督促学生多加上机练习以掌握课程内容,提升实操能力。
因此,针对该课程考核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势在必行。

三《建筑设备CAD制图》课程改革探索

        为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切实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与综合能力,本课程不再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最后的综合成绩,而是尝试将教学各环节中的表现都纳入评定。具体成绩评定构成见表1。


\



(一)课堂表现

         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率、课堂问答、以及随堂测验的情况。要求学生干部每次课间查同学到课情况。课堂提问环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进行表扬并进行记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创新授课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升学习兴趣。通过以上的环节,能够吸引学生做到“人到心在”,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外学习

         主要考核学生课外学习的情况。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与时俱进更新补充的专业软件学习教学资料及课外实操题目,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有意识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补充学习高阶知识,独立完成课外作业。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练习,熟练掌握绘图命令和技巧。对于学生提交的课外作业及时点评,给予积极性肯定评价,调动学生课外学习动力。

(三)大作业

       主要考核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根据课程教学进度设置一些实际工程问题,如让学生绘制所住寝室的平面图等,鼓励学生就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及绘制。而团队大作业,如实习基地空调系统平面图的绘制,不仅培养了学生现场测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直观了解设计设计与现场施工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特点。学生共同完成专业大作业,既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也是团队合作的机会,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四)上机开卷考试

        主要考核学生CAD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上机考试一般会参照实际空调项目的图纸让学生来分析并完成图纸绘制,使学生毕业后到单位不需要过多的培训就能直接上岗。上机实操考试以正确率与速度作为主要评定标准。熟能生巧,促使学生平时就进行大量的长时间的练习。

       本门课程考核改革整体完成效果较好,学生为能在“多元化”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到课率更高了,听课的同学也多了,作业提交数量及质量都较之往届有较大的进步。

\

 
四 结语

        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对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进行改革和调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但是教学改革的发起点必然是落脚于具体的课程。作者以《建筑设备CAD制图》课程为例进行了课程考核改革探索,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正良,廖瑞金,董凌燕.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2):20-24+51.
[2]李晓强,孔寒冰,王沛民.建立新世纪的工程教育愿景——兼评美国“2020工程师”《愿景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2):7-11.
[3]蔡磊,向艳蕾,管延文,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05):9-13.
[4]颜科红,张国新.开放式过程考核在《工程制图》项目化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66-68.
[5]李富荣,荀勇,支正东.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与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07):46-47.
[6]黄建昌,孙娜,刘振超.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编程课程考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253.
[7]吉淑娥,赵雨旸,武超群.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考核改革研究[J].广东化工,2019,(03):241-242.
[8]李国慧,魏飞,姜萌.“新工科”背景下汽车维修工程考核改革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214-215.
[9]刘劲,吴谨,郑庆庆,等.“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8):169.
[10]杨艳华,普园媛,周永录“.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模式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12):29-33+38.
[11]杨方.浅谈《建筑设备工程CAD制图与识图》教学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1):240+242.
[12]张德谨,谢永,王红艳,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大学《化工制图》课程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8,45(03):216+2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1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