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院校装备教学研究初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0 13:55: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装备教学是院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当前院校装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师资力量、装备保障、教学效率及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院校装备教学的因素,并针对上述因素提出了几点解决办法。

关键词:装备教学;大班教学;能力培养;师资力量

本文引用格式:高磊,等.院校装备教学研究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30):174-175,187.

一 前言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和素质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因此军内外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地方高校主要通过创新实验[1]、模拟操作[2]、卓越工程师培养[3]等方法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对于军校,装备教学是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许多老师也在积极探索军校环境下的装备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了案例式[4]、翻转课堂[5]、小组方式[6]等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发现学生人数多与装备训练时间少的矛盾突出、对学生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同时随着院校改革调整,学生培养集中,而老师及装备数量有限,大班教学将不可避免。因此针对当前军校装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一种适合军校装备大班教学的方法,在当前院校教学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 当前院校装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师资力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老师队伍不足和师资力量短缺。老师的知识结构单一,自身缺乏实际装备应用经验。大多数老师在院校毕业后经过简单培训便走向教师岗位,不了解装备的具体应用方法,仅是单纯从老教授那里传承经验、钻研现有教材,对装备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中依靠教学示范班,带领学生认识装备、了解装备的构造并向学生传授装备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一些基层有丰富经验的干部因体制等原因无法走向讲台,导致院校自己培养出来的老师教出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仅凭所学知识无法胜任工作岗位,造成了院校培养与基层需求脱节的现象。

\

 
(二)教学装备保障相对滞后

        目前装备保障方面的滞后主要体现在教学装备落后于更新换代的步伐,装备维护保养困难和装备数量不足。装备是装备教学中最重要的保障力量,因此拥有性能良好的先进装备以及对装备良好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学生拥有良好教学保障的前提。但是受限于体制等原因,当前部分院校配备的是一些沿袭多年的老式装备或是研制新装备时的样机,没有配备较为先进的高新技术装备。随着我军的快速发展,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逐渐加快,院校缺乏新的装备,再加上老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能力仍停留在上一代装备技术的层面,导致了“所学非所用”现象的出现。学生毕业后还需重新学习新的装备运用能力才能胜任工作岗位。而对装备的维护与保养也是院校装备教学遇到的另一大难题,院校本身以传授知识为主,关于装备维护保养缺少专业性人才以及相应的保障条件,许多教学装备在用于教学训练后,日常的维护与保养没有跟上,导致装备的损坏率比较高,影响了教学使用。教学装备不足是影响教学效率的另一重要因素,立足于学生多老师少的现实情况,不得已而采用大班教学模式,但是又缺乏相应的装备数量,使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一堂实践课下来只有几个人完成了装备操作,其他人只能坐等观看等待下一次机会,甚至个别学生直到结课也没有操作过装备,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学习效率偏低

        因是大班教学,学生多、装备少,这就导致了许多时候都是几个人或一两个小组在进行操作,其他学生在一旁等待,而学生普遍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导致学生对装备教学热情不高。尽管老师再三强调在他人进行操作时要注意观摩学习,但许多学生抱着“没轮到自己就不用参与,操作的时候不会有老师指导”的思想,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每换一组学生操作,老师们都要重新教授操作方法,不仅教学效率低,也过多地消耗了老师的精力,影响教学质量。

         装备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而学生受限于自身知识体系,很难将课本的文字知识内容与实际装备原理相结合。在短时间内了解装备,掌握装备的操作方法十分困难,需要老师和示范班战士不断地亲身示范指导,自学成效较低。装备学习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同时也是需要耐心研究、理论结合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一段集中学习的时间。但在院校课程安排中因为其他课程教学的原因,往往难以集中排课,只是单纯地把装备教学作为一门普通课程与其他课程一起安排课。这就造成学生们在学习装备知识的同时还要花费精力去应对其他几门课程的学习,精力、注意力难以聚焦,没有大块时间去消化回顾教学要点,仅借助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对装备有浅层次的了解,只会一些基本的操作,而对装备的使用时机、使用环境等其他内容了解很少。

(四)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大班装备教学全为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员动手能力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知识的能力,只有准确评估学生这两种能力才能对学员实施真正的考核评价。但目前由于学生人数多、装备少、学时短等原因,难以实现实装操作考核,缺少有效的考核评价措施。大多数做法是平时表现加笔试成绩,这样做虽能评估学员一部分能力,但难以真正评价学生,也导致学生有时对成绩有疑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提高院校装备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提升老师教学能力


        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办法,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走出去就是让装备教学老师到基层代职,了解装备的日常训练和应用方法。参加一些演习或比武增加见识,了解装备的应用情况,开阔自身视野,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请进来就是请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来授课或指导教学。请他们把装备使用的宝贵经验介绍给老师们,帮助他们修改课件和教案,让他们参与课程建设,从内容上提升院校教师对装备教学的认知能力。

(二)提高装备保障力度

      积极协调上级请领新装备,同时加强装备的维护保养。加强装备维修和保养骨干力量建设,与装备生产厂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做到小故障自己修,大故障及时修。加强日常维护,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装备的保养。

(三)采用多模式融合式教学模式

         经过不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课程组提出并实践了“理论讲解、操作示范、模拟训练、分组练习、总结讨论、实装考核”贯通式的教学模式。理论讲解主要将装备特点、结构组成及操作使用方法要点讲给学生,操作示范将作业的流程、重难点展示给学生,在理论和了解操作流程基础上借助信息化的训练设备[7]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在模拟训练基础上对操作熟练的人员进行分组训练,无法实装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操作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法,最后进行实装考核。六个步骤环环相扣,充分利用了学习时间,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事做,引入学习小组的方法弥补了大班教学的缺点。

(四)引入教官制度

         装备教学的特点在于其实用性和实践性,单纯的理论型教学师资队伍已远远不够满足这一教学特点。因此从基层定期抽调相关操作技术人才骨干,充作教官,丰富师资队伍,变得尤为重要。从基层抽调上来的技术骨干,对实装操作有自己的操作经验和教学手段,更符合基层培养需要。将装备作业的新方法、新要求、新经验、新的使用方法及使用环境等“新知识”融入到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了更新,教学内容也更具针对性。

(五)引入过程化考核方法

        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督促学生深入研讨、探究的重要手段。要达到这些效果,考核需要做到过程化并贯穿教学始终,每一步都有实际的教学反馈。这一方法既便于老师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也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细化考核环节和内容,引入示范班战士参与考核评估工作,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

 
四 结语

        课题组以当前院校装备教学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师资力量、教学保障、教学效率、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制约院校装备教学效果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包括:提升老师教学能力、提高保障力度、采用多模式教学方法、引入教官制度及过程化考核。在2018年秋季教学班级教学中课题组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发现平均成绩比春季教学班提高10%左右,优秀率提高15%左右,成效比较明显。下一步应细化针对大班装备的教学方法研究,提高教学效果,为基层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桂荣,田立华,毕海鹏.土木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90-91.
[2]齐继阳,刘菲菲,孟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机械制造装备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09-110.
[3]陈穗俊,青永红,严励等.模拟操作训练在耳鼻喉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8):87-88.
[4]冯静.基于准案例教学法的工科教学新模式[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3):69-72.
[5]段修生,单甘霖,程远增等.翻转课堂在军校装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教导刊,2015(4):94-96.
[6]李彦彬,张成涛,王宁.军校装备实践教学组训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5(2):151-152.
[7]房立清,陶凤和,赵金辉.信息化条件下新装备教学条件建设研究[J].高教论坛,2016(7):1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0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