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较之于其他英语课型,英语阅读课更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各个方面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以英语核心素养为指引,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为例,探索如何利用英语阅读课来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文化品格的锻造,思维品质的形成,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阅读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英语核心素养;综合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周慧.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以人教版高中《英语2》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阅读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6):224-227.
一 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贯彻
(一)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可以简单地定义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学科素养的培育上(史宁中,2016)。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是从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的,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程晓堂、赵思奇(2016)对这四个方面的内涵做了详细介绍:(1)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以及英语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等。(2)文化品格: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倾向。不仅仅指了解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知识,还包括对各种不同文化进行鉴赏和评价,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等。(3)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程晓堂,2017)。(4)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程晓堂,2017)。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贯彻
首先,要利用情景化语言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要善于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融入到语境、语篇、语用和主题之中,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语境,通过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来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加深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评析。其次,注重在语言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去全面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摆脱原有思维模式,敢于采用新方法、新思路来解决问题,鼓励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思想、观点和态度,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进行必要的监控和指导,使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并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例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1的第一篇阅读文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单元话题是“Cultural Relics”(文化遗迹)。本篇阅读材料介绍了琥珀屋的创造(来历和构造过程)、历史(琥珀屋拥有者对它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在二战中的神秘失踪)和重建(新琥珀屋的重建)。因为涉及多个人物时间及事件,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会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搭建语言和思维的支架。本文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新的词汇和表达,并形成对文化遗迹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文化遗迹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经过初中三年对英语的学习,在语言能力方面,具备了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但仍需要继续积累和拓展知识和技能。在文化知识方面,掌握的是一些比较浅显大众的文化常识,且对文化传统等问题缺乏自我思考与认识。在阅读策略方面,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阅读技巧,例如预测、略读、扫读等,但仍需继续加强巩固。除了基础的阅读技巧外,学生对一些把握文章结构的新方法,如思维导图法的使用不够熟悉。在思维方面,大部分学生比较有自己的主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不够强,创新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也相对薄弱。
(三)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的四个方面为依托,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学生能够掌握阅读语篇中出现的有用的词汇和表达;学生能就相关话题,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增加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巩固基础的阅读策略,如通过文章标题来预测文章内容,通过略读、扫读等阅读技巧读懂文章,把握主题等,并掌握一些新的阅读技能,如思维导图法,来把握文章的框架结构。
3.思维品质:学生能够在课堂活动中训练和提高批判性、逻辑性和发散性思维;学生能够提高的创新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文化品格:学生能够了解有观文化遗产以及琥珀屋的背景知识;学生能够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形成自己的文化态度和立场。
三 教学设计
Step 1 Lead in:Watching and defining让学生欣赏一段介绍文化遗址的短视频,结合视频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Do you think what are cultural relics?
(2)Are all old and poor things cultural relics?
(3)Can you give a definition to cultural relics?
(4)Do you think who are the owners of theses cultural relics?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通过直接呈现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关文化遗址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尽快融入话题,并对文化遗址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和思考,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Step 2 Pre-reading:Prediction
通过给学生呈现有关琥珀屋发展变化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和文章的标题来预测文章的内容。教师提出了如下问题: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ed pictures and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can you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is mainly talking about?
【设计意图】根据所给图片和文章标题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训练学生的预测能力,培养学生关注文章标题的意识。预测文章的大意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焦点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后续的阅读效果。
Step 3 While-reading
在阅读过程中,主要分为两大阶段:fast reading和intensive reading:
1.Fast reading
在这个阶段对文章进行快速阅读,并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1)检查预测的文章大意是否正确。
(2)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并用一个词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
(3)组内进行分享和学习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和好的表达。
【设计意图】让学生检查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对于正确预测文章大意的学生,可以增加阅读的自信,而预测错误的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了解误导自己预测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将文章分为三部分,以此来掌握文章的框架,树立学生梳理文章框架的意识。学生小组内共同探讨和根据语境猜测不认识的生词,并分享好的语言表达,让学生相互进行学习和帮助。
2.Intensive reading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并四人为一组完成思维导图。教师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可选的思维导图的框架让学生去完成框架图的内容,也鼓励学生以此为模板创新与众不同的思维导图。图2是教师所提供的思维导图,以及后续完善的内容。
【设计意图】可视化的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形成对文章脉络清晰简练的解构,加深对文章的整体掌握。学生不一定需要用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借鉴创新与众不同的思维导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思维导图,相互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Step 4 Post-reading
读后活动分为口头复述文章大意和讨论两个板块。
1.Retelling
学生借助自己所完成的思维导图对阅读语篇的内容进行大意复述。教师提出:Please try your best to retell the whole passage by your own words,you can with the help of your thinking map.
2.Discussion
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近况,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何我国至今尚未重建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圆明园还是保持修缮旧址?教师提出:
Discuss in group of four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Should we restore the Old Summer Palace or just keep preserving the ruins?And why?Please give your supporting ideas.
【设计意图】复述文章大意,不仅可以了解学生语言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情况,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整体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思考我国至今尚未重建圆明园背后的原因,深度思考文化遗迹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以此来铭记历史。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都得到了发展,并使其秉持开放、自信的文化态度。
Step 5 Homework
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写一篇有关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的议论文,并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完善自己的论据。教师提出: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restoration or preservation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 according to your group discussion.And search the Internet for more information to support their opinions.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写作是语言的输出,是再思考的过程。学生通过文字记录他们的思想观点,有利于理清他们的思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写出更加内容饱满的作文。
四 教学评析
本堂阅读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精心安排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逐渐深入。教师提供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展开各种听、说、读、写、看等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有效输入与输出,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在进行阅读任务时,教师有意识地对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使用预测,略读,寻读和思维导图等阅读策略。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任务中,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与众不同的思维导图,并进行合作完成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培养,学生既了解了琥珀屋的历史及现状,也对比反思了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国家情怀。此外,让学生思考讨论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等任务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通过自主搜索相关信息来丰富作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 结束语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不仅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蓝图。但在真正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明确方向、大胆尝试、精心设计,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切实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反思,在反思中优化,建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之间的桥梁,将学生指引向全面发展的道路,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19-21.
[2]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中国考试,2016,(5):8.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4]鲁子问.课堂:英语核心素养根植的沃土[N].中国教育报,2016.
[5]裴昌根,宋乃庆.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45-49.
[6]束定芳.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17,38(02):35-41.
[7]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5(16):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