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机制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9 13:16: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课程体系优化目的在于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通过获取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毕业学生能力信息、建立课程体系和能力关系模型,然后改革课程体系,并进行教学实践,形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动态优化的闭环,最终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所需所用的最新理论、技术的有机对接的人才培养效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升级助力。

关键字:课程体系;数字媒体技术;优化机制

本文引用格式:黄展鹏,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机制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44):97-98,107.

一 背景

        近年来国内很多企业都感觉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聘到符合企业所需要的满意人才的难度在增大。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也不同程度感受到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压力。这种“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创业难”的两难并存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结构和数量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存在着匹配失衡的情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也存在这个问题[1,2]。由于数字媒体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那些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艺术修养,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如何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服务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是我们目前所必须面对并深入研究的课题。

        随着我国加快建设创新性国家和产业升级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也在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各地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产业基地,如中山的动漫、灯饰和五金、佛山的陶瓷、东莞的工业制造等,这些产业如何在信息技术飞跃的情况下,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是其中的一个着力点,数字媒体技术则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核心。电子游戏、声像制作、文本处理、图形处理、动漫设计、计算机应用等等,无一不是通过数字技术去实现,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亟需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上进行改革探索[3,4]。

        我校处于广州大学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在中山校区,毕业生的就业目标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因此必须结合区域特色优化课程体系。近几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互动进步的良好格局,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的进展。

二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现状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课程体系及其教学计划则是其核心组成部分。课程体系不仅要使其所包含的所有课程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必需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课程体系的调整及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一直保持着相对比较稳定的传统,我校是每4年修订一次,其出发点是根据一届学生的就业情况来修订新的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一般选取的是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技术,虽然可以通过改版实现内容的跟新,但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新兴行业,技术发展较快,教材与行业最新应用的理论、技术存在2年左右的滞后期非常普遍。而国内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制一般为3-4年,这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和技术由于课程体系和教材等因素的影响,与就业所需的技术可能滞后5年。如果高校无法建立有效的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其培养出来的自然难于适应企业的要求,更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创新创业[4]。

\

 
三 实施方案

        因此以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联模式,并探索课程体系的动态优化机制,图1为结合区域产业的课程优化机制研究示意图。



\


(一)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定期采集机制

       紧密结合我校的医药特色并利用已有的校企合作基地,每半年通过走访或电话了解30家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以及“知识、素质与技术”,主要包含游戏开发、工业设计、模型构建和动画设计等产业;利用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招聘网站,每半年了解北京、上海地区10家在影视处理、三维动画与特效和游戏研发领先的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对上述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和整合,立足专业的对口单位同时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变化。

(二) 建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校友座谈机制

       本专业毕业生是已有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指导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出来的,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有更深刻的体会,且工作1-3年的毕业生对课程教学与工作后的长短板印象较深,故利用每年11月份校友聚会的机会,找以粤港澳大湾区地区工作的校友代表座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现状,分析课程和能力间的某些关联。

(三) 研究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模型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已经考虑了课程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关联,但这种关联是基于方案编制老师的角度,而不是该方案的接受者——学生,缺乏考虑学生的因素导致目标和结果存在差异。因此本项目调研用人单位需求、毕业学生的能力和职业优劣势等,研究现有课程体系和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培养的作用,形成课程体系和学生能力的模型。

(四) 研究学生技术能力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产业的关系模型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是学生的就业目标。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的产业,瞄准游戏开发、工程模型构建、三维场景虚拟的产业经济的具体状况,研究学生需要具备那些能力以适应区域具体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具备用新技术促进该产业升级的基础能力。

(五) 探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动态优化机制

         根据建立的模型,可以分析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上优劣势,再通过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甚至是教学学时,以克服由于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在某方面能力的欠缺;对于用人单位对“知识、素质与技术”需求的变化,可以通过该模型分析需要调整的课程和课程教学重点,也可以调整选修课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

四 总结

         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机制,建立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的动态调整,以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具体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促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同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于2015年开展探索,通过探索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过程,在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等取得较好的效果,于2017年获批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在课程体系优化、校企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上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喜玲,潘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与教育.2018,14(7):99-100.
[2]王崇文,丁刚毅,陈旵明.基于协同创新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36(4):45-47.
[3]吴刚,田祥宏,王池社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6):17-19.
[4]李望秀,李华新.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6,36(2):130-133.
[5]张琦.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3(1):14-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7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