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海南各高校纷纷实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增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文章基于对海南省内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体现出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研究创建一套系统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成为大学英语必修课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选修课,课程体系,课程评价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付瑶.海南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创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7):168-17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和社会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大学生的外语能力已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生创业、就业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是顺应中国全球化进程最为重要的一环;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又在这一重要环节中发挥着关键角色。其根本目的在于着眼未来职业规划,使学生角色从“考试型”向“技能型和专业型”转化,培养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智能复合型人才。
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一 海南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鉴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部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规定,海南各高校纷纷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开设了一系列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作为大学英语必修课程的有效补充。为检验实践效果,完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教学,特对海南高校部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海南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问题:海南各高校从大一下学期开始鼓励学生选课,各校的选修课程覆盖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还有的学校开设英语影视欣赏,商务英语翻译,文秘英语,跨文化交际等课程。由于必修课课时有限,一些学校利用选修课来继续前面解学期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大学期间不间断地进行英语学习。
来自海南7所本科院校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66名学生参与此次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表1,2所示)。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的分析和频次统计计算出的各选项频数和百分比显示,49.6%的同学表示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会选择大学英语选修课程;33.8%的同学表示他们选课时主要根据个人喜好;40.6%的同学表示他们上大学英语选修课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
如图1所示,目前海南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
学生反应比较强烈的是各学期的英语选修课相对独立,缺乏连贯性。一些鉴赏类的选修课如:英文电影赏析,英文歌曲学唱,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四、六级应试培训等课程,可以通过一个学期的讲授达到教学目的。但是有一些课程需要几个学期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如基础口语,基础听力,基础写作等课程,需要不断巩固和提高,后续应继续开设高级口语,高级听力,高级写作等课程。学校设置选修课程旨在对于大学英语必修课教学内容做以必要的补充。在有限的必修课课时的限制下,不间断地进行英语学习。因此,大学英语选修课应该是一套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必修课,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系统培养。
2.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图1揭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大学英语选修课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如图2,学生在选课时主要依据个人喜好和对专业和就业的帮助。而目前学校开设选修课却更多地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如是否有教师申请该门选修课,学校是否批准开设该门选修课,是否有合适的教材,是否有足够的学生选课等等。课程设置并没有从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意愿出发。
(二) 课程教学
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表3),学生对课堂管理和教师讲课质量存在的意见最大。选修课均为“走班制”,学生均来自不同自然班,且对选修课缺乏重视,在课堂纪律方面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均影响教师授课质量;此外,个别授课教师对选修课重视程度不够,不注重教学方法,课堂管理不到位,也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二 海南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的创建
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要求》建议:“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根据《课程要求》和海南高校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规范大学英语选修课,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对语言技能,语言应用以及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入手,创建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细化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能力。
(一)语言技能类选修课
开设语言技能类选修课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在上大学英语必修课之余,选择基础类的课程,如基础口语,基础听说,基础语法,基础写作等课程。随着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一些学校从大二开始减少大学英语必修课课时,学生可以选择高级口语,高级听说,高级写作等课程来继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保证大学期间英语学习的持续性。在开设语言技能类选修课时,必须保证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选择同一系列的教材。争取在二至三个学期实现课程整体教学目标,为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和后续选择其他大学英语选修课打下基础。
(二)语言应用类选修课
通过技能类选修课的学习,在英语能力有所提高后,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应用类选修课来满足更高的学习需求。应用类选修课可作为技能类选修课的补充和提高。比如:针对四、六级和托业、雅思以及考研的学生,可设考试辅导课程,此类冲刺课学习周期为一个学期,授课可根据考试题型的需要分模块进行;每个模块根据教师的教学专长分配不同教师负责不同模块的教学。此外,根据《课程要求》的规定“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应用类选修课程的设置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而非一成不变。开课前不妨对学生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其专业需求,淘汰过时的课程,增设热门课程。比如,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旅游英语,酒店英语,会展英语;针对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法律英语,针对专业为经济、对外贸易方向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开设商务英语,外贸函电,文秘英语,国际贸易英语等课程。此外,为响应国家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号召,可以开设诗词翻译等选修课程。
应用类的选修课程很广泛,要保证顺利开课,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确保足够的选课人数。虽然大多应用类选修课可在一个学期完成教学,但教学内容专业性强,因此建议此类选修课不要频繁更换授课教师,以保证授课质量。
(三)语言文化类选修课
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是专门针对英语基础较好,并对英语及相关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开设,这类选修课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宽其知识面,培养其文化修养。语言文化类选修课可细分为“文学鉴赏类”和“文化应用类”两类课程。
文学鉴赏类课程包括:“英美戏剧欣赏”“英美小说选读”“英美文学欣赏”“英文电影赏析”等。文化应用类课程包括:“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英美国家概况”,“中西方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无须太多学时,但各课程之间具有关联性:如鉴赏类课程的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西方文学作品来了解西方文学;文化应用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因此在制定各门课的教学大纲时,应该把文学、文化的普及纳入其中,所有课程都应传授一些英语文化的基础知识。
由于语言文化类的选修课程专业性较强,可以邀请外教授课。外教有着纯正的发音和丰富的西方文化知识,且在教学过程中互动多,课堂气氛活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扩大其知识面。
三 海南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管理
要充分发挥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作用,得到最佳教学效果,不仅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还要有一套完善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管理体系来支撑。此管理体系应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和对教师教学的管理两方面:
(一)学生管理
选修课学生的纪律管理是急需攻破的一个难题。目前大学英语选修课适用“走班制”,即在固定的时间把属于不同自然班的学生集中到教室进行授课。此种班制给课堂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专业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编排座位、日常考勤、课堂互动和布置小组作业。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其他组员,以此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要将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计入期末总成绩,要制定明确的计分办法并在学期初向学生公布。
(二)教学管理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教学管理包括:规范开课申请程序,制定选课指导,统一和规范教学文件以及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完善选修课的开课程序。目前大学英语选修课缺乏连贯性,其原因之一是开设选修课程的申请程序存在漏洞:有上选修课意愿的教师在前一个学期末提出申请,学校审批后下个学期方可开设选修课。这种申请程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即在上过一个学期的选修课后,该教师是否愿意继续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开设选修课;即便提出开课申请,又能否通过学校的审批。
在制定了新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后,学校可根据教师的意愿把选修课程的授课教师固定下来,便于教师对所授课程的系统把握,积累教学经验。教师也可根据研究和发展的需要,向学校建议开设某门选修课。学校还可根据教学需要,组织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集体完成某门选修课程的授课任务。
其次,制定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指南。详细介绍每门选修课程的授课教师,教学目的,课程方案,选课资格,课程要求以及考核方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课。对于新增的选修课,应及时更新选课指南。
第三,制定规范的选修课程教学文件。选修课程应和必修课一样,有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教案等教学文件,且所有教学文件都和必修课有相同的标准和要求。对于有衔接性的课程,建议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大纲,详细的分配教学进度和内容;一些考试冲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应该根据考试的变化和要求及时做以修改和补充;对于没有合适教材的选修课程,学校可鼓励并教师编写教材。
最后,建立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课程评价体系。在新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下,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由课程特征决定。比如:基础口语和高级口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为现场口语测试或小组表演;基础写作和高级写作课程可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英文电影赏析或中西方文化对比可以采取写论文的考核方式等。同时,选修课程的评价体系应把学生的日常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一并纳入期末考核,按照相关比例分配每个要素的百分比,最终得出综合分数。对于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要按组员的具体表现来打分,避免全体组员分数相同情况的出现。每门课程在学期初向学生公布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细则。避免出现同样的课程,由于授课教师的不同而出现考核形式和标准的差异。
大学英语选修课和大学英语必修课的教学效果,直接体现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希望此次创建海南高校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的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同仁集思广益,共同关注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探索并实践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相信终有一天海南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能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高需求。
参考文献
[1]付科峰,秦茂盛.高校英语选修课教材开发出版的新理念及发展趋势[J].科技与出版,2017(01):131-134.
[2]杨玉兰.学生需求对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0(6):131-134.
[3]杨鸿燕.美国加州韦伯高中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沈燕琼.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与管理初探[J].教育探索,2008(11):53-54.
[5]张淳,李娜,王丹丹,et al.大学英语选修课开展方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4):98-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