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核心素养视域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4 11:20: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社会的大背景下,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已从过去浅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的竞争转化为深层次的人才竞争,针对这一国际背景,各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纷纷启动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素养的培育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思想政治课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素养的培育。教学方法作为落实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根据具体的教学事例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这里主要以高中《生活与哲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来激活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探究

本文引用格式:翟一平.核心素养视域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1):50-51.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状态与参与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避免出现以下情况。

(一)情境教学僵化,学生热情度不高

       情境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提供相关教学所需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探究交流,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生活与哲学》相比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知识点理论性、逻辑性更强;概念、原理更难理解;离学生的生活更远。那怎样给学生创设一个合理恰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成了教学的关键,但是在目前,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去挖空心思创设相关情境,整节课基本是按照课本结构进行,没有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选择教学情境时也往往存在情境脱离知识点,为了情境而情境,完全没有考虑到情境与知识的联系性,只是生搬硬套的“套进去”,还有的教师在选择情境时缺乏创新精神,完全按照书本已有的情境进行教学。因此,要想达到预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积极探究,发挥创新精神,为学生创设合理、合时、合题的情境。

(二)探究教学未能落实,学生探索能力不高

       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科学精神为目的,既重视教学结果又重视知识获得过程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部分采用的是传授-接受的教学方式,课上很少把时间放到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上,学生也都是扮演着完美的“静坐者”,坐等教师上课,坐等教师口里“吐出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精神不足,探究能力下降。新课标强调教学以议题的形式展开,我认为这就为探究教学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前景,当然这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肯花心思为学生创设有价值的议题。

(三)案例缺乏时效性,学生兴趣不高

         案例教学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材料、资料、事件等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以此增加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那么如何针对教学问题选择恰当的案例成为所有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现阶段在案例选择中大体存在3中错误倾向:第一种,案例是教师自己主观创造的材料,缺乏真实性;第二种,所用案例年代久远,不能很好的体现当下生活现状;第三种情况是选择的案例不能很好的引出所讲知识,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案例不真实、年代久远、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而这样的案例很难提高学生兴趣。

(四)多媒体运用宣兵夺主,重预设性轻生成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能够承载和传递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对于思想政治的教学,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如何发挥其更大的作用,营造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达到试听一体化。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很多教师偏离了教学的重心,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制作教学课件上,为了一节很简单的课他们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虽然做的很花哨但是教学的重难点不突出,结构安排无逻辑;虽然学生听得听很热闹,但是真正学到的知识却很少,这就严重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进的策略

       余文森教授曾说“策略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路径和方法,有了正确的教学观念,还得进一步把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策略,这样走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才能真正落地。”针对上面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结合《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和实习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的策略。

(一)丰富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丰富情境模式,在进行情境教学中不仅仅是给学生通过PPT提供相关图片和资料,还可以通过“实验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真实情境,如何创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的情境,如何创设出两难的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情境都是教师在课前应该用心准备和设计的,比如:针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语言情境生硬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给学生提供一个两难的情境,如,某市“园区发电厂要不要关停问题”让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政府环保角色、居民角色、企业职工角色,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要不要关停,通过对这个情境的讨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让他们明白立场不同选择不同。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提供情境:告诉学生最终发电厂关停了,让学生讨论原因,这就很明显可以推出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这个知识点。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热情被激发,参与度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很好。

(二)落实探究教学,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落实探究教学,探究教学从实质上讲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探究教学中首先要设计出可操作性的目标,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探究内容的统整性、易控性、开放性、创造性。当然要想真正的落实探究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需要考虑探究教学的四个依据:第一,学习者或者被训者的特点;第二,通过探究活动你想让学习者或者被训者达到什么目标;第三,课题的内容或者技能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被学习吸纳;第四,怎么样评价学习者或者被训者通过探究活动所达到的程度,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这四个因素,简单的来说就是学习者、目标、方法和评价。比如:比如在讲“实践的物质性”时我们可以让学上去参观科技展,让同学们亲自去体验,写观后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进而得出因为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物质的,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实践的物质性。

(三)选择时效性案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选择实效性的案例,传统的“满贯式”“填鸭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的热情,因此,要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比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引用“港珠澳大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其带来的广泛影响,这就很好的结合了热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重视教学过程在教学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新媒体时代,多媒体教学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产物,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消弱教师在教学的指导作用也不是否定传统的教学形式,相反,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的延伸,灵活运用多媒体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现在出现的多种网络课程都是多媒体发展的具体体现,比如计算机辅助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就像硬币有两面,任何事情也同样有两面性,因此,我们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其次,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具体的上课状况,学生的反应进行安排和选用。

\

 
三 小结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的就是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热情,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使学生在课堂上把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产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急于传授知识,而这些都需要一线教师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来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线,让他们在理解教材的过程中思想活跃,热情高涨。

参考文献

[1]拉夫尔·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7.
[2]李悦.案例教学法在《生活与哲学》中辩证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7.
[3]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4]李定任,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45.
[5]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中》[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3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