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PBL 教学模式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5 11:07: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PBL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本文阐述了PBL教学模式的目的,以及在《针灸学》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沟通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针灸学

本文引用格式:刘涛,等.PBL教学模式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2):145-146,157.

         PBL教学模式通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治疗了大部分学生不爱主动思考问题的“通病”。研究表明[1]PBL教学在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带动课堂氛围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数据证明[2],接受过PBL教学的医学生更容易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笔者在《针灸学》课程中运用PBL教学,为《针灸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一 目的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的世界通行医学。但是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等专科学校中,其教学模式还停留在理论灌输、学生被动吸收,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死背穴位,不能快速地准确定位,缺乏临床操作、主动学习、辩证取穴等能力。而临床工作中,怎么在诸多症状中找到疾病的关键点,明确诊断,确定证型,辩证取穴,制定方案,解决患者的痛苦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3],已经不能满足培养一个具备独立自主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了。而PBL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观念,创造一个创新、民主、自由、高效、轻松的学习氛围。启迪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一个和谐又激进的课堂氛围。

\

 
二 实施方法

(一)编写教案


         首先选择一个临床上常见、多发的疾病进行教案编写,病案需要整合中医、中诊等中医方面知识,以及解剖、生理、病理、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西医知识,涉及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成立专门的教案小组,反复讨论、认真研究,编写出一个复杂、生动、有趣的教案。

(二)分组

       9人一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及记录员,每组配有一名指导老师。以面对面的形式相互讨论,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由组长组织讨论,记录员记录讨论内容,指导老师负责引导问题,指引讨论。

(三)指导老师的任务

        指导老师的任务非常关键,不仅仅要引导每位同学参与病案的讨论,提出关键问题,活跃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4]。还需要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与表达能力。

(四)具体实施过程

         《针灸学》PBL教学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三幕,每一幕的侧重点不同,每次讨论前给出一幕。第一幕:介绍患者的主诉以及病史,尽量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随后,由学生提取自己需要的关键信息,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出患者的证型。第一幕给出的病案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病案,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问题,需要补充哪些四诊知识才能协助明确诊断证型及疾病。因此,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外学习时间,查找资料,资源共享,分析总结。第二幕:提供诊断一个疾病及证型所需要的全部四诊资料,要求学生从中医角度、西医角度明确诊断并鉴别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第三幕:给出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指导老师要求学生用批判的思维,分析治疗方案,看是否有其它的治疗措施,要求每位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组间相互讨论,营造良好的讨论范围。例如学生在治疗腰痹病时,提出了针刺治疗,还提出了外敷药物、口服中药、中成药,锻炼方式、拔罐、艾灸等综合处理方法,丰富了学生在疾病临床诊疗中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临床思路。《针灸学》PBL教学流程见图1。


\

 


(五)交流

        讨论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将自己的经验与体会分享,并指出自己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三 PBL教学体会

(一)引导问题,发散思维


        此次教学以“关键词”为线索,并不是将全部病案资料一并摆出,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从病案中找到需要的关键信息,并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的中医、西医知识,以及查阅到的资料,将知识点逐层分析、归纳、整合,提出解决方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PBL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查阅相关知识,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病案的分析,养成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综合整理能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培养临床线性思维模式

         通过此次的PBL教学,可以使同学们培养临床疾病处理的线性思维模式:给出病案一般信息—找出关键信息—从关键信息处发散思维—查阅资料—综合整理归纳—提出治疗方案—批判思维。

(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通过找出关键问题、查阅资料、整合资料、辩证批判分析的过程中,个人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以便于在临床疾病诊疗中能辩证地看待疾病,快速抓住患者的主要问题,迅速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这不仅仅是医疗工作从事者必备的素养,也是能良好立足于社会的基本点。

(五)提高教师能力

        教师在前期准备与后期收集资料时,也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促进理论知识与临床诊疗的结合。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知道学生的想法与意见,并融入讨论中,更能对学生进行辩证指导,增进师生感情。

四 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


         PBL教学重中之重在于学生,如果学生消极对待,不主动查阅资料、思考问题、辩证分析,就达不到PBL教学的目的。因此,学生必须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主动去思考并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勇敢地分析他人的看法,营造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才是PBL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教师

         教师在PBL教学中付出的心血与时间比传统教学模式要多很多,在知识准备过程中,不仅前期需要查阅大量的知识(包括很多跨学科知识),后期还需要整合学生的意见反馈与收获。因此,需要优秀的专业能力。同时,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灌输学生知识,不能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总而言之,《针灸学》PBL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思维,让学生从被动地吸收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这个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拓宽教师的知识领域。学生不仅专业知识、临床诊疗等医学领域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分析、综合、归纳、整合、表达、沟通能力也得到培养,受益终身。PBL教学是医疗教学史上重要的探索与尝试,但是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模式,需要传统教学作为补充,互利互补才能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阳小雅,谢文瑞,潘丽,等.PBL结合双语教学在职业院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2,20(4):783-785.
[2]Onyon,Clare.Problem-based learning:a review of th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heory.[J].Clinical Teacher,2012,9(1):22-26.
[3]崔舜,陶晓南,吴汉妮,等.PBL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5,18(6):58-58.
[4]汪青.PBL教学实践:教师角色的理解与规范化的师资培训[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110.html
本文标签: PBL 教学模式 ,针灸学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