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4 14:43: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完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任务和新环境,教育工作也出现了新特征。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有明确的教育方向和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更多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使思想教育有温度、有感情、有动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丰富工作形式。本文将着力探索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探索有效的完善对策,旨在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靳岩.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47):197-198.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新时代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尤其对于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就需要高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结合新时代特点、社会环境特点和学生特点创新教育工作形式,找准问题根源创新教育内容,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困境中突围,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助力。

一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的问题分析

(一)信仰异化


        当前,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异化问题,没有正确的社会主义理想,对马列主义认识不够深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不够深入,思想认知流于浅表。在大学生中盛行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或者崇尚个人主义,由于信仰异化,造成大学校园校风、学风不端正,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不良思潮的影响,不少大学生精神空虚,感觉前途渺茫,消极萎靡不思进取,严重影响了学生了正常发展。

(二)抛弃传统

        一些大学生无视传统,认为传统已经过时,并以“新新人类”自居。他们无视勤俭节约、克勤克俭的优良传统,不懂得感恩父母、尊师重道,将自己的无理顶撞视为“追求个性、不受束缚”,在消费中刻意攀比,追求名牌,不顾实际经济条铺张消费,衣食住行都要讲究排场。在学习上得过且过,缺乏认真刻苦的精神,沉迷网络游戏耽误学业。热衷于过各种洋节,但是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虽然多数大学生品行良好,思想端正,但是少部分学生这样的不良思想必须提起重视[1]。

(三)内心浮躁

         少数大学生以“精英”自居,好高骛远难以脚踏实地,讲起大道理口若悬河,但是一旦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只会纸上谈兵。在急功近利思想的驱动下,对短期利益非常看重,无论是在学习知识还是在人际交往中,都以功利主义为主导,缺乏静下来来做学问的能力。内心浮躁导致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以沉淀,难以真正提高自身素养。

二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形成根源

(一)国际环境


         由于西方社会一些别有用心者或者敌对势力对中国道德价值观、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的刻意曲解,通过网络媒体攻击我国时政、丑化传统文化、传播所谓的“解密真相”,这些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会混淆大学生的视听,相信这些居心叵测的谎言,动摇了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进而造成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被扭曲,这些都会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难度[2]。

\

 
(二)我国国情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不够平衡,一些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如贫富悬殊、社会资源分配失衡、社会腐败、就业难等,这些问题是社会到一定阶段后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有些大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理解偏激,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只有金钱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在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大学生也会变得急功近利,信奉拜金主义,缺乏崇高理想。

(三)高校教育

         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虽然学校设有专门课程,但是主要讲解内容都集中在课本上,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教育形式单一,教师多为教育主体,学生则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这就使不少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出现了反感和抵触情绪。而一些思想政治教师则缺乏坚实的理论功底,在教育过程中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很少有创新性和趣味性,枯燥的课堂环境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3]。

(四)学生自身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如果不能化压力为动力,就会导致大学生悲观情绪浓厚,消极焦虑,进而滋生各种心理问题。再加上一些错误价值观和不良思想风潮的影响,大学生容易迷失在网络色情和暴力信息中,从中寻求麻痹思想、获得“解脱”的机会,这些都是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扭曲的表现,也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难的重要因素。

三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认识


         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切实认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其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认清当前形势,有正确的信仰,听党的话,时刻跟党走。大学是优秀人才的宝库,大学生则承担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大学阶段学生尚未具备成熟的价值观和情感心理,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因此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大学阶段也是学生“三观”逐步成熟的关键期,因此,教师要切实认识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思政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强盛的希望和实力。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思想理论的提出背景、实践基础、时代内涵以及精神实质等,认识到这一思想理论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地位,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新思想、新观点、新意识,能够将思想政治学习成果应用到实践中。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机构,因此要突出社会主义的本色和特色,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4]。

(三)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占据教育主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积极占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高地,掌握话语权和领导权,这样才能坚定党的领导,从思想政治工作中转化更大的教育优势。要警惕西方反动思想和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要做好大学校园的净网行动,在各种错误观点思想面前旗帜鲜明的抨击反对,维护大学校园纯净的思想政治环境。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感,丰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注重优秀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承和弘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契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将自身价值和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结合在一起,有仰望星空的理想,更有脚踏实地的作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增加动力。

(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

       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不断责任重大,而且这更是一项光荣的使命。教师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言传身教,成为道德教育的典范,做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信仰,成为学生长成路上的领路人。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价值取向,能够带着感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方式,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能够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脉搏,做到与时俱进,时刻与学生保持良好互动,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更贴近广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内涵深刻、体系宏达的思政教育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尽可能少的引用晦涩的专业术语,保证教育内容通俗易懂,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融合在学生心里、体现在实际行动中[5]。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要体现出新时代特色,在教育形式上则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理解水平相符,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效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特色,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多给予学生关怀和温情,让教育工作充满人文关怀。同时,教师要关注时事热点,能够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开辟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

 
四结语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层面广泛,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学生以及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把握新时代的新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高效成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彭宇.引时代之流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正确方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39(11):136-138.
[2]张敏龄.新时代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智库时代,2019(15):288-289.
[3]祝娟,戈妍妍.以新时代为契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7):60-62.
[4]李娜.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14):69-70.
[5]叶兰兰,方悦.新时代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9(14):84+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