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浅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4 14:43: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心理健康方面也出现新的特点,针对此类群体的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应多在情感、人际交往和就业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以帮助高职学生合理情绪调节,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使其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心理特点

本文引用格式:燕展,燕东浩.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9,6(38):253-254.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于2005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目前,我国已进入发展的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各高职院校建校层次不一,生源种类复杂,质量和素质有所下降,进而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出现新的特点,本文就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策略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培养合格的高素质职业人才进言献策。

一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

        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种类多,有高考统招生、中专升学、社会单招生等,来源复杂,有来自留守家庭、离异家庭,有的家庭健全但是家庭教育缺失严重,经过观察及实践发现这些学生普遍有三大心病,主要表现在情感、人际关系、就业这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

          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情感问题最凸显,主要有以下表现:①情绪控制能力低,情绪调节能力差。十八九岁的高职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导致情绪不稳定,较为冲动。遇到不如意事情时,情绪调控能力差,对其心理影响较大。②情感表现冷漠。笔者发现大多数新建院校高职生情感较为冷漠,在他们身上看到的阳光灿烂和朝气蓬勃少之又少。笔者分析这可能与高职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大多数高职生之前是遭遇过无数次的批评、冷眼、讽刺甚至嘲笑,人一旦经历过多的挫折,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疏导,那么就可能表现出一种习惯性的反应,在心理学上成为退缩,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不少高职生对老师和同学有强烈的防备心和敌意,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漠不关心,即使团队取得了荣誉也没有表现出喜悦和激动。③习得性无助感强烈。不少高职生抗挫折能力弱,当学习、恋爱、就业等受挫后就开始放弃自我,认为再努力也没用,索性就破罐子破摔,有的甚至产生了厌世心理。④消极情绪体验多,情感严重压抑[1]。大多数人认为上职业院校就没有前途,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高职生情感严重压抑,甚至学业倦怠,负性情绪不免较多。有的学生家庭特殊比如家庭经济困难、离异单亲家庭、家庭不幸福的,来自以上家庭的学生普遍不愿意和别人真诚交流,总是压抑自己,逃避现实,不注意用合理方式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和情感,因此有更多的压抑、悲观等负性情绪体验。

(二)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特点

         笔者通过阅读文献、观察以及日常咨询发现大多数高职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需求和内心冲突。调查发现,90%的高职生业余时间都与手机相伴,游戏网络聊天成了她们的家常便饭。更有甚者与异性朋友恋爱,只在网上聊天,在现实生活却不会沟通,甚至说不出话。在现实生活中,高职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层面表现尤为突出。来自独生子女和城镇家庭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敏感、敌对、和偏执方面对非独生子女农村家庭得分要高[2],这正好与笔者日常实践经验相一致。笔者分析可能独生子女和城镇家庭的孩子缺乏合作意识,在遇到人际交往失败时,常常表现出敌意、以自我为中心较多,缺乏与人为善的意识,更缺乏人际交往中的谦让与合作,过多的强调自我。大多数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从自己角度出发,受以往唯成绩评定的影响,很多同学不愿意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担心受批评,一旦有人提出异议,就认为是挑刺,这种敌对、敏感心理使其人际交往屡屡受挫。长此以往就形成内心孤独渴望交往但不知如何交往,表现出来的就是冷漠和敌对这种负性的矛盾心理。

\

 
(三)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

         受现代社会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社会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高职院校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感到巨大的就业压力,曾经课堂上调查高职新生大家的压力是什么?98%的同学都回答工作。由此可见,在高职生心里,工作就像一个紧箍咒永远压在他们心里,于是有的同学开始的高职生活得过且过的日子,有的同学索性很少去上课,做很多兼职,人才培养质量可想一般。对高职毕业生的访谈发现毕业能找到满意工作的同学为数不多,并不是没有工作机会,而是很多高职生对一份工作没有毅力,经常干几个月就换份工作,眼高手低、不够务实,并不清楚自身的气质、性格和能力,更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产生焦虑和心理失衡,对于高职生的不良就业心理我们更应该多给与关注和指导。

二 对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建议应该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急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建校晚,校园文化不深厚,精神层面渗透较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很少,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不健全,很多高职院校领导不太支持心理工作,认为可有可无,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度空白或者开展举步维艰。2018年7月教育部又下发了《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落实,因此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更应趁此机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更好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为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条件保障。

(二)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做好高职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和新生心理适应教育。根据高职新生的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切实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学生特点和规律,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应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普查和新生心理适应讲座,帮助新生更好的适应高职生活。心理工作重在预防和发展,做好心理普查有助于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也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做好高职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针对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感心理特点,他们大多数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冷漠,退缩等负性情绪体验多,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应多开展情感教育,形成学校、院系、班主任三位一体,定期定时与学生谈心,以情感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是情感动物,容易受情感影响。老师多接近学生,多与学生谈心,多关心爱护他们,这些情感孤僻冷漠的学生肯定会受到感染,这样学生们内心的热情也许就被激发出来,有利于血红色呢过的成长和发展,也许能改变一个人,这也正是我们老师最基本的职责体现。

        3.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多开展人际交往教育工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不是孤独的生活正在这个世界上,人是社会性动物。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来说来源复杂,受时代发展及网络媒介影响,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现实交往,敏感和敌意较多,因此学校应多进行人际交往和讲座,辅导员和班主任也应多与学生谈心,教会他们学会人际交往,学会与老师、家长、同学和谐相处,走出网络虚拟世界,多与现实人物交往,提高自己与人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4.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多关注指导学生的就业教育,针对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毕业生处理好专业、成才、求职、就业与情绪调节等问题,引导学生以积极争取的就业观来选择工作,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和焦虑心理,提高抗压和抗挫折能力,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做准备[3]。

(三)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应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新时代新建高职院校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校园心理剧、手语舞、心理广场活动、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微电影、心理成长吧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学会人际交往,学会情绪调节,使其成长为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

 
参考文献

[1]林丽萍.浅谈高职生心理特点及心理教育策略[J]嘉兴学院学报,2014(14),6:88-90
[2]姜玉美,周晶楠,郭超群.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预防建议[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3(1):56-58
[3]林慧娜.高职院校学生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4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