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思辨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现在还没有广泛的共识。本文就培养高职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三课三论”的探索路径。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思辨能力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陈定.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以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3):152-153.
思辨和思辨力分别为英语critical thinking和critical skills的对译。Critical起源于希腊词,其意是“质疑,观察,分析,判断”。当今全球教育都非常重视思辨能力的培养,思辨能力已被确认为21世纪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所必须技能之一[1]。在这里“能力”培养被提升到中国教育改革的战略高度。而各种能力归根结底均建立在大脑的思辨能力之上。而思辨能力是最重要的“可迁移能力”,它不局限于所学专业,却可以应用多种多样的环境之中,但非常遗憾这种能力一直是英语专业学生的软肋。综合英语作为高职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如何利用它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却没有形成比较权威,客观,可操作的模式。然而思辨能力的培养又关系到高职英语专业人才素质和日后工作岗位上的核心竞争力的建立,所以如何运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去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理应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
一高职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和学生思辨能力现状
(一)高职商英专业学生由于语言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主要以朗读,模仿,背诵,复述等。长此以往必然固化学生思维,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造成障外。
(二)教师思辨意识模糊。他们大都认为学生在进行语言技巧训练过程中思辨能力会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很少把思辨能力培养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三)教材偏重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巧的训练。每一个章节,单元结构单一,重复率高,章节,单元练习计划没任何对思辨能力进行评估测试的内容。
(四)教法基本上是教师讲台上讲,下面同学记笔记,然后学生背诵。考试基本围侥授课内容题目题型基本不涉及思辨内容。
二 高职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三课三论”实施
综合英语教材覆盖了大量的语篇阅读、基础知识和密集型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内容,其包容性和解放性特征为学生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和谐统一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的“三课”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讨论、辨论、结论的“三课三论模式”对学生思辨能力进行系统化训练,明晰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探索路径。
课前:教师精心布置学生计预习内容。在识记,理解的层面植入思辨能力的训练内容。要求学生在字、词、句、篇等课文预习中进行“化繁为简,由表及里”的思辨训练。上课时学生再结合课前预习内容推理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对于整篇文章老师还可以拿课文标题去提问学生,让他们从每大段的主题句开首找出答案。总之通过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新知识点。查找相关背景材料,利用背景知识的迁移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循序渐进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究学习。
课中:让学生就课文进行识记,阅读理解课文字面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读思结合”,运用阅读策略、演绎推理和分析归纳法等去让学生握语篇结构,获取主旨大意。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处理语言知识点均应基于语篇的理解,并赋予它们特定的语境,让学生语言学习能得以顺利实现[2],接着是深化主题的阅读,教师从认知和思辨角度抛出为学生预留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作者写作意图、客观评判作者的观点、对价值观等问题的思考和看法等。反过来教师放权让学生通过“有声思维”阅读让学生尝试充当教师角色,独立自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3]。例如当课文中当作者提出了他的观点:First,domestic consumers need to develop more mature attitude towards consumption,Second,China’s domestic brands are not self-confident,Third,the link of supervision has defects.教师在课堂设计上要求学生以PPT演示的形式举例生活所见实例去支持作者的观点。通过学生参与延伸作者写作思路,训练学生写作布局的思维能力。学生举出了生活中很多生动例子:比如中国游客在日本狂购实际中国生产贴日本标签的马桶盖和电饭煲、国内房地产楼盘取洋名销售火爆、进出口监管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全盘协调导致很多“海淘”做假欺骗消费者等。课堂教学通过这样的演示,讨论和小组辩论,同学们不但提升了语言技能,还培养了思辨能力。同时还能把学生语言技能学习植入到作者写作思路中。当然教师此时应当注意的是不要落入课程的设计,为思辨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当学生没法用英文表达自已想法时,教师要及时提供协助。通过内容依托式的教学内容实现语言技能和思辨能力教学互相促进。
课后:教师布置作业应以检查学生思辨能力为主。以常见的选择题和汉译英题为例。做选择题时教师除了检查学生答案外,还应了解学生选择该答案的依据。如该题考核与专业什么内容相关的知识?出题者出这道题目的是考查什么知识或技能?出题者在该题设计了那些“陷阱”?其他答案不对的原因是什么等。让学生学会从学生、教师、出题者等多角度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做翻译练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翻译前思考:句中主干成分主、谓、宾是什么?附加成分定、状、补又是什么?用什么时态语态?英文表达习惯跟汉语在这里有什么不同?次序怎样排放?等一系列的思辨能力训练活动。学完课程教师可以抛出一些开放性的思辨问题如:What is the benefit of learning this lesson?How can you apply the approach from the text to the reality?In what kind of situation can you use the principles that you learn from the text?and Why?等让学生思考如何更“接地气”地把所学东西应用到现实。通过以上教师互动,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文体逻辑结构和作者观点思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运用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来完成课堂的任务时表现得更加自信。在这样的课堂教学里,教师把自身和学生的角色做了重新的定位:教师从“问题制造者”到“问题解决的引导者”再到“问题解决方法的肯定者”。学生从“任务接受者”到“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者”再到“问题的终结者”整个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识记理解的层面而是深入到分析、应用、评价等环节,甚至接近到思辨能力的最高层次——创造。课堂上教师大量使用简洁而充满诱导性的用语如What is that?How do you know?Why is that?等。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这样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在大学生逃课盛行的今天,我们的综合英语课不单没有学生逃课,还成了同学们一周最期待的课程。不时还有同学升到高年级后倒回来重听某些章节的课程来“过把瘾”。其他系的同学还不时会来“蹭课”。当问及原因,同学们都觉得课堂训练那些方法很实用,很“接地气”。学院和外校督导多次听完课都给这样的课堂很高的评价,学生的评教得分也很高。由于综合英语课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我院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省甚至国家级的高职英语口语、写作或翻译大赛获奖就是很好的例证。近年麦肯思调查显示:企业对学生满意度达98%以上。经常出现一个学生还没毕业就有2到3个job offer的现象。这就是市场对我们高职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优秀能力迁移的充分肯定!
四结语
笔者从2009年起,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尝试使用“三课三论”的嵌入式思辨能力训练模式,经过反复摸索、反思、实践、修正和优化,课堂教学由最初的随意性、模糊性、局部性逐步演变为具有计划性、明晰性、整体性的模式。事实证明,持续不断接受思辨性训练的学生整体能力均有提升。连续多年来,他们无论是在学业成绩、考证通过率,还是以个人、班级名义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各类竞争性比赛中都名列前茅。经实践印证,思辨能力训练课型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力发展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这种开放性课堂对综合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容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以英语泛读课程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报2010.108(04):157-160.
[2]冯欣.“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发展探究[J]外语教学2015.36(04):64-68.
[3]刘凤娟.国内外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4.35(06):135-1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