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的调查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4 14:39: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但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渗透战略了解甚少,高校培养途径、学生家庭生活困难以及社会保障等工作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王彦.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47):211-212.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历史使命[1]。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重要的政治和思想基础。本文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培养途径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高校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2]。

一 调查情况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考虑到调查的方便,特选取驻泰某高校大一-大四在校本科生。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83份,有效率96.6%。其中男生298人,占总人数的61.7%;女生185人,占总人数的38.3%。大一学生147人,占总人数的30.4%;大二学生174人,占总人数的36%;大三学生95人,占总人数的19.7%;大四学生67人,占总人数的13.9%。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设计了《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访问的调查方式搜集一手数据资料,调查问卷通过了信度效度检验。回收的问卷经过甄别筛选后录入SPSS 22.0,借助描述统计的频数分析、多重响应分析、偏相关分析法处理调查数据,得到相关结果。

二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87.8%的学生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很好;90.5%的学生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定会实现;72.9%的学生非常认同党和国家现行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80.3%的学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认同。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认可和信任,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势。

(二)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途径分析

         1.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感受。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思政课程的感受:喜欢这些课程的占64.8%;认为这些课程没有用处的占9.1%;认为课程内容太枯燥的占20.7%;认为老师授课太死板的占5.4%。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马克思、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武装还是高度重视的;但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还是为学而学,认为课程枯燥乏味,没有意识到这是党的思想理论提升的重要途径;少部分同学对于授课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意见;而有9.1%的学生认为课程无用,暴露了这部分学生对于党的领导、党的理论思想的认识比较淡漠。

         2.大学生对思政课程意义的认识。大学生对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意义认为可以掌握更多知识理论占47.4%;认为可以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占36.2%;认为对考研、考公务员有用的占11.8%;认为完全没有意义的占4.6%。这暴露出,把课堂学习作为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相对较少,而大部分学生仅仅认为是知识的学习、是考研的工具或认为没有意义,这就偏离了高校开设思政课程的意图。

      3.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接受情况。大学生对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必要性认为有必要的占79.9%;认为没必要的占7%;认为不知道和无所谓的占13%。这说明,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学习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也说明高校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是深入人心的。

\

 
(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1.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的了解。对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战略了解的情况,调查显示:比较了解的占30.6%;听说过,有一些了解的占43.7%;听说过,不了解的占18.2%;没听说过、也不了解占7.5%。说明了高校对学生进行西方意识形态入侵战略宣传和教育,相对薄弱,学生极易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接受过程中,无意识的接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影响,而不具备识别和过滤能力。

        2.对于西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西方普世价值的影响。调查显示:影响比较大的占28%;有一些影响的占51.3%;影响不大或不关心、无所谓的占20.7%。可以看出,西方的普世价值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若我们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再没有紧迫感,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受到严重冲击!

        3.对于“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在学生中存在的状况。调查显示:认为存在且较普遍的占21.9%;认为存在但不普遍的占54.9%;认为不存在或不知道的占23.1%。可以看出,“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在学生中的存在的比例,还是相对较高的!

        4.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显示:不信教的学生占50.5%;信奉基督教的占5%;信奉佛教的占7.5%;信奉道教的占2.1%。可以看出,高校宗教信仰学生所占比例较高,且有一定的影响力,需要团结和关注这部分学生及思想意识行为。

        5.家庭或个人遇到困难时受助情况。调查显示:当学生家庭或个人遭受困难时,解决困难是靠自己或家庭的占67.3%;依靠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占23.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家庭或个人没有感受到政府给予的温暖和安全感!

        6.对我国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认识。调查显示:对于当前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所做的工作满意的占51.8%;不满意的占10.1%;整体满意,略有不满意的占38.1%。这说明,我国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还是深入人心的。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三 讨论

(一)新时代大学生旗帜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行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第23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教育、校园宣传、党团教育、社会实践等各项工作中去[3],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同学们“转识成智,转智成信”,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行为基础。

(二)点燃、筑牢学生“信仰”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任务

       调查显示把思政课作为“理论知识”、作为“考研考公务员的工具”和认为“完全没有意义”的所占比例较高,这充分说明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思政课程的教育并未点燃和筑牢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这就背离了高校开设思政课程的定位和作用。党的主流意识在年轻的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将大大的削弱

(三)高校对大学生加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的宣传和教育是当务之急

        高校应加强思政教师、政工队伍和大学生三个队伍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的学习,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升三个群体的防御能力和鉴别能力[4]。

(四)加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疏导和管理刻不容缓

       较高的宗教信仰比例,提醒高校务必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从国家管理宗教事务的法规、党的宗教政策宣传普及、宗教知识和宗教教义的等方面着手,加强教育与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无神论的唯物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

(五)国家对学生家庭困难存在的“孤立感”不容忽视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也开始显现。个体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尤其是当家庭或个人遇到困难而得不到政府的帮助时,将会导致家庭或学生个人理想信念淡化[5]。

\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23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12.9.
[2]龚云.宗教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影响.网刊:乌有之乡,2014.12.29.
[3]韩继伟,李治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38-40.
[4]张楠.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05):42-44.
[5]吴文君,方年根,孙金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其应对[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5):8-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