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4 10:22: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作文在高考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高考作文的成败决定着学生高考的成败,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现状总体来说不容乐观,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作文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如何才能改变高中作文教学的窘境,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为进一步改善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高中作文教学有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潘柯焱.浅谈高中作文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9,6(47):151-152.

一 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今天的高考,作文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来老师和学生们无一不为能写一手好文章而绞尽脑汁。当然,其中不乏有佳作涌现,但对于大多数而言作文仍然是令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1]。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当前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作文教材

        作文教学其实从小学一年级的“看图写话”开始一直持续到高中还在开展作文教学,作文教学的战线拉得确实很长,但是我们惊讶的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却没有一本与语文教材相配套的作文教材,而是在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设置一个作文练习,把作文教学置于阅读教学的附庸地位,这是一个非常不妥当的做法,虽然在课程标准里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对每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何种要求作了比较细致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按照规定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制定相关配套的作文教材作为教学培养的参照媒介,教师自由发挥,教学主观随意性强,导致老师对作文教学不重视,在一个单元结束,有时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上交,有时索性跳过直接进入下一单元教学[2]。

(二)作文指导崇尚“技法至上”

      通常作文教学存在两种极端,要么是不开展专门的作文课,大体就是在单元测试后,在试卷评讲中挑出最好的和最差的给同学们念念,简要分析就算是进行作文教学。这样一来,处于中间水平的学生往往易被忽视,这种“抓两头放中间”的作文讲评方式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中面向全体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的精神。要么就是写作理论、技法贯穿整堂课。学生听得头痛欲裂,根本来不及消化,而且还不是一两节课如此,每到作文课,老师都把准备好的理论技法灌输给学生,也不适当搞搞实践,检查学生是否把作文的理论技法灵活地运用地作文中,一门心思地讲技法。这样一味灌输理论技法,导致学生习作的实践训练和理论指导脱节,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学生欠缺写作功底

       学生没有广泛阅读的习惯,成天埋在做不完的作业中,严重缺乏生活经验,没有生活积累,没有课外知识的武装,学生头脑里没货,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有写作理论,没有材料,如何能写出作文呢?更为严重的是既没有理论基础又没有材料积累的学生,学生写作材料的缺乏,不仅仅是阅读积累的缺乏,还包括见识和生活感受,中学生课业繁忙,考试压力大,很少有时间走出教室、走出家门去看看世界和感受生活,见得少,对生活的感受也就很少,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刻感受。所以,写作时也就难以下笔,学生写作功底的严重欠缺是导致作文教学成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给高中作文教学的建议

(一)写作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我们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留心观察生活,累计生活经验,充实写作素材[3]。做生活的有心人,不仅仅能充实写作素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去经历生活,在体验生活中,我们可以丰富情感经历,体验世间的真情冷暖,有感而发,舒服真情,融入真情实感,这样文章才有灵魂,变得鲜活灵动,而不是为赚取阅卷老师的分数,按照所谓“豹头,猪肚,凤尾”的写作套路,在作文中无病呻吟,说假话,抒假情,这样的文章没有价值,反而扭曲的学生的人格。提倡写作生活化,让学生融入生活,体验生活中激发写作动机,积累写作素材,写出应时而作,应许而作的文章,“文章合为时而作”写出经世致用的文章,反应时代的声音,这也是读书人应有的济世情怀,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社会责任与担当化身于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还愁写不出有思想、有个性、有价值的文章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生活的关注与亲身体验与深入思考。

\

 
(二)反复修改,“一文多练”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4]。很多老师也在喊文章修改的口号,但也就是停留在口号阶段,很少落到实践中。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通常情况下是老师布置一篇作文人让学生写,然后挑选出做好的和最差的在班上念念,简要点评一下就算过了,同学门进行了作文写作,正是暴露出问题的纠正问题的最佳时机,老师便戛然而止了,不进行追踪训练,即不安排指导学生修改,也不教教学生如何修改,糊里糊涂地就结束了。每次作文训练都是如此循环往复,做了多次作文训练,表面上看,老师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文训练,写了这么多作文,可是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多大的起色。因材,很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行反思,不要盲目追求数量,要讲求质量,不要贪图数量的多少,要重视“一文多练”,指导学生反复修改,一篇文章写多次,改多次,针对每次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每次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每次都有所提升[5]。另外,老师在学生修改指导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具体的作文情况,对学生进行修改指导,让学生学会修改的方法技巧,知道如何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如何进行修改,而不是盲目地不知如何下手,两眼瞪着作文,就只会修改点错别字,语句通顺与否。对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的指导,就一篇作文进行反复修改,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不求遍地开花,但要一枝独秀

        作文教学应该是有计划有侧重的进行,每次作文训练目标都应该是具体明确的,每次训练都要有训练重点。比如这次作文主要是要训练学生作文要“主题明确,重点突出”,那么训练的着重点就要紧抓“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其他的诸如语言通顺,文采飞扬与否等问题可以暂时放一放,这次作文训练就只抓主题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主题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问题是什么,该如何改进[6]。这样每次作文训练解决一个问题,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作文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在每次训练中有所收获,作文水平才能逐步提升。而通常情况下的作文教学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每次作文没有具体的目标,语言、主题、结构、修辞手法样样都看,最终老师累得半死,可是一样问题没有解决,从高一开始学生作文主题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到了高三作文还是主题不明确,重点不突出[7]。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想有实效,老师就应该从开始就应该科学地制定一个高中三年具体、可行、适宜的作文教学计划,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作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情将学生三年应该学的作文知识和应该达到的作文水平具体细化到每次作文教学计划中,切实实施,万万不可,盲目冒进,一次作文教学要想“遍地开花”是不可能的,一次作文能解决一个问题就算是很成功的,不要奢求一次作文样样问题都能兼顾,但是我们每次作文都要解决一定的问题,要做到“一枝独秀”每次把一个问题解决好,解决透彻,这样三年下来,问题基本解决,在发展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解决问题。最好是教师合力开发出作文教材,将作文教学系统化,以作文教材为蓝本进行作文教学训练,像阅读教学一样科学、有序的进行。

         改善作文教学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老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和充足的热情去进行作文教学,需要在老师的科学、合理的引导下进行作文教学,我相信,高中作文教学经过教师的苦心研究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一定能探索出高中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杨翠玉.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教学建议[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5(01):55-58.
[4]黄伟.高中作文教学的百年回眸与检讨[J].德州学院学报,2006(02):4-13.
[5]王海霞.浅谈如何做好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130.
[6]李先平.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7]郝玲君.高中作文有效教学指导策略和原则[D].河北师范大学,20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07.html
本文标签: 高中 ,作文 ,教学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