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 ——以《地图学》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0 15:23: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借助先进技术,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式。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线上教师指导、线下教师讲解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本次研究中,主要以《地图学》课程为例,首先分析了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特点。其次,探讨了《地图学》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研究了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地图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地图学》

本文引用格式:王世航.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以《地图学》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7):253-254.

       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新兴产物。该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相结合,既概括了传统教学的优势,也涵盖了网络教学的特色。在高校课程教育教育中,加强对线上下线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地图学》属于传统学科,基础课程枯燥乏味。但是,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入门基础。为此,学好《地图学》课程尤为必要。针对此,本文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出发,分析《地图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具有现实研究价值。

一 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特点

         信息化网络时代下,基于网络技术,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得到发展和应用。该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效结合,是现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之一。根据对该教学模式特点的分析,明确此种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对互联网教学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能够独立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此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教师关于互联网技术、教学知识储备水平,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线上完成签到。通过线上学习视频的方式、搜集资料,线下巩固知识点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地图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教学中课时安排不当


         在《地图学》课程教学中,受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课程教学的课时安排存在不当的现象。目前,高校较多专业都开设了《地图学》,包括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但是,部分高校缺乏对《地图学》作用的清晰定位,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时间较短[1]。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无法将重要知识点全部讲授,只能够通过作业方式,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此外,也有部分高校虽然掌握《地图学》的重要性,但是其在课时设置中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即课时设设置时间较长,在较长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将知识点讲授完毕后还会剩余大量时间,只能够指导学生反复对枯燥的知识点复习,容易引起学生的烦躁心理。

\

 
(二)课程内容缺乏与时俱进性

         现阶段,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信息传递速度和更新速度较快。而在《地图学》课程教学中,其课程内容并未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导致课程内容缺乏与时俱进性。在高新技术发展环境中,数字地球已经被提出,传统纸质的二维地图已经被三维地图所取代[2]。在学科的融合影响下,《地图学》课程内容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传统的《地图学》课程教材,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学生对《地图学》知识的需求。而现有的《地图学》课程中,仍是将传统地图学理论部分作为重点。此种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性的缺乏,导致课程教学水平和效率,均受到限制。

(三)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陈旧性

        在课程教育教学中,教学模式对教学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在《地图学》教育教学中,仍主要以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为主[3]。虽然,各高校也针对《地图学》的更新现状,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但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果仍不是十分能显著,距离现代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教学方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堂下听,是主要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课程内容枯燥单调的《地图学》而言,此种单调性教学并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由此,导致《地图学》教学效率偏低。

三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地图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构建移动教学环境


       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构建《地图学》移动教学环境,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时,可从《地图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出发,将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作为基础,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移动教学环境构建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采用移动终端,对《地图学》中的知识进行学习。同时,指导学生根据线上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在体验移动教学的同时,为传统教学提供补充。

(二)发布课程教学内容

          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根据《地图学》的课程教学方案,及时发布课程教学内容[5]。在开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提前为学生搭建《地图学》的课程结构,并向学生发布与《地图学》课程知识相关的短视频、PPT等,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前,通过线上观看视频的方式,掌握往后一段时间内需要学习的《地图学》内容。同时,针对课前发布的关于《地图学》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线下对学习难点进行重点讲解,提高学生在《地图学》知识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由此,充分发挥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地图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三)跟踪学生学习进度

         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可有效实现对学生《地图学》知识学习进度的掌握。教师可定期登录超星学习通平台,对学生浏览课程资料的频率等进行掌握,实现对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情况的监督。与线上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6]。此外,根据学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签到、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将最终的评价结果计入到学生的平时成绩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概况,及时调整线下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地图学》的课程教学效率。

(四)辅助学生完成作业

        在《地图学》课程教学后,教师可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布置《地图学》作业,并将与《地图学》相关的资料传到超星学习通平台上。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下载,学生通过自主下载浏览的方式,进一步学习《地图学》相关知识,完成课后习题的练习。在课后题练习期间,若遇到疑难问题,可在线咨询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给予耐心降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自主搜索与视觉变量、地图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相关书籍与文章,可将搜索到的相关资料收藏到班级群中。由此,扩大学生对《地图学》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与水平。

\

 
四结语

        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课程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教学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就《地图学》来说,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存在不足。针对此种现象,借助合理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尤为必要。本次研究中,在掌握《地图学》以往课程教学中问题的基础上,从构建移动教学环境、发布课程教学内容、跟踪学生学习进度和辅助学生完成作业等方面,从超星学习通平台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角度,重点研究《地图学》的教学内容。期望在本次相关研究下,为日后提升超星学习通平台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曹峰,宋小红.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以《机械零部件测绘》课程为例[J].办公自动化:综合月刊,2018,25(3):74-75.
[2]马爱静,韩金庭.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以《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为例[J].汽车实用技术,2018,263(08):199-200.
[3]聂芹,杨爱玉.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与生产控制》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25(22):47-48.
[4]刘立云,王永花,田娟."互联网+"时代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超星学习通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7,25(11):88-89.
[5]张凤琴,蒋华,陈桂茸,etal.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运用方法研究——以"数据结构"网络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25(4):36-37.
[6]苏海花.“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钢筋算量》课程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4(17):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8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