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面广量大,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模式。将学生事务切块整合,在学院设立党建工作室、实践工作室、就业工作室、健康工作室、资助工作室和学生服务中心,形成“五室一中心”工作模式,在实践中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与探索
本文引用格式:王傲珩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五室一中心”模式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46):54-5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Five Offices plus One Center”Mode in Administering University Student Affairs
WANG Ao-heng,HE Yu-xing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China)
Abstract:As a rather demanding work,the administration of and servi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cover comprehensive topics,therefore,it is imperative to explore new ways and original mod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Integrating and streamlining the student affairs to form the working mode of“five offices plus one center”,which encompasses Party Construction Office,Practice Office,Employment Office,Health Office,Subsidizing Office and Student Services Center,could achieve good performance in practice.
Keywords:universities;student administration;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日常事务管理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对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把握客观规律,对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进行优化,创新和完善教育管理方式和手段,创建“五室一中心”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工作理念与思路
遵循“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理念,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夯实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基点;破解理想信念、学风建设的难点;推进素质拓展、创业就业的重点;打造实践育人、资助育人的亮点。做到思路明晰、理念务实、主线明确、平台多样、举措扎实,带领好队伍、服务好学生。
二“五室一中心”框架
根据学生日常事务模块,设立党建工作室、实践工作室、就业工作室、健康工作室、资助工作室和学生服务中心,形成“五室一中心”,并根据学生辅导员队伍自身特点,为每个工作室配备两名专职辅导员担任导师,通过专业化指导,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1.党建工作室。党建工作室坚持“引领方向、思想育人”工作理念。党建与学生服务管理相结合,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相结合,与营造优良班风、学风相结合,与学生文明修身相结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思想引领工作。通过党建工作室平台,院领导带头为学生上党课,起到示范作用;加强新媒体等思政阵地建设,把思想引领做到田间地头;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活动,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2.就业工作室。就业工作室秉承“领航就业,让学生赢在职场的起跑线”的工作理念,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优化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构建网站、微信等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开展择业就业培训,举办就业指导系列讲座,指导学生求职技巧;赴企业调研考察,搭建校企沟通桥梁,畅通就业合作渠道;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实时监测就业动态,做好信息化建设和跟踪服务。确保学院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3.资助工作室。资助工作室秉承“量化管理、贴心育人”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根据学生特点,构建了高效、公平、操作性强的资助体系。全面细致反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加强对受助学生的培养教育和后续追踪,切实从学生出发,积极帮助每一个寒门学子完成学业。通过组织开展“资助政策解读”报告会、主题班会、资助政策知识竞赛等一系列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提升学生诚信水平,使资助育人不再局限于经济上的救济,更多的是人格层面上的收获。
4.健康工作室。健康工作室秉承“愉悦身心、健康成长”的理念,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指导开展各项活动。以学院心协为依托,心理辅导员为主体,接待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开展心理团辅、培训健康委员、约谈学生、组织心育活动等,以知促行、以情感人,增强学生的情绪调整能力,完善自我认识,提升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促进人格完善。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趣味运动会,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5.实践工作室。实践工作室按照“实践育人、知行合一”理念,探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实践形式和内容。依托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平台,将社会实践育人功能从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素质、培养积极情感、促进大学生涯发展、增强学生组织活力等多维度进行细化,使“实践活动”和“育人功能”更加明确具体。倡导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较好的社会实践意识,促进了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意志、培养品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6.学生服务中心。学生服务中心侧重于日常事务和学业指导。通过中心平台的建设和学业导师制、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导师制的实施,成为全方面服务学生的载体和学生干部锻炼的实践平台。通过学生服务中心,聘请学业导师、校外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导师和学生向导,努力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和困惑。组织开展学业导师见面交流活动、“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讲座、学生素质培养主题活动及专家报告会等活动,发挥专业教师、企业导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在学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三 工作成效
通过“五室一中心”模式的实施,促进学院学生事务服务进一步精细化、规范化,使更多管理工作做精做细,使更多服务工作落地落实;“五室一中心”模式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活力、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五室一中心”模式使学生辅导员在做好面上工作之余,有了更加明确的分工和相对集中的业务范围,有利于引导辅导员在某个方向深入思考、研究,结合辅导员在“五室一中心”的适度轮岗,将不断提升辅导员业务能力,为做好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静.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8(44):222-223.
[2]王多慈.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讨——基于公共管理视角[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31-33+43.
[3]孔溢琳.高校学生事务中心“全方位育人”网上服务平台构建方案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8):189-190+193.
[4]黄匡忠,蓝云剑,陈艳.高校学生事务国际化案例——十年全方位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200-2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