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学风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学校的灵魂。加强学风建设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还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对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学风,笔者以《浅析培养学生的学风》为课题,从学风相关概念阐述入手,对培养学生学风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培养学生学风的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希望对学生的学风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学生;学风;必要性和意义;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马燕燕.浅析培养学生的学风[J].教育现代化,2019,6(39):19-20.
一 学风相关概念阐述
学风,顾名思义,主要指的是学校的学习风气,它是整个学校的灵魂,主要包括外在显现的风气与内在蕴含的思想。学风建设不仅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1]。优良的学风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还有利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它是保证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因此,只有把学风建设工作做好,高校教育才能真正地发挥出作用,才能使高校为社会发展输送的人才是保质保量的。
二 培养学生学风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打游戏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的选择。然而,由于一些学生缺乏自制力,导致自己沉迷于网络游戏,一发不可收拾,不仅使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不仅充斥着很多有关赌博、黄色、暴力等信息,甚至还有一些反华的言论,这些不良信息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学习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基本上学生都没有经历过什么苦日子,不知道养家糊口的艰辛,更不知道什么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而且当代学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当他们看到周围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们也可能受到影响而组队打游戏,最终由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沦落为网瘾少年。但是,如果学校能够加强学生学风建设,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消除上课睡觉、逃课、玩手机等恶习,那么必然可以形成良好的学风,让每个学生由于受到这种良好学风的影响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加强学生学风建设还能够让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能起到引导、指导的作用,学生能否真正地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学生自己,教师只能从旁协助。如果学生自己没有学习的意识,那么即使教师非常负责,非常注重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学生更多的时候也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教师在的时候一种学习状态,教师不在的时候又是另一种学习状态,最终坑害的仍然是他们自己。但如果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那么学生就会在思想和态度上做出改变,真正地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情,不用父母的监督、教师的管理,他们自己就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环节[2]。
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学风可以降低他们的教学负担。无论对于哪门课程,学生都应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但是,如果学生学习意识薄弱,那么让他们做到这样的要求则基本上都是奢望。而培养学生学风,学生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既可以提高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和效果。[3]在校园,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比别人更多的知识,那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所能够取得成功的概率就比别人更大,所能够发展空间也将更大。所以,无论是为了学生目前的发展,还是为了学生未来着想,学校都应该加强学生学风建设,把学生学风建设放在足够高的位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要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与满足。
三 培养学生学风的策略
培养学生学风不仅对于学校的发展有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正确地看待学习活动,提高自我学习意识[2]。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生学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有所成效,所以需要学校和教师都有信心和耐心。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潜意识里其实都有学习的渴望,但是当面临玩儿和学习两个选择时,他们往往会屈服于玩儿而放弃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面临选择时没有人帮助他们做出选择,或者说没有人引导他们正确地选择,导致学生逐渐把玩儿当成了一种习惯,而学习则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学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引导式教育为主
培养学生的学风,绝对不能采取“高压”政策,不要试图用一些威胁、恐吓等方式来让学生屈服,否则很可能不仅不能发挥出激励的作用,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弄巧成拙。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引导式教育为主,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当成是教学的重点,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有张扬个性的需要,所以有时候会对教师严厉的教育视而不见,这就会使教师的作用得不到体现,或者说被不断地弱化[4]。而引导式教育则不同,这种教育方式更倾向于由内而外的教育,所以能够取得的教育效果也更为理想,更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需要。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学风,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学生,教师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十分有限,属于一个“配角”。所以,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引导过程让学生幡然醒悟,充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二)积极开展学生学风建设活动
为了能够使校园产生更浓厚的学习氛围,除了要加强课堂教学以外,还可以利用一些业余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为此,教师可以与学校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学生学风建设活动,以学生的兴趣点为核心,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和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也明显不同。也就是说,在活动中他们既可以学到知识,同时也可以收获乐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风非常有帮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倾听学生对教学工作的看法,集思广益,让学生就当前的教学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三)改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风,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般都会忽视学生的主体身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重点,学生学习意识薄弱。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改革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发挥出作用,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此,教师可以借鉴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弱化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当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时先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还应该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优质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5]。
(四)在思政教育中重点突出学风建设
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突出学风建设,并加强对学生课堂的管理,约束学生不端正的学习行为,那么必然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进而产生学习动力,为学风建设提供最初的动力。在开展思政教育课外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突出学风建设,把学风建设当成是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对学风建设形成正确的认识[6]。
四 结束语
学风建设对于推动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更为优越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由此可知,《浅析培养学生的学风》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新光,齐文浩.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现实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07):322-323.
[2]方翰.从学科文化的角度谈学风建设的主导者及误区[J].教育现代化,2017,4(40):241-242+268.
[3]郝文佳.浅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学风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8,5(42):144-145.
[4]焉丽平.独立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学风建设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04):170-171.
[5]祝敏丹.试析大学生创新教育对改善学风建设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8,5(26):15-16.
[6]李健,夏俊,朱海燕.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