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高校技能比赛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6 10:24: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育改革之后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对于中小学生是这样的要求,对于大学生也是一样的要求。无论学生接受怎样的教育,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能力,因为新事物才具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功能。职业技能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技能比赛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本文就高校技能比赛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技能比赛;课堂教学;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张喆.浅谈高校技能比赛对课堂教学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9,6(38):138-139.

        高校的技能比赛可以促进学生关注自身技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改要求体验式教学,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技能比赛可以帮助学校去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21世纪的教育中,对高校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了,德育教育、素质教育、技能教育都要有。要求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要求老师在教育上要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培养创新性人才。技能比赛一方面帮助锻炼学生发展自身,另一方面也让教师和学生看到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注重自身技能的培养。

一 高校技能比赛帮助学生认清自身

         技能大赛综合考查理论知识、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帮助学生看清技能培训在实际工作中作用和重要性,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让学生加强对书本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专业技能熟练操作,对知识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是技能大赛考察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必须去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大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够学以致用,能够从中进行创新,这也是国家教育改革后新的课程标准。

二 帮助完善教学实践体系

         相对来说我国的技能比赛结构是比较完善的,是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多级竞技机制,相对完善的技能比赛机构可以满足不同大学不同专业技能大赛的需求。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改进和优化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可以寻求更适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完成课程标准。让技能大赛和课堂教学互相促进发展,技能大赛让教师发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改进,课堂教学可以完善技能大赛比赛内容中存在的不足,完善大赛的具体比赛内容。另外,技能大赛具有竞技性,竞技性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帮助老师完善教学和实践体系。

三 技能比赛帮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

         技能比赛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教育改革后,技能比赛考查的内容就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考查内容变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对于细节性的内容也提升了考查比例。学校的教师相对来说实践和实际操作的机会少一些,对于规范性操作自然也就没有很透彻的掌握,在细节上会容易忽略或者有误,再或者就是不能适应新的操作要求。技能比赛可以促进教师去关注企业在具体实践中的情形,以及实践中的细节东西,提升教师在实践当中的规范操作,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完善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完成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更全面更规范的知识,明确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1]。

\

 
四 技能比赛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技能比赛在不断的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灵活运用方面的考查,因此技能比赛中多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考查,不同于以往针对知识点的考查的举例。所以学生在技能比赛中遇到的情况变复杂,直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这样的考查方式也要求教师对于基础知识的熟练与灵活运用,教师从事的教育工作实际操作机会少,不熟悉基础知识在具体岗位上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当中就必须去钻研基础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这帮助教师提升执业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将实操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教给学生,所以技能比赛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职业技能。总之,技能比赛可以引导教师完善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帮助老师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知识,规范化操作。

五 促进学校建设教师专业教学团队

        技能比赛考查的知识从来都不是单方面,是综合素质的考查,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不是一个老师带出来的,一个专业技能的熟练操作不是一门课程可以教授的,每个专业都有好几门的课程组成,而每一门课程有每一门课程的教师。新课改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接受素质教育,这是对学生的标准,更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考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仅要讲授课内的内容,还要教学生将所学的所有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发现创作的方向。这就要求学校要建设专业的教师团队,互相配合,对一个专业的具体知识进行明确的教学分工,让教学的内容形成系统,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的教师团队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共同研讨学习,形成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最最强的专业教师团队,培养对社会最有用的人才,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六 促进各方面资源的运用

        技能比赛提升教师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能力,也是优化资源运用的过程。技能比赛一般都是有行业或企业支持的,这可以提升比赛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得到行业认可。最重要的是帮助企业选拔人才、帮助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也能让企业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此同时,是学校与企业互相深入认识的过程,有助于长久的校企合作。学校提供人才,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与社会接轨,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当然也是对社会发展的进一步促进[2]。

七 发挥大赛交流学习的作用

        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除了以上的作用,技能大赛也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参与大赛的学生和教师都是经过选拔的优秀人才,是学院之间在学术和和其它方面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技能比赛的比赛项目大多数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技能或者难攻的技能。通过技能比赛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学习,迅速提高学生的技能,让教师有机会接触最新的问题,帮助教师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培养最新的有职业技能的学生。技能比赛是大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可以共同收获实现共赢的平台,所以今后在技能比赛这方面还需要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大赛的作用,共同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国家要起好监督作用,让技能比赛可以正真的发挥它的作用,让技能比赛可以有序的发展[3]。

八 促进教师对学生的关注

        由于大学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越来越少了,很多教师对学生的九项基本信息都是没有完全了解,学生就已经毕业了,这样的师生关系就谈不上互相学习共同研究专业技能。在这一点上,技能大赛参与者的选拔赛可以让教师有机会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课本信息以及专业技能水平,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有力弥补学生欠缺的知识,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素养,帮助学生赢得技能大赛,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学习,强硬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学生就业率的提高是对学校知名度的直接提高。学校有效的教育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促进社会长久发展的前提和保证[4]。

九 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信心

         目前,在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就业上,大部分都是专业不对口,导致在校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信心,总觉的自己学的专业知识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并没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在很多大学生的眼中,尤其是对大学的新鲜感过后,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拿毕业证,并没有想着去强化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技能比赛中企业的参与,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专业的实际作用,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去学习课本知识和上课内容,强化专业知识便于参加技能比赛,实现自我价值。

\

 
十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技能比赛对课堂教学是有很大的作用,学校的教师要加强关注,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维,积极的提升自我,学校在教师的职业素养方面也要加强,建设学校的师资队伍,完善学校的教学平台。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利用好技能大赛这个平台,积极地寻求学习方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宋士显.以技能比赛为抓手推动高校会计专业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6(19):444.
[2]温必锋.民办高校技能比赛发展方向的思考——以汽车技术竞赛为例[J].汽车实用技术,2018(10):162-164.
[3]王菲菲.职业技能大赛对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成才之路,2015(32):23.
[4]彭珊.新媒介视野下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提升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08):57-58+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4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