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语法课程中的实践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8 09:28: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颠倒传统课堂教学流程,采取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师生通过课堂内互动解决自主学习问题,促进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经过课前教学资源开发,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师生互动和学习评价四个环节,该教改模式在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法课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照顾个体化需求,促进知识的理解内化,同时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模式更加客观公平。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资源质量,促进高水平的课前及课内师生生生互动,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则是教改实践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语语法;教改实践

本文引用格式:李小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语法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42):184-187,190.

       近年来,翻转课堂是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部分高校教师已经开始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各学科教学实践,而翻转课堂应用于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研究大部分集中于综合类课程,关于英语语法课程使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案例有限。笔者以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专业实施的英语语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为例,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况,教学改革实施背景,实施过程,实施情况反馈,实施过程反思及持续改进策略。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况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1]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简化形式,是组织化和结构化了的教学方范型。[2]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主导的信息化时代产物。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反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或颠倒课程,简称FCM,是指任课教师基于授课内容,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部分新知识融合,创建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预先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的课程,实现其知识传递的过程;随后,学生应根据教学视频自主完成在线测试,进而对新知识进行吸收内化,之后再带着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去课堂上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共享与讨论,实现其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完成学习的过程。[3]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情景教学理论等,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时代下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在于:首先,教学流程颠倒:由传统的课内学习新知,课后完成作业促进知识内化演变为课前学习新知,完成诊断性练习,课内通过解决课前学习问题以及答疑讨论促进知识内化;其次,师生角色转变: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转变为学习组织者,师生和生生互动增强;再次,评价模式改变:由传统课堂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主,“一考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逐渐转变为注重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整个学期内课前自主学习过程的成果,进而促进形成性评价。

\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背景

          语法教学是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语法课程属于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重点掌握英语语法的核心项目,提高学生在上下文中恰当运用英语语法的能力和运用英语的准确性,使学生对英语语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借助英语语法知识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英语语法》课程列为英语专业必修课程,共48学时,在第一学年两个学期内完成,由此可见英语语法课程教学目标及其重要性。笔者作为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专任教师,近五年来一直从事英语语法课程一线教学工作,发现传统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语法教学内容繁多抽象,知识点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紧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主导课堂全程,教学方式多为“填鸭式”;学生之间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学生英语语法基础极其薄弱,导致教师难以选择合适的学习进度;学生课堂全程被动接受知识,容易产生依赖教师“满堂灌”的心理,进而认为语法课堂学习抽象枯燥,兴趣不足,学习动力有限;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师生生生互动;学习评价单一,过于依靠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对学生整个学期平时学习状况缺乏有效评估手段;教学效果欠佳,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语法部分失分率较高,毕业论文写作体现出所学语法规则不能内化进而应用于语言实践。以上教学现状促使笔者进一步反思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模式,而借助互联网工具,颠倒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知识内化,激发学习兴趣,注重个体之间学习水平差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此教学改革在该学院实施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

          首先: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已经循序渐进对英语语法有了一定程度的学习,英语专业大学阶段的语法学习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因此大学以前的学习基础为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部分在知识准备方面提供了可行性条件。而大学课程安排比较灵活,大学生课外自由学习时间比较充足,这也为课前自主学习提供了时间条件。

      其次:教师经过多年一线教学,充分了解课程内容重点及学生学习难点,同时具备一定信息化教育技术水平,这为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及运行提供了基础。

        再次:五邑大学拥有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计算机机房,覆盖全校园的网络接入端口,加上互联网技术,微信群,百度网盘等信息技术平台,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信息环境支持。

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本教学改革实施对象为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学生,其中两个班学生共计57人,于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在英语语法1课程中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下面从教师教学资源开发,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师生课堂互动和学习评价四个环节介绍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教师教学资源开发

        课前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成功的关键,所以与之相匹配的课前自主学习资源的开发是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笔者在现有的课程教材,教学大纲,以及PPT课件,配套练习题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细化,利用假期,进行了课前导学案,以及微课程教学视频的制作,英语语法教学内容以11个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组织,笔者为每一个专题设计了表格形式的导学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本专题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自主学习情况反馈:包括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情况;同时,将十一个专题讲座的内容,细化成为71个知识点,并亲自讲解,使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录制、剪辑成为71个微课视频,并将自主开发的七套练习题讲解也录制成相关微课视频,微课和导学案开发完成后,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和百度网盘。

         除了课前自主学习之外,翻转课堂通过颠倒教学过程,为课堂上进行师生生生互动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因此翻转课堂中课内教学活动设计也非常重要。课内教学活动首先要能够检验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其次要针对课前自主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解决问题,进一步促进知识内化。笔者在这一阶段,首先设计了小测环节,针对课前学习导学案中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小测题目,其次设计了促进生生互动和师生交流的课堂教学内容,如分组讨论题目,小组演示主题,组间竞赛题目等等,进一步更好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实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学习指导者的师生角色转变。

(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教师完成教学资源开发之后,下一步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首先,教师通过微信群将已经上传至百度网盘的相关专题的课前自主学习资源,包括微课教学视频,课件,其他文字学习资料等推送给学生,学生下载之后,登陆网络教学平台,根据平台公布的该专题导学案,利用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课余时间,学习基础,安排学习时间和强度,根据导学案设定的学习目标,自我检测课前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微信群以及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答疑讨论专区,对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力图通过课前的师生,生生互动,解决问题,完成这一过程后,学生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两份记录:第一,课前自主学习笔记,要求学生在经过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之后,对所学专题知识点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整理,其内容既要包含知识逻辑框架也要包含个性化学习中学生个人认为有难点的知识细节,该笔记要求手写,并拍照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要能够反映自主学习质量;第二,填写导学案中自主学习反馈部分的内容,对个人自主学习情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其思考及解答情况进行记录,一方面为教师掌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提供信息,以便更有的放矢地进行该专题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提供记录。

\

 
(三)师生课堂互动

        前面两个环节的主体分别是教师和学生,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课堂内教学设计则将这两个之前在两个空间分别行动的主体的要求和需求,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进行有机碰撞和融合,在同一空间,即课堂内,交流互动,从而进一步促进知识内化。90分钟的课堂教学首先利用一小部分时间(15分钟左右)对课前自学内容进行小测,小测结束后立即进行讲解,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知识漏洞,当堂讲解解决问题,加深印象。其次,开展多层次多模态的师生和生生互动活动,例如首先对某些课前及课堂小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组讨论,期间教师观察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的表现,给予帮助和指导;随后,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该组进行发言展示,由教师点评,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总结整个学习过程,促进知识内化。

(四)学习评价

         一改传统课堂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翻转课堂更注重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参考依据包括:课前自主学习完成情况,主要根据自主学习笔记提交情况及质量,课前答疑讨论互动情况,比如在网络教学平台答疑讨论区提出及解答问题情况,以及小测成绩等进行评价;课堂学习活动完成情况,主要根据课堂活动参与情况等进行评价;最后结合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进行评价。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活动是评价的主要构成部分。翻转课堂中课前自主学习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后续课堂内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而形成性评价模式能够对课前自主学习过程起到一定监督作用,让不够自律的学生产生紧迫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避免传统教学中,个别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平时随意逃课,考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情况,真正从全过程的角度反映学生学习状况,促进学习评价的公平公正。

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情况反馈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英语语法1课程中基本成功实施,学期结束后,笔者对两个班共57名学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2份。问卷共由29道题目组成,主要为五级量表题,多选题及一道开放性问答题。题目涉及翻转课堂总体教学情况以及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细节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在教改实施前,71.16%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有一定了解;42.31%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体验过翻转课堂教学;75%的学生比较支持在语法课上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73.07%的学生对该学习模式比较适应;相较于传统课堂,92.31%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感到基本满意,其中44.23%的学生比较满意,13.46%的学生非常满意;59.61%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课堂。总体而言,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满意度,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都比较正面。

         在课前学习资源部分,46.15%的学生认为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数量合适,而另外46.15%的学生认为数量偏多。80.77%的学生对学习资源总体质量感到比较满意。

         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90.39%的学生认为自己一般能够主动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对于课前自主学习中师生交流情况,只有23.08%的学生认为比较多,生生交流方面,同样只有23.08%的学生认为比较多,84.62%的学生对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感到基本满意,而影响课前学习效果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个人自学能力(63.46%),学生课程任务的多少(61.54%)和老师的方向性指引及学习视频和导学案的质量(59.62%)。

         在课堂教学环节,63.46%的学生表示对课内教学设计总体比较满意,80.77%的学生认为课堂小测能够提高课前自主学习质量,78.75%的学生认为课堂答疑讨论能够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63.46%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比较满意,学生认为课堂学习中有效的互动交流方式前三位分别是:师生问答(76.92%),互教互学(61.54%)和小组问答讨论(57.96%),而影响课堂学习效果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课前自主学习的认真程度和效果(59.62%),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程度(59.62%)以及课堂与实际应用的联系(57.69%)。在教学评价方面,80.77%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能够更好地反映整个学习过程的情况,75%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评估模式相较传统课堂更加客观真实公正。

        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的优势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78.85%),能够根据个体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进度和强度(55.77%),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51.92%)。而翻转课堂的劣势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自律性差,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前学习任务(76.92%),老师精力有限,无法顾及所有人的问题(53.85%),学生学习基础不佳,很难完成课前学习任务(51.92%)。学生希望教师承担的前三位角色分别是:学习方向的引导者(94.23%),疑难问题的解决者(88.46%)和课堂交流的组织者(51.92%)。而学生期待通过翻转课堂提高的能力维度前三位分别是:自主学习能力(90.38%),理解能力(82.69%)和独立探究能力(76.92%)。

五反思与持续改进

        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结果,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总体而言得到了正面的评价和反馈,但是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各个环节均有进一步持续改进空间。

(一)教师教学资源开发环节

        根据调查反馈结果,教学资源质量对于自主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虽然目前的教改已经初步完成了教学资源开发,但资源质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预期,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前教学资源设计;同样,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还可以通过前置测试,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目标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课前学习资源的难易程度。

(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环节

         根据调查反馈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学生自律性差,不能很好的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是翻转课堂最大劣势,而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又是影响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更好地督促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环节仍然是持续改进的重要内容。目前教改实践中,由于网络平台上传空间有限,微课视频教学资源储存于百度网盘,学生通过网盘下载资源,进行学习,再登陆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学习笔记,进行答疑讨论,这种做法面临两个局限性:第一,学生研习教学视频的过程,包括从何时开始观看,观看的时长,观看的次数无法通过教学平台统计,只能通过学习笔记和课堂小测了解研习视频过程的学习质量。第二,由教师自主开发,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微课视频教学资源在数届学生下载学习的过程中面临流失的风险。笔者设想在持续改进中,以更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为依托,将已开发的教学资源升级为立体化的课前在线学习课程,通过平台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等,更有效监控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以此提升学生自律自觉性,同时也能避免教学资源流失。

         其次,根据反馈结果,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方式以个人独立学习为主,师生生生交流不足,而学习金字塔理论研究表明:效率最高的两种学习方式分别是:教别人和小组合作学习。[4]笔者认为,在持续改进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尝试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比如以宿舍为小组,通过集体研习视频,小组成员讨论,成员之间互相教学答疑等实现相互监督,结合混合式学习模式,提高课前自主学习效率。

         再次,目前课前自主学习环节中答疑互动部分主要以教师答疑为主,而进一步持续改进过程中应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致力于构建师生,生生充分互动的线上虚拟学习社区,使学生也充分参与到答疑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协作探究能力。

(三)课堂师生互动环节

        目前教改基本实现了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但模式和效率还有进一步改进。首先,课堂师生互动可以依托更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如超星学习通等,通过投屏,抢答,现场问卷调查等模式,提高互动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其次,调查反馈反映出学生认为互教互学是最有效互动方式之一,而课堂与实际应用的联系程度也是影响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设想,在课堂教学的持续改进中,选取实际生活中的语篇,设计学生互教互学的环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答疑讨论已经解决基本语法规则问题的基础上,在实际语篇语境中进一步感知,认识语法规则,促进知识内化。

(四)学习评价环节

        目前翻转课堂教改已经采取了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模式,但是形成性评价可以进一步优化,首先,可以借助更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大数据资源对平时学习情况依据进行细化,从而更有效真实地评价课前自主学习情况,促进评价公平。其次,目前翻转课堂初步教学改革的评价模式依然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主,而充分发挥课前和课上两个阶段的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机制的作用,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也是持续改进过程中值得研究的议题。

六 结论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持下,颠倒教学流程,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回到课堂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实现知识内化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当学习引导者的角色,重视形成性评价,该教学模式在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法课程中的实践探索总共由教学资源开发,课前自主学习,师生课堂互动和学习评价几个环节组成,经过问卷调查反馈,学生对该教改效果总体感到满意,大部分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课堂,更加关注个体情况,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能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学习评价更加客观公平。而进一步提升课前自主学习资源质量,通过立体在线课程更有效地对自主学习进行监督评估,同时通过虚拟学习社区促进课前学习中的师生生生互动,课内教学中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增加师生生生互动,将学生自评和互评引入形成性评价则是该教学模式持续进一步改进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李秉承.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04):46-51.
[4]刘升.英语专业语法课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2):215-2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6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