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三黄煎剂联合艾灸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5-04-30 09:23: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三黄煎剂联合艾灸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6月—2024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联合三黄煎剂联合艾灸干预。比较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分以及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以及内旋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中疼痛、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发生率分别为0、6.67%(2/30),均低于对照组的13.33%(4/30)、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4.320,P均<0.05)。结论三黄煎剂联合艾灸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功能,且能降低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发生率。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中医内外合治,三黄煎剂,艾灸,术后康复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目前根治性切除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能切除肿瘤病灶,提高患者生存率[1-2]。但根治性切除术需切除乳腺及区域淋巴结,可能会导致患者术后淋巴回流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疗效[3]。因此,乳腺癌术后加强肢体功能康复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中医特色疗法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领域,其中艾灸操作简便,可借助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引起对应经络传导,达到调和阴阳气血平衡的目的[4-5]。三黄煎剂具有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维持关节功能活动机稳定性[6]。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三黄煎剂联合艾灸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3年6月—2024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年龄38~72岁,平均(50.25±3.17)岁;体重指数17~28 kg/m2,平均(24.32±1.15)kg/m2;TNM分期:Ⅰ期19例,Ⅱ期11例。观察组年龄37~75岁,平均(51.06±3.21)岁;体重指数17~28 kg/m2,平均(24.29±1.18)kg/m2;TNM分期:Ⅰ期16例,Ⅱ期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经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YJZ2024458),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②均行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同侧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术程顺利。
 
  排除标准:①乳腺癌远处转移或合并其他部位肿瘤者;②不耐受手术治疗或麻醉禁忌证者;③脏器功能严重损伤者;④凝血障碍者;⑤精神异常、服从性差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即乳腺癌术后根据患者患侧上肢功能进行锻炼。包括:①局部按摩:以手掌轻触皮肤,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5~10 min/次,3次/d;②抬肩运动:患侧上肢保持自然下垂,轻轻上举,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宜,直至向上侧举过头顶,以充分锻炼肩关节周围肌肉群,防止瘢痕粘连;③绕环运动:双手分别放置于肩关节上,配合呼吸运动绕肩做大回环画圈,同时配合头部向左、向右旋转,5~10 min/次,3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黄煎剂联合艾灸干预。包括:①三黄煎剂:方药组成(大黄6 g、姜黄10 g、黄芪30 g),加水煎煮至约100 mL药液,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②艾灸:穴位:双侧肩臑穴、肩贞穴、肩髎穴、肩井穴、阿是穴等,协助患者采取坐位,穴位局部75%酒精消毒,点燃艾柱后对选取穴位进行施灸,施灸高度应距离皮肤表层约3 cm,保持固定不移,每个穴位灸3~5 min,以皮肤稍起红晕,患者自感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对于敏感人群,医者可通过手指感知调整施灸距离和时间。
 
  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
 
  1.4观察指标
 
  ①肩关节活动度:分别于干预前、后参照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7]评估,包括前屈(0°~180°)、后伸(0°~50°)、外展(0°~180°)、内旋(0°~90°),活动度越高表示患者肩关节功能越良好。②肩关节功能: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Shoulder Pain and Dysfunction Index,SPADI)[8]评估,包括疼痛(5个项目)、功能障碍(8个项目)2个方面,每项评分0~10分,评分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差。③记录两组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发生率。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上肢水肿及皮下积液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分为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以及内旋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PADI量表中疼痛、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
 
  2.3两组患者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
 
  3讨论
 
  据报道,2022年我国新增乳腺癌病例35.7万人,新增死亡病例7.5万人[9]。目前,根治性切除术是乳腺癌外科治疗常用手段,其疗效及安全性已得到临床广泛证实[10-11]。但手术机械性牵拉可对乳腺周围组织造成损伤,甚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回流以及运动功能障碍,不利于患者预后。既往多项研究报道,早期规范康复锻炼可促进肢体血液、淋巴液回流,改善肢体运动功能[12]。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发生率较高。
 
  中医学认为,乳腺癌术后脉络损伤、气血耗伤,可导致气血凝结、瘀阻脉络而引起局部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故治疗上当以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三黄煎剂是许芝银教授根据多年临床治疗淋巴水肿而独创的经验用方,其中重用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可提高机体的正气;姜黄行气活血,血能载气、血行则气行;大黄活血祛瘀;三药合用具有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艾灸是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本研究选取肩臑、肩贞、肩髎、肩井、阿是穴等穴位借助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进行干预,可使药力直达病灶,达到通经活络、散结止痛的功效。近年来,艾灸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康复管理中,并被证实在缓解肢体疼痛、减轻水肿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SPADI量表评分改善效果更优。说明三黄煎剂联合艾灸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三黄煎剂中有效成分均具有行血活血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同时配合艾灸可通过刺激冲动传导,运行全身气血、通达脏腑,进而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多因手术损伤腋窝淋巴结,导致局部淋巴回流或静脉回流障碍,进而造成毛细血管渗透压增加,过多体液积聚而诱发[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茅传兰等[16]研究表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手术侧上肢循经艾灸能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14 d、1个月上肢水肿的发生率(10.7%vs26.7%)、(5.3%vs26.7%),支持本研究论点。这可能是因为三黄煎剂联合艾灸可发挥协同效应,使局部瘀血祛除、气血运行通畅,故更有助于促进淋巴液或静脉回流。
 
  综上所述,三黄煎剂联合艾灸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功能,且能降低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施丽娜,费杨虹虹,司婷婷,等.保乳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降压素和神经降压素受体1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9):2175-2178.
 
  [2]吴云,金汉生.区段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25(1):62-64.
 
  [3]王雪辉,王君,万树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5):132-135.
 
  [4]吕娜,程鹏,夏继秀,等.针刺联合艾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2,47(3):262-267.
 
  [5]刘容,陈建米.腹泻灸联合艾针灸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血清胃肠激素和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3,38(12):1651-1655.
 
  [6]张曦平,王聪,王倩雯,等.三黄煎剂对乳腺癌患者机体慢性应激状态及血液黏稠状态的改善作用[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0,12(6):534-538.
 
  [7]严广斌.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3):409.
 
  [8]朱柯,姚敏,杨龙,等.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中文版介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4):615-618.
 
  [9]刘清元,冯晓瑞,杨敏,等.乳腺癌根治性术后应用多维心理疏导及抗组训练对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3,40(11):1763-1766.
 
  [10]Sayed MM,Mohamed DO,Hassan MSF,et al.Is survival with conservative breast therapy becoming superior to that with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al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in this era?[J].Indi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23,14(1):243-248.
 
  [11]户庄,周振宇,李文龙.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乳腺区段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J].癌症进展,2023,21(16):1847-1850.
 
  [12]吴晓静,杨琼,章小飞.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短暂性和持续性淋巴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7):628-631.
 
  [13]刘恒,樊英怡,沈静,等.药艾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12):2274-2277.
 
  [14]吕娜,程鹏,夏继秀,等.针刺联合艾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2,47(3):262-267.
 
  [15]李瑾,赵苗苗,毋春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探析[J].中国实用医刊,2024,51(7):38-40.
 
  [16]茅传兰,庞永慧,莫钦国,等.经络艾灸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效果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20,39(4):416-41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7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