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Sandwich 教学法对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5 11:19: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价Sandwich教学法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选取50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应用Sandwich教学法。授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两组学生学习效果。结果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比较,实验组实施Sandwich教学法后自主学习能力等评分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成性评价得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质量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dwich教学法通过促进学生主体的学习热情,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三明治教学法;评价;自主学习;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唐汉庆,等.Sandwich教学法对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1):254-257.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on Self-learning

Ability

TANG Han-qing,LI Jia-hui,YANG Yi-dong,YANG Yuan-yuan,NONG Feng-yu,LIN Qi-qing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Baise)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on self-learning ability.Methods A total of 50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trial group).Conventional teaching approach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trial group.After the course learning finished,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score of learning effects.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eaching approach in the control group,self-learning ability in the trial group after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improved(P<0.05),the score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rose(P<0.05)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mproved(P<0.05).Conclusions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had active effects on self-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for students by promoting their learning interesting.

Key words:Sandwich teaching method;Evaluation;Self-learning;Educatio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同时纲要也提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表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1,2]。

         在医学教育界,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医学从理论和模式上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医学知识不断推陈出新,而掌握最新前沿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并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围绕如何培养、增强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如何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评价的现实问题,以《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教学为例,应用Sandwich教学法,同时,在学习文献、逻辑分析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制订《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化评估表》,使Sandwich教学法下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量化评价,让Sandwich教学法以及相应的效果评价在培养以及评价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形成整体统一、有机结合的体系,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探索新途径。

\

 
一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便利取样法抽取医学专业50位学生,纳入标准为:全日制在校医学生,认知能力正常,无精神或重大疾病,自愿参与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25人。其中对照组男8人,占32%;女17,占68%。实验组男10人,占40%;女15,占60%。

(二)方法

       以《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教学为例。对照组采用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传统讲授法。教师依据教学大纲,以教材为载体,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设计课件、搜集视频材料,对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讲解。

        实验组采用Sandwich教学法。先由教师说明本次学习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课堂设计,然后进行分组:分为5组(即A、B、C、D、E 5组),每组由5名学生组成同时编号(A组的5名学生分别编号A-1,A-2,A-3,A-4,A-5,其余各组编号类推)。学生分组及编号见表1。


\

 
        接着,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层次,给每个学生小组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讲到循环系统的心脏内容时,给各组布置内容如下:A组:心的位置、外形、毗邻如何?B组:心各腔有哪些形态结构?C组:心的构造如何?心传导系组成有哪些?D组:心的动脉有哪些及有什么主要分支?心的静脉有哪些及有什么主要属支?E组:心包及其结构?可形成什么间隙?心的体表投影如何表示?在各组完成各自学习内容后,进行交叉学习,具体是每组编号为1的学生重新组合成一组,编号为2的学生也重新组合成一组,依次类推。这样,编号为A-1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内容介绍给本组编号为B-1,C-1,D-1,E-1的学生,而编号为B-1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内容介绍给本组里的A-1,C-1,D-1,E-1的学生,其余的组也如此效法。这就是一个交叉学习的过程。

        交叉学习后,由教师给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让每组学生思考并讨论,学生自主查找文献或信息,随后教师随机从每组中抽取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最后,教师让每组学生选派代表汇报本组的学习体会并向其他组介绍在自主学习中学到的与心脏有关的疾病和病变的结构或部位。

(三)教学评价

(1)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化评估表


        根据课堂Sandwich教学的实施过程,制订《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化评估表》。该评估表采用百分制,设有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设有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基础知识能力、自主学习潜能和自主学习与应用四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之下又设有若干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设有评价等级标准并转化为分值,分值根据不同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设立(见表2)。评分表由授课教师和学生本人分别进行评分,汇总统计分析每个学生一级指标的分值。

\

 
        (2)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采用传统的期中、期末笔试之外,加入并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比重。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提问、讨论、发言、学生提出的有创见性的问题(如根据人体结构如何优化选择手术路径等问题)、毕业课题或论文设计能力等。总体分值采用百分制:期中10%,期末30%,形成性评价60%。

         (3)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比较传统讲授法和Sandwich教学法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表设置“调动学习积极性”等8个条目,分为“赞同”、“不赞同”、“难以判断”3个选项。学生无记名填写后收回,通过学生评价,汇总后统计分析。(见表3)



\

 
(四)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自主学习能力测评结果


        和对照组的传统讲授法比较,实验组采用Sandwich教学法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基础知识能力、自主学习潜能、自主学习与应用能力评分均有提高,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二)学习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的传统讲授法比较,实验组采用Sandwich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得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三) 教学质量评价结果

        赞同传统讲授法“调动学习积极性”有8人(32%),“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11人(44%),“加强学习责任感”有12人(48%),“提高沟通及表达能力”有8人(32%)、“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7人(25%),“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6人(24%),“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有8人(32%),“增加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互动”有6人(24%);而赞同Sandwich教学法相对应条目的人数和百分比分别是22人(88%),24人(96%),24
人(96%),25人(100%),24人(96%),23人(92%),24人(96%),25人(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三 讨论

        医学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对医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常态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教育部和原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髙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着重提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或训练,以及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国内教育界都曾进行了诸多的探索研究[4],也采取了许多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

          Sandwich教学法作为其中的一种教学法,在实施中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学生汇报等环节,在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及自主求知的能力,该教学法近来被广泛应用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中。

        《人体结构与功能》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基础医学课程,包括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以及生理学的内容,均属于基础医学必需的课程内容,突出人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既有微观结构知识也有大体结构知识,并从结构与功能角度渗透了人体生理学知识,属于多专业知识的整合课程,内容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重点把握不准、理解记忆能力不佳的现象,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及手段不断进步的形势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成为内在的要求。近来研究将Sandwich教学法引入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能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课堂有限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5,6]。

         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研究,近期研究从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总结和展望[7,8],但整体上针对医学教育的可量化的测评工具研究不多,因此,建立有效的自主学习量化测评模式的研究有待加强。本教学研究以《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教学为例,应用Sandwich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进行评价,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或方法。结果显示,与传统讲授法比较,Sandwich教学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基础知识能力、自主学习潜能、自主学习与应用评分均有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Sandwich教学法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热情。同时,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结果显示,Sandwich教学法实施后学生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得分明显提高,与传统讲授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引入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对于鼓励学生有创意、有价值的观点的提出更有帮助[9,10]。最后,本研究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Sandwich教学法在“调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效果优于传统讲授法,提示Sandwich教学法值得总结应用。

        教育在不断发展,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本研究引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基础知识能力、自主学习潜能、自主学习与应用评分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指标是一种尝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或补充以丰富其评价指标内容,同时,对于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效果也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因此,随着教育的进步,将会出现更多的新的教学方法或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曾常茜,张庆镐,李东霞,等.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40):4-5,11.
[2]夏德润,沃红梅,唐少文,等.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7-8.
[3]苏文娟.网络环境下成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15-18.
[4]张志军,张阳,李一萱,等.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1(1):1-4.
[5]陈静,吴江锋,骆社丹.“三明治”教学法在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29):194-195.
[6]朱世杰,陈蕾蕾,罗亚非,等.3D解剖软件及“三明治”教学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168.
[7]于利,王爱梅,王琴.浅谈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6(2):41-43.
[8]翟佳滨.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0):13833-13834.
[9]张丽.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实现课程目标的捷径[J].北方音乐,2019(2):180-181.
[10]陶宇炜,陶依洋.以促学为导向的高校混合学习评价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2):37-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1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