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方法研究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0 17:08: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作为培养我国自动化人才主力军的我国自动化专业,从全国整体上看,其课程群未能根据自动化的发展作出相适应的、根本性的改变,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最新自动化科技发展。对于不少高校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而言,没见过、没学过、甚至没听说过最新自动化系统、设备!过去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建模、控制、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如今自动化专业学生手中缺“金刚钻”,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趋近零。急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关键词:自动化;核心课程群;建设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张兰勇,于立君,刘志林.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方法研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9):120-121.

一 研究意义

         专业核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在这背景下,2016年1月,教育部自动化类教指委召开了以“新形势下我国自动化专业战略发展研究”为主题的主任工作扩大会议。除教指委全体正副主任外,会议还邀请了上届教指委主任清华大学吴澄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东北大学柴天佑院士,清华大学王雄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周杰教授等参加会议讨论。会议一致认为,自动化专业课程群建设,虽是老大难问题,但教指委应当积极加以组织、引导;希望不仅研究体系建设,还要落实到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争取示范效应。

二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起源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船舶电气自动化”、“武备自动化”,于1955年正式招生,1960年第一届毕业生毕业,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将工业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生产过程自动化三个专业合并为现在的自动化专业,目前累计毕业生3600多人。本专业历经几代人努力奋斗,不断凝练专业特色,不断加强条件建设,形成了面向船海领域配套装置系统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可靠顶用的高质量人才。

        本专业在全国的工科院校基本都有设置,开设院校达到200多所,国内的著名大学比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著名高校都有设置本专业,只是各个学校由于原来所在行业的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我校侧重于“三海一核”领域控制方面教学和实践。

三 人才培养方案的梳理

        根据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以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重新梳理了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体系,2017年重新修订了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制定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中各课程的知识点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明确学生在完成学习课程之后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提出能力层次的考核要求。

        2018年加强实践教学以及科研反哺教学,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探索和实践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专业基础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生产实践训练、科技创新实践等将实践教学循序渐进展开,按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模式培养,树立开放式科学与创新思维模式,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将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结合,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针对自动化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进行一些改革探索:构建“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控制与系统”为核心,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增加科研与创新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控制与系统”贯穿了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采取让学生“在系统中学习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将学生所学的课程融合到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中;二是在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中,始终围绕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

\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以控制系统为主线,让学生在系统中学习系统”,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掌握自动化专业的核心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采取了“创新教育”不断线,以及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等有力措施。将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归结为:学习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这“四大能力”中,学习能力是基础,工程能力是前提,创新能力是动力,创业能力是目标。在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学习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处于首要地位,是各种能力培养的基础。

         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坚持以学习能力、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阶段制定培养目标,实施能力培养。毕业设计所有的课题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人才培养特色为以控制系统为主线,让学生在系统中学习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 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

        构建了“1+3”的核心课程群体系,控制与系统是核心课程群的1个核心,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主要包含控制系统模型及控制理论的应用,微机计算机原理与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包含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船舶控制系统体现自动化专业的“三海一核”特色,工业过程控制与运动控制系统体现工业自动化中的控制技术。设置了3个方向模块,3个前沿选修模块与全英文授课的设计体现了国际性与前沿性,为控制理论与技术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前期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学生学习知识不牢固,面太宽的问题,借鉴国际一流高校的课程体系,在自动化专业新修订的核心课程群建设中体现了国际性和前沿性,在专业必选修课中设置了人工智能模块、工业机器人模块和智能信息处理模块,每模块包含5门课程,保证了学生对前沿方向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改革和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可有效带动自动化学院其他专业的课程建设,进而影响全校工科类相关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凸显学校“三海一核”办学特色,完善教学体系,为工程教育及素质教育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一)改革理论课教学模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观,树立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综合素质教育思想。在具体教学中与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相吻合。积极引入外国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过程。

(二)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1.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在教学模式上,突破“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观念,将实验教学从单一的验证理论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上延伸到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在理论和实验的关系问题上,切入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既重视实验教学对理论的验证功能,又重视实验教学对理论的补充、深化和发展作用;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摈弃“预习——讲解——实验——报告”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验证型实验模式,开设多种类型的综合实验,大幅度地删减验证型实验,精心设计增开综合型、设计型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抛弃过去刻板、程序化的教学方式和注入式封闭型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开放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学、自己设计实验项目,并独立实施实验过程,开展互相讨论。

\

 
六 研究意义及推广价值

       认真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黑龙江省“十三五”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设立特色专业方向,培养国防与地方急需人才”的特色,努力打造特色品牌专业。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及科研课题申报等各方面深入探索,为国防工业、信息、船舶等领域培养科研理论深入、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到位的综合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建安,谭岚,周自明.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
[2]张巧芬,吴黎明,王桂棠,等.微机系统及嵌入式应用课程群的PBL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09.
[3]王泽农.“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和课程群的建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0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