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糖尿病易感体质与预防干预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27 15:05: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探讨糖尿病从“易感体质”预防干预。易感体质与糖尿病均具有遗传的特性,且病理性体质及相关因子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故通过从方药、饮食、运动、情志等方而调节病理性体质可以防治糖尿病的发生、转变。临证中,干预易感体质防治糖尿病不容忽视。

关键词: 糖尿病;易感体质;预防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陶莉 . 糖尿病易感体质与预防干预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0):143+145.

\

0引言

糖尿病(diabetes meuitus.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家系遗传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众多医家多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研究糖尿病的遗传方式、特点,而从“体质”研究其防治者则较少。现代中医体质学认为,个体体质的形成、体质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基于体质与糖尿病均有遗传的特性,且人体的体质因素往往决定个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因此,从“体质”着手防治糖尿病不容忽视,可为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转变开辟新的防治途径。

1病因与易感体质

糖尿病属“消渴”范畴,分肝胃郁热、胃肠实热、脾虚胃热、上热下寒、阴虚火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七种证型,证候可将发病过程中不同病理阶段特点体现出来,体质对证起到决定作用。吴承玉等 [1] 提出体质与证联系紧密,体质为辨证条件和根本,决定证的类型。体质由先天因素或饮食、地域、环境决定,体质较证型不易变化 [2]。王琦 [3] 认为体质是人从生到死,在天享与后天培养根基上所塑造的体态、生理功能和精神状况等层次归纳的、相对不变的特质。体质与糖尿病发病由先天后天因素决定不谋而合,糖尿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证候也不相同,形成偏颇体质也不尽相同。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因包括外因与内因两种,外因与嗜食肥甘、气候变化等相关,内因与禀赋不足、情志不调、房劳过度相关。从中医体质易感角度研究糖尿病病机倾向及证候类型,有利于揭示糖尿病发病原因,对糖尿病预防给予理论指导。

1.1禀赋不足。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内在因素,《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1.2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 发为糖尿病。《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1.3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 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糖尿病。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1.4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 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 发为糖尿病。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劳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综上所述,诱发糖尿病先天与后天条件包括先天禀赋、饮食、情志、房劳等,通过分析病机,不难看出,阴虚和内热是糖尿病不可或缺的易感体质,糖尿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糖尿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 但往往又互相影响。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 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 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 故“三多”之证常可相互并见。

消渴病日久,则易发生以下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 阴阳俱虚。消渴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由于阴阳互根, 阳生阴长,若病程日久,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二是病久人络,血脉瘀滞。消渴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且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也与血瘀密切有关。

2易感体质及证型

辨证首要辨体质。同一疾病,因体质差异,造成对致病因素敏感性差异明显,产生了不同临床症状,即不同的“证”, 从体质学方面思考,辨证实质就是先鉴别体质,再判断“证”。

2.1易感体质。体质与个体气血偏颇联系紧密,气血盛衰可造成形体肥瘦,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曰:“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其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人体气血失常易致郁(瘀)热内生, 反之,郁(瘀)热又可加重气血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发病与阴虚和内热体质有较为紧密的联系。

2.2易感体质与证型。通过分析不同体质对病因的倾向性, 可以总结疾病的发生状态、病变机制和发展趋势。体质的阴阳虚实决定着疾病发生和变化,从体质比从时间来预见疾病更有把握,了解糖尿病患者易感体质之后,可以一定程度上掌握个体的辨证分型。阴津亏损,燥热偏胜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禀赋不足(阴虚体质)者易发生糖尿病。
因此,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干预阴虚质,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
3干预体质

3.1方药调质是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家族成员易感体质特征, 给予适宜的方药纠正阴阳气血盛衰、调节体质偏颇,以达到防治糖尿病发生及转变的目的。若气郁体质,采用理气开郁、调节气机的方药调节其病理体质,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 同时注意情志相胜的原则;若阴虚体质,采用滋补肾阴的方药调节其病理体质,如六味地黄九、大补阴丸等,同时注意养阴兼顾理气健脾的原则。

3.2饮食调质是根据糖尿病易感体质特点以及食物的性味、功效、营养价值,以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为原则, 制订相应的饮食干预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性味凉热相关知识及食品交换份法膳食健康教育,发放饮食建议表。饮食性味凉热对人体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且有明确的规律可循。因此通过饮食调整可以达到纠正病理体质偏颇现象的目的。在多食清谈、高纤维饮食,控制热量摄入过多的原则基础上,若糖尿病易感体质为湿热体质,多选用清利化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莲子、红小豆、丝瓜、苦瓜等;若糖尿病易感体质为气郁体质,多选用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 如大麦、蘑菇、柑橘、洋葱等;若糖尿病易感体质为瘀血体质, 多选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黑豆、黄豆、山楂、茄子等;若糖尿病易感体质为阴虚体质,多选用滋阴潜阳的食物,如芝麻、绿豆、牛奶、鸭肉、豆腐、甘蔗等。

3.3运动调质是根据糖尿病易感体质特征,借助身体动作有规律地进行运动锻炼,从而调整机体的病理体质,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运动能有效改善心、肺与血管的机能,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在坚持体育锻炼,活动量逐渐增强的基础上,若糖尿病易感体质为气郁体质,宜调节情志类运动, 如旅游活动,“患恨”导引功,气功呼吐纳功法等;若糖尿病易感体质为瘀血体质,宜活血化瘀类运动,如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术等。

3.4情志调质是指根据糖尿病易感体质特征,通过调节情志来调节体质偏颇,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情志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不同情志反应是内在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若糖尿病易感体质为气郁体质,根据“喜胜忧” 的原则,多参加社会、集体活动,多看喜剧、滑稽剧,多听轻快、欢乐的音乐,以提高情志;若糖尿病易感体质为阴(血)虚体质, 根据“以静制亢”的原则,平素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减少激怒,多听悠扬、舒缓音乐等;若糖尿病易感体质为阳(气) 虚体质,平素防惊恐、去忧悲,多听欢乐、舒缓音乐等。

参考文献:

[1]吴承玉, 李向荣. 中医体质与辨证论治的相关性研究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24(1):1-3.
[2]钱会南, 郑守曾. 中医体质学说现代研究述评[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25(6):1-4.
[3]王琦. 中医体质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糖尿病易感体质与预防干预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27/2018092703065731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94.html
本文标签: 糖尿病 ,易感体质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