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校企合作的实践育人创新与实施 ——以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17 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9 15:07: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社会实践是育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而“三下乡”是大学生走出学校,尝试接触不同环境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在实践中获得成长。以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7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联合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财会系,与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前往衡阳市水口山镇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文将从校企合作的实践育人工作创新与实施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三下乡”;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创新与实施

本文引用格式:李睿,等.校企合作的实践育人创新与实施——以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7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5):22-23,26.

Practice,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aking the"Three Rural Areas"Activity of the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in the Summer of 2017 as an Example

LI Rui,CHEN Nan,YAN Ye,SU Ling-l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Hunan)

Abstract:Soci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effective means of educating people,and“going to the countryside”is a social practice activ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et out of school and try to contact different environments.“Three Rural Areas”has trained students’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enabled them to understand the society in advance,adapt to the society and grow in practice.Taking the activity of“Three Rural Areas”in the summer of 2017 in the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as an example,and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Department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of Huaruan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and Shuikoushan Nonferrous Metals Co.,Ltd.,we went to Shuikoushan Town of Hengyang City to carry out a 10-day social practice of“Three Rural Areas”.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work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Three rural area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ractical education;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工作背景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1997年开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作为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一环,各高校的三下乡活动形式日渐丰富,内容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三下乡”的主体依然单一,参与面较窄,主要由各高校自行组织,并未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因此,以高校为主体,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能完成服务社会,做好社会公益活动的目标,又能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016年7月,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学院联合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财会系,选拔出19名同学组成“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于2017年7月4日至2017年7月14日前往衡阳市水口山镇开展以“携手企业,心系乡村,共筑梦想”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

 
二活动过程

(一)红色基地参观


        组织全体大学生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以及革命遗址——康家戏台,大学生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从中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二)政策宣讲和普法宣讲

          组织在当地乡镇之中进行政策宣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普法电影、张贴展板、横幅等方式,在村里和工厂里设点,开展普及宣讲活动,汇总财经、社保、农业、民生等方面的政策,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和工人们的爱国意识和道德水平。

(三)科技下乡

          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在乡镇中宣传农药使用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针对农药的比例配比、搅拌喷洒、注意事项、药性影响以及使用安全防中毒等问题,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先进技术推广等活动,帮助当地广大农民更合理地使用农药。

(四)教育关爱服务

          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等活动。通过村委会的组织帮助,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进行音乐、手工、舞蹈等第二课堂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村里的孤寡老人送温暖,团员大学生们不但要用行动去关爱老人,进行义务劳动等,还要向周围邻里之间宣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深刻道理。

(五)环保实践

         通过开展“关爱湘江,保卫母亲河”行动,一方面结合学院特色对当地湘江水中重金属等元素含量进行监测,将监测结果反馈至该国企公司,助其做好工厂环保工作,另一方面组织大家在江边设点宣传水资源保护知识,提高江边居民的环保意识。此外,组织大学生们走访附近工厂,开展关于水污染防护的社会调查,对周围工厂排放“三废”进行摸底,形成湘江水污染防护调查报告。

(六)社会调研

         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深入冶炼厂车间,紧扣生产环节,对提炼金属、废水处理等化学层面的工艺和技术进行实习和调研。积极联系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该公司专门人员带领我们进入工厂,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队员们对化学药剂的使用提出设想,并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对这一感兴趣的地方提出问题并认真记录。

三创新做法及工作经验

       1.多层面的院校和企业合作。联合兄弟院校,共同组建“三下乡”联队,吸取对方的优秀经验进行互补。同时携手当地国企,获取支持,对整个活动的进行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结合当地光荣的革命历史,第一天就带领全体队员前往水口山工人运动革命遗址,让队员们开展又红又专的主题教育,并教育队员们不忘历史,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

        3.结合当地地处湘江流域的地理特性,同时根据当地国企存在的重工业污染问题,开展“保卫母亲河”的公益活动。并且结合学院特色对当地湘江水中重金属等元素含量进行监测,将监测结果反馈至该国企公司,助其做好工厂环保工作。

        4.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在当地国企的支持下,深入工厂进行实地调研,队员们在参观工厂冶炼过程中,对化学药剂的使用提出设想,发现问题,进行调研。

         5.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在乡镇中宣传农药使用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农药使用安全、农药剂量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宣讲,帮助当地广大农民更合理地使用农药。

         6.正值“共筑中国梦,喜迎十九大”期间,在当地乡镇之中进行政策宣讲,尤其是通过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宣传。

\

 
四结语

          作为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清国情、增长才干、砥砺品格,成长成才。对于00后的大学生而言,“三下乡”活动的开展更是必不可少。以“校企合作,关爱乡村”为主题,结合化工类专业特色开展的多个社会实践项目,让大学生能够真正走入社会,了解中国国情,实践专业所学,不断锤炼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坚定信念、过硬专业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天,李墨,李东静.大学生“三下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模式研究——以唐山学院暑期“三下乡”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3):128-129.
[2]刘丽萍,黄艺雅.新时代条件下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3.
[3]曹时艳,徐粤宇.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模式探究——以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三下乡团队为例[J].现代交际,2018(19):106-107.
[4]张丽娜.高等医科院校学生党员“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研究——以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8):111-112+161.
[5]解甜雨.大学生暑期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发展模式探析[J].现代交际,2018(14):105-106.
[6]杨文龙.供给侧视角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的新尝试——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J].纳税,2018(19):233-2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7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