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后喻文化”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5 09:09: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高校辅导员的学生思政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挑战,新时代师生关系的重构要求高校辅导员树立起共同成长的师生观和以人为本的育人观,从而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成效。

关键词:后喻文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王振武“.后喻文化”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2):87-88,96.

      后喻文化背景下,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逐步呈现出来,传统的思政教育权威正在被解构,思政教育模式和师生的主客体关系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 后喻文化时代高校大学生特点

(一)后喻文化时代的特征


        美国学者米德提出,当今代际之间的矛盾根源之一是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古今文化基本传承形式包括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后喻文化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米德认为,新旧传承存在着内在的逻辑,随着知识的大爆炸以及新一代晚辈利用现代工具获取知识的手段越来越多,现代知识的获取和接受能力要强于其前辈,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已经是当下教育的一种趋势。

(二)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的特点

     后喻文化时代,高校大学生在思维模式、沟通交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的反叛意识。当代高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重要特点就是反传统和反权威。他们反对传统教育的说教和思维灌输,对现代科技、当代国内外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相关的知识表现浓厚的兴趣,但对于传统的和教条的知识学习存在反叛心理。

      2、参与意识与被尊重感意识强烈。当代高校大学生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自我追求绝对自由和平等,缺少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信任、理解和尊重,对于民主制度和民主管理兴趣浓烈,但又缺乏相关知识支撑,内心矛盾悖论重重,对于如何行使民主权利知之甚少;他们希望融入社会,但自控力差,往往自身行为方式难以为现实社会所接受。

       3、各种心理问题迭出不穷。当代高校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青春叛逆期,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差,当面临自我认知、学历提升、职业选择和人际交往等问题时,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困扰和困惑,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 后喻文化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师生关系的重构

(一)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说教到师生平等对话


        后喻文化时代给传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的许多思想困惑开始求助强大的网络搜寻,开始运用全新的方式和路径学习知识。作为学生思想的路人,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在地位是平等的,有着相同的话语权。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作为完整的个体进行交往,不存在地位高低,必须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诉求,保障学生各种权利,使其能以与教师平等的身份参与教育和对话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诉求、尊重等应该被置于首要的位置上,教育者也要敢于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创设一个和谐平等对话的语言环境。

\

 
(二)创设合作共享的思政教育师生关系

         教育的功利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但这一背景下的师生关系也被打上了社会世俗的标签,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认同感弱化,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甚至出现了极端对抗与施暴的趋势。在后喻文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辅导员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虽然在某一专业领域是专家,但大学生在诸多方面有更大学习潜能。因此,在教育和生活交往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主动知识的传授者和被动接受者的僵化关系,而更是一种共同学习和相互协作关系,创设合作共享的师生关系将更有利于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

(三)以人为本,构建携手共进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关系,涉及到教与学与思想引领等诸多方面。现代网络的普及使得知识信息的传递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取知识的渠道和信息传递的路径较为宽泛,思政教育相关知识也能轻易获取,在后喻文化时代思政辅导员不再是外在于学生学习生活和教育说教的专制者,而更多是内化于情景对话内容和对话氛围的创设者,民主和平等成为师生关系的核心特征。

三“后喻文化”视域下思政教育应对性策略

       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高校辅导员之所以能够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是由于教师比学生知识面宽、专业研究水平高,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和实践把理论传授给大学生。不过在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传播的路径已经不仅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高校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取自己想要的各类知识,也包括思想教育领域的知识。鉴于此种状况,教师必须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要和当代大学生保持同步,甚至要比学生掌握得更快和深度更深。当然,对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战。高校广大思政教师,特别是思政教育的主体只有跟上时代节奏,丰富知识内容,快速提升业务能力,才能满足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

(一)树立师生平等意识,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交流路径

      高校辅导员应当认识到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角色定位的转化,走到学生群体中去,搭建沟通平台,与广大学生平等交流。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引领者和引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给大学生充分表达自我愿望和诉求的机会,提倡不同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意见,共同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后喻时代大学生喜爱用网络话语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感悟,辅导员应该善于把握大学生话语特点,用贴近大学生的网络教育话语和学生沟通交流,从而消解网言网语沟通代际差异,为此,辅导员才能打开大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心灵,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获得大学生情感上的认同,思政教育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优化教育方式

        辅导员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专心钻研先进的思想教育理论和当代大学生教育理念,系统地学习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和思政教育相关学科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质、业务管理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为探索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提供理论指导。

(三)认识新时代学生特点,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了解影响他们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分析背后的深度缘由,不断寻找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尽可能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感悟中学,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内化。

(四)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综合治理能力

       后喻文化时代不仅要求高校辅导员教师要成为专业研究型、复合型、学习型的教师,同时教育管理主管部门必须要深刻把握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高校教育综合治理能力,这也是新时代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高校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理念和教育治理能力的综合提升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首先,大学的思政课教材要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学校要配备专班进行研发,由于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自学能力强,获取的知识途径广,传统课本的填鸭式模式编排已经越来越难以大学生学习方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目前的现状了解,由于教材知识容量小和知识陈旧,与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学习特点不相适应,特别是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和00后大学生更期望知识容量大、知识视觉传达方式灵活多样和多维度的新型智能教材以及相关影像教材。高校要适应后喻文化时代的特点,关键是要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技进步,这就要求我们教育管理部门应大力建设网络在线课堂和网络微课等新型在线课堂,同时也要提升在线网络课堂的高质量后台咨询服务,真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这样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才能赶上后喻文化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潮流。

       总之,后喻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高校思政工作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辅导员必须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找准科学方法,引领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去走,这也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追求的目标。

\

 
参考文献

[1]唐德俊,阳德华.后喻文化时代青少年的新特点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J].长沙大学学报,2007,1:136-138.
[2]杨会良,王胜霞,张朝伟.后喻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嬗变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1,10.
[3]宋晔,赵丽萍.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权威论[J].教育科学研究,2009,8:18-20.
[4]李杰.反思后喻时代中教师观念的转变[J].考试周刊,2011,9.
[5]李丽.新型师生关系的探究[J].理论专家论衡,2011,6.
[6]梅志罡.简论后喻文化时代的青年社会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3.
[7]王文波.浅谈根据大学生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
[8]常青云.对做好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6(S1).:437-4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