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自媒体时代影视课程混合创新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以《影视编导与策划》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7 16:28: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影视创作工具、创作主体、影视作品内容和传播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对影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业内人士对影视人才的认同度却不高,自媒体时代给影视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新时代的影视人才是从事影视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问题。文章从自媒体时代对影视创作及其教学产生的影响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自媒体时代影视教学模式的改革举措。

关键词:自媒体;影视教学;翻转课堂;项目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高瑞利.自媒体时代影视课程混合创新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影视编导与策划》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5):206-20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Media Era-Take Film and TV Guide and Plan as an Example

GAO Rui-li

(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Guangzhou Guangdong)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the media,film and television creation tools,creation subject content and communication,television,films and so on,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ocial demand for film and television talent growing,the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the recognitio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alent is not high,since the media age brings to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lso poses a challenge.How to tra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eople in the new era is the problem that teachers must face.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newal of the film teaching mode in the media era.

Key words:Self-media;Film and television teaching;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Project teaching

一自媒体时代下的影视创作

(一)自媒体解析


         自媒体(We Media)又称“草根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新媒体发展一定阶段后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自媒体自从提出到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在学术界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学者比较认同的定义为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该研究报告提出:“We Media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1]自媒体是基于互联网的全新数字媒体,自媒体的发展让传媒以全新的面貌呈现,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和受传者。当下的自媒体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新闻客户端、迅雷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其中微信作为典型的自媒体,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目前在高校,学生使用自媒体已经非常普遍,自媒体也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自媒体时代下的影视创作

        众所周知,影视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影视发展的百年进程中,技术一直都在影响着影视的创作,改变着影视艺术的作品形态和发行传播渠道。自媒体时代,随着数字媒体日新月异地发展,影视制作成本日益下降,影视创作从大家闺秀走向大众平民阶层,最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微视频和微电影呈指数增长态势,广泛在各种社交平台传播,并受到越来越多行业内外人士的追捧,这些无一不影响和冲击着影视创作的方式。尤其最近两年智能手机的使用,“一些导演也开始了新媒体影视创作的尝试,如韩国导演朴赞郁用手机拍摄了时长为33分钟的恐怖悬疑电影《波澜万丈》,带动了手机创作影视作品的热潮。”[2]国内微电影和微视频异军突起般涌现。因此自媒体时代下,影视创作有了与先前不同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1.创作工具多元化:自媒体时代的影视制作工具,根据公司或个人的经济实力,可能是高昂的最尖端的数字化影像制作工具和软件,也可能是最普通的手机和智能化软件。

        2.创作主体多样化:自媒体时代,人们尤其年轻一代已经由“读图”开始转向“读影像”,铺天盖地的微视频、微电影广告牵引着、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尝试自己制作影视,圆一个导演梦、演员梦等,网红、网剧等应运而生,影视创作主体空前壮大,由之前非常专业的影视公司、电视台等,变成了各种不同层次的影视文化公司、个人爱好者等,创作主体呈现多样化、大众化和平民化的趋势。

        3.影视作品呈现两极化:由于各类主体层次不一,制作水平大相径庭,影视作品也出现了两级分化:专业高端作品呈现精品化,而普通低端阶层的作品呈现短微化。

        4.作品传播方式及时互动:在自媒体时代,影视作品的传播产生了本质的变化。各种自媒体平台使得影视作品能够非常简单的发布且能直接推送给受众。信息交流可以即时互动,而且这种互动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观众的接受也由被动转向主动。

        5.作品内容生活化:草根阶层的大众借助微传播和简易设备,真正参与到影视艺术的创作中来,作品取材于生活,拍摄贴近于生活,表达了生活中真实的情感,使得影视艺术的表现内容更趋于生活化。

二自媒体时代给影视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以上对自媒体及其自媒体时代影视创作的解析,可以看出自媒体时代下,随着影视创作成本和门槛降低,全民参与、创作方式和作品形式的转变,影视作品传播内容去中心化,传播平台呈现多样化,信息互动和及时性增强等,这些无疑给高职影视教育带来了极大利好,低层次、影视蓝领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让高职影视类专业看到了前景和希望。最近几年市场对影视人才的需求也是井喷式增长,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即便如此也满足不了未来的需求量。据有关调研公司市场统计“2017年我国影视制作人员规模在20万人左右,保守估计影视制作人员的需求量在32万人左右,行业人才缺口超过10万人;预计2020年,行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3万人左右。”[3]与此同时影视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早在几年前,受到市场的冲击,影视相关专业已经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各类高等院校中纷纷开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影视相关专业或课程。为此,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影视教育高层论坛”2016年召开并强调“影视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当今新媒体、全球化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面对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高等院校影视教学工作如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如何更好地创新教学内容和实践方法,使之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大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高校影视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4]
综上所述,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影视从业者和影视教育带来莫大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今天的影视行业日新月异,技术、制作手法、流程模式等更新非常快。传统院校,特别是二本三本的职高、高职学校,教学内容和水平显然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5]

三自媒体时代下影视教育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一)影视类教育首先要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借助自媒体平台培养适合本地市场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普通院校影视教育应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不能照搬本科或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也不能是他们教学模式的压缩版。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本院影视专业从2008开设到现在,课程的设置和调整都根据市场需求时刻在更新和变化,据我们对珠三角影视文化公司等影视相关公司的持续跟踪调研和对历届毕业生回访,发现在珠三角地区能接收我们高职毕业生的影视制作公司或一些需要制作影视的实体产业公司,往往需要全能技能型人才,小公司对人才学历和作品质量要求不高,他们的需求往往是一两个人需要完成从策划、脚本、拍摄、后期等视频制作全过程,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尽量坚持适量、够用、实用的原则,强调影视理论和实践并重,注重学生对整个视频制作的理论和流程的掌握,至于更精细的工种分化学习,可以在三年级第二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未来职业岗位进行针对性的深入钻研。例如《影视编导与策划》这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承担着毕业前的综合实践作用,在学生具备了一定视听语言、拍摄和剪辑技术之后,如何让学生全程参与视频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和后期剪辑等制作颇为重要。在自媒体时代之前,我们的教学往往都是案例研习+虚拟策划,让学生模仿电视台或优秀经典的案例进行策划,由于设备有限,实践条件跟不上,学生往往在老师“逼迫”下,照猫画虎的写个策划方案了事,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经常陷入两难境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设备和平台问题得到改善,因此我们重新拟定了教学目标:根据市场需求,从企业或生活现实出发,进行影视选题并策划,最后通过编导实践,做出一个完整视频。在这个目标中我们将编导需要具备的敏锐观察能力、动手策划能力、文案撰写能力以及视频制作能力融为一体,实现了影视编导综合实践的教学目标。

(二)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和各种影视创作设备,设计真实有趣的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驱动学生自主实践

           自媒体时代,各种自媒体平台可以非常便利的发布影视作品,拍摄和剪辑设备不再像普通传媒时代那样昂贵到不可多得,目前一般院校的影视创作设备都是非常充足的,因此如何设计影视类课程,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功能,有效利用好自媒体平台变得非常重要。在《影视编导与策划》这门课中,教师首先认真梳理课程教学内容,依据新的教学目标和我院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女院微频道”的教学项目,“女院微频道”项目整体思路是:将课程内容仔细梳理,重新整合和规划,把原本理论性很强的一些知识点设计成一个个真实有意义的实践项目,围绕该项目,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一个让学生去挑战的一个具有创新创意的实践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们申请了“女院微频道”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平台和朋友圈发布,让女院师生或者所有感兴趣的人进行关注,类似于开通了女院网络电视台,这在没有设备和场地的传统媒体时代是可望不可及的,因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瞬间高涨,围绕这个“女院微频道”我们模拟电视台,让学生对该频道进行策划,开设他们喜欢的栏目:校园新闻、校园娱乐、社团天地、人物专栏、学习园地、生活服务、微电影等,将栏目策划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一个个真实的项目,学生在众多师生的关注和期待下,带着极高的工作热情,以真正编导的身份,采集身边素材,策划学生和老师喜欢的各种栏目,培养了他们主动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达到项目驱动的目的。

(三)利用自媒体的实时交互、便携移动以及媒介融合功能,整合学习资源,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让学生以真正的工作者身份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做中学”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综合素质不是很高,理解能力有一定偏差,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凸显。单一的“以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必”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髙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对书本有所敬畏,抽象理解能力差,厌倦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不感兴趣,无法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但是他们往往喜欢动手参与,喜欢玩自媒体,善于“读图”、“读影像”,为此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可采用以下措施来驱动项目的实施和各种教学活动:

         1.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整合课程资源,按照项目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实时推送。鉴于高职学生的特点,资源的设计要精心策划,形式多样,比如在《影视编导与策划》这门课程中,我们设计了多样化的资源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这些资源包括项目学习任务书、教师录制的微课、多媒体课件、视频案例、优秀的策划方案等,对于重点内容还分别用文字、动画和视频多样化展示,这些资源整体资源构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资源丰富,架构清晰,学生也可以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手机APP功能随时随地参考和学习。在项目运作的节点上,我们把学生在该阶段项目中必须要习得的重要的知识点放在“女院微频道”公众号上,有针对性的实时推送,引导或推动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

          2.利用自媒体平台或手机APP,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影视类课程的实践性都很强,仅仅凭借课堂学习时间完全不够,但是普通院校安排课程依然是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课时和课室的安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课前发布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提供相应的研究方法及配套信息化资源,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并完成网络教学平台布置的相关知识点的作业。目的是将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比如阅读文字、观看微课等,自由安排时间在规定的期限完成学习内容和老师布置的课前任务。这样不仅有效节省了课堂时间,而且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喜好进行学习,提高了个人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对共性问题深入讲解,重点转移到项目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和实践。

          3.按照真实工作过程分解项目,将大项目分解成基于工作环节的子项目,便于学生理解工作过程和项目任务。项目教学关键是让学生清晰地知道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掌握的技能,一个笼统的大项目往往让高职学生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按照实际工序进行分切,每个阶段对应工作过程中的一个或两个工作技能,这样学生才能明确目标,有效学习和开展项目。比如在《影视编导与策划》这门课程中,我们设计的总项目是“女院微频道”,在实际实施中,可以按照现实工作流程将该项目分解成栏目策划、方案撰写、节目制作、节目包装四个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包含了不同的知识点,工作性质和方式也完全不同,教学过程也可以相应划分成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布置具体的任务,同时充分利用自媒体的实时交互、便携移动以及媒介融合功能,将工作过程、项目教学和翻转课堂有机结合,进行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做真实项目,以真正的工作者身份,在完成具体任务和解决面临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实现“做中学”。

(四)利用自媒体平台和手机APP,可以及时查看学生进度,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统计、跟踪、督促学生完成相关任务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项目学习大多是在课外完成,因此教师要充分借助各种媒体的统计分析功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并进行实时辅导,发挥“学习支架”作用。

(五)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面向受众及时发布的功能,项目完成后可将学生作品发布,让学生体验作为编导的乐趣,同时在各种评价中发现不足,激发再次创作动力

          自媒体时代,作品的发布变的极为便利和低廉,学生利用手机就可以在各种自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作品,与同行的交流也非常及时,在《影视编导与策划》中,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女院微频道”将学生作品进行发布后,学生和关注公众号的受众可以及时获取该频道学生的作品,了解该频道的最新动态,我们也邀请企业专家对每个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因此对作品质量格外在意。另一方面,作品面世,同学间可互相观摩学习,教师和其他受众可以进行评价,学生自己也会发现作品的种种不足,激发了下次创作的动力。下图是其中一期的作品截图。




\


四结语

        自媒体时代,随着影视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各种媒介融合不断深入,动态重塑着媒介生态和影视艺术形态,给高职影视教育带来了无限机遇,同时也提出各种挑战,面向新媒体的课程改革是高职影视类课程在自媒体时代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作为一线教师应积极面对,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特点摸索出适合有效的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02):134-138.
[2]王利君.新媒体时代影视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2):237-238.
[3]2018-2024年中国影视制作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报告目录
<https://wenku.baidu.com/view/1d70607fe55c3b3567ec102de2bd 960590c6d904.html>.
[4]王赟姝,张燕.集众家之力开创影视教育新篇章——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影视教育高层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8):151-153.
[5]影视人才缺口凸显,培养体系亟待完善,影视工业网<https://www.tvsou.com/article/613fb0cd1eedff7bffb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6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