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英语课后作业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篇文章基于作业设计、作业完成、作业反馈三个维度,指出了当前高中英语课后作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后作业;有效性
本文引用格式:于嘉欣.提高高中英语课后作业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7):272-273.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英语课后作业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英语课后作业的整体现状却并不乐观,大多数课后作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效度较低,部分学生甚至将其视为负担、出现排斥心理。
为了改善高中英语课后作业的现状,真正实现课后作业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性?”这一话题应引起重视[1]。笔者基于英语课后作业发生的整体流程,即作业设计、作业完成和作业反馈三个方面,浅要分析了现今高中英语课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出提高英语课后作业有效性的策略建议。
一 中英语课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设计方面
首先,英语课后作业以书面为主,作业类型单一、枯燥老套、缺乏创新。其次,作业量大任务重,偏向“形式主义”。此外,作业设计脱离实际,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依据实际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特点,而是千篇一律、照搬模板,缺乏针对性。
(二)作业完成方面
学生在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即学生本身缺少学习热情,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高中生因面临着高考升学,其学业压力较大,在一整天的学校学习之后,学生难免会陷入疲劳期,对课后作业产生厌倦。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很大一部分在于应付老师,而不是强化能力。外部因素主要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环境,其氛围、纪律及同伴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都会对学生注意力和情绪方面产生不同影响。区别于规范性的课堂,课后作业完成的客观环境往往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条件参差不齐,难以保证学生的作业效率。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良行为的发生,例如照抄答案、敷衍了是等等[2]。
(三)作业反馈方面
首先,作业反馈流于表面,就是说一些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完成了作业而并不对作业内容进行具体的检查批改。其次,作业反馈指示不明确,例如有的教师仅仅指出了作业中的不足与错误,却并没有给出明确的修改意见。此外,作业反馈具有片面性,教师对作业的反馈往往只关注于作业本身,很少将作业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教师对作业的反馈更倾向于“找出不足”,而不是“发现进步”。反馈环节的不规范不仅使教师难以全面的了解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其完成课后作业的态度产生消极影响。
二 提高英语课后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一)优化作业设计、深化作业内涵是提高英语课后作业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有效的作业设计应对齐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遵从知识建构原理和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当前的知识能力水平出发,不只着眼于学生对所学知识重难点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其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以确保学生对教学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具体来说:
1.为了解决英语课后作业量大任务重的问题,一方面要从实际上减少课后作业的量,即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变“课后作业”为“课堂作业”。课堂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及时的教师指导,有助于学生“趁热打铁”的吸收新知识,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效率一般高于课后作业。高效率的课堂中,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度高,其课后作业自然减少。另一方面要以作业质量代替作业数量。以质代量,精挑细选习题作业。毫无疑问,习题作业是英语课后作业的主要类型。“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促进作业,然而在“减负”大环境下的今天,练习题应更关注“质量”,而非“数量”,即由“以量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那么什么样的习题才是高质量的呢?当今市面上的“习题册”种类繁多、良莠不齐,选用何种类型的习题册作为作业应引起教师的思考。习题的甄别筛选要遵从严谨规范的原则,排除过难或过易的题目,选出难度适中、既贴近教学内容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习题。教师在布置习题作业时要重点关注习题的“质”,搭配合理适度的“量”,从实际出发,选用最适合学生的习题作业,只有这样,才能既减轻学生作业的负担,又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率,真正意义上发挥作业的作用,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2.丰富作业类型,增添作业的趣味性与实践性,将独立型作业与合作型作业、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增添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演讲、英语名著阅读等多种形式的作业,“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英语作业,让学生在思考和合作中体验语言的乐趣,在“用”中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了解丰富多元的文化、自然和科学知识,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实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立足实际,创新作业形式。尽管参照统一的课程标准、基于相似的教学目标、讲解同一单元的内容,每个教学活动受其他变量的影响,仍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进一步来说,由于教师的教学习惯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差异以及课堂互动情况的多变,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教学侧重点、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有区别。这就决定了课后作业的设计应遵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作业进行加工创新,实现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作业的开放性和层次性。开放性即以“学生为中心”,遵从作业设计多元化理念,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中去,采纳学生的可行性意见,设计方向既符合教学需求,又满足学生要求。层次性基于“因材施教”理念,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难度等级的分层性作业,给学生更多选择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性发展。
(二)学生应制定科学的课后作业完成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劳逸结合
学生基于英语课后作业的难易程度、题型题量、官方建议用时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根据作业实际完成的进度设置休息时间,不仅提高作业效率,也实现了学习与休闲之间的平衡。增强家校合作,创建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要求家长和教师建立有效沟通,详细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优质的课外学习环境。为了避免照抄答案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减少客观题比例,布置更多开放式的主观题。以英语阅读作业为例,教师可以采用转述文章大意或根据文章画思维导图等方式代替单一的选择题。相比于英语课后作业中选择判断等形式的客观题,主观题往往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4]。
(三)作业反馈是整个作业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一般来说,作业反馈主要包括对英语课外作业的批改与批语两方面。作业批改应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学生自我批改、班内集体批改、小组内互批、老师抽样批改、教师面批等,以学生互批互改为主、老师全批全改为辅,倡导作业面批和学生自我批改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根据批改记录建立错题库,以深化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作业批改要及时,用不同颜色的笔突出重点,改完作业后写上批语、评价等级及批改日期。批语方式包括表扬式、批评式、启发式、劝勉式、鼓励式等。教师进行批语要坚持针对性、整体性原则,考虑到学生性格特点和整体学习水平的差异,注重批语的方式方法,使批语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应将批语更多的视为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关系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对作业本身单方面进行评价的工具,促使批语最大化的发挥作用[5]。
三 结语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后作业的优化创新刻不容缓。广大教育实践者应着眼于整体的教育环境,遵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英语课后作业进行整改规范,使之与实际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现状相匹配,提高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叶乐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9,19(04):90-92.
[2]韩秀娟.基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诗歌教学设计——以Unit 2 Poems Using languageⅡPoetry appreciation and writing为例[J].英语教师,2018,18(24):116-118+124.
[3]梁法丽,罗德喜.新课程背景下翻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适度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6):142-145.
[4]强海荣.基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108.
[5]陈海涓.基于文本分析的英语教学设计探究—以北师版高中英语某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05):170-178+1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