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比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中采取不同微生物检验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疑似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培养法、常规镜检及阴道五联检法对其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手段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在9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疑似患者中,确诊阳性80例,占比88.89%,其中阴道五联检法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比常规镜检法、培养法更高(P<0.05);阴道五联检法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镜检法、培养法(P<0.05);阴道五联检法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常规镜检法、培养法(P<0.05)。结论阴道五联检法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法,阴道分泌物,念珠菌性阴道炎,准确性
0引言
念珠菌性阴道炎属于成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近几年,抗生素以及激素药物的广泛应用使临床真菌产生了耐药性,促使各类真菌感染发病率不断提升。许多患者由于对真菌感染以及治疗缺乏足够的认知[1],自行购买抗真菌药物会在治疗过程中引发真菌感染性病症以及反复发作,使其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2]。
本研究旨在对本院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疑似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7~53岁,平均年龄为(45.32±1.37)岁。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念珠菌性阴道炎相关表现;②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阴道炎者。
本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本研究应用了阴道炎检测仪(型号:bPR-2014A;厂家: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OLYMPUS显微镜、阴道炎五联检测试剂盒。
(1)阴道五联检法[3]:采集标本,即利用一次性医用棉签在患者的阴道壁下l/3处进行阴道分泌物采集,停5s后用棉拭子旋转一周,保证采集标本量,并将其尽快送检;采取阴道分泌物的拭子在pH试纸上涂抹,对其pH值进行记录,并在加样试管中滴入专用稀释液6~8滴,挤压试管壁,使拭子吸附的液体流入试管中制成阴道处理液;应用五联检测试剂盒检测pH值、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生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
(2)培养法:利用沙保罗培养基对样本实施接种,随后将其放置在恒温箱中进行培养,温度维持35℃,每日观察及记录培养基菌株生长的情况,如观察一周无菌株代表培养法检验表现为阴性,存在菌株为阳性。
(3)常规镜检法:采集患者的阴道侧壁分泌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是否存在真菌,如可观察到真菌孢子、假菌丝、菌丝则为阳性,无真菌为阴性。
1.3观察指标
研究指标:微生物检验方法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漏诊率。①准确率=[K+D/(K+P+U+D)]×100%;②特异度=[D/(P+D)]×100%;③灵敏度=[K/(K+U)]×100%;④阳性预测值=[K/(K+P)]×100%;⑤阴性预测值=[D/(U+D)]×100%;⑥误诊率=[P/(P+D)]×100%;⑦漏诊率=U(K+U)×100%,诊断符合率=[(K+D)/(K+P+U+D)]×100%。其中,K为真阳性,P为假阳性,U为假阴性,D为真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种微生物检验法检查结果分析
在9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疑似患者中,确诊阳性80例,占比88.89%,三种检查方法的详细结果见表1。
2.2三种微生物检验法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比较
阴道五联检法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相比于常规镜检法、培养法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三种微生物检验法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
阴道五联检法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镜检法、培养法,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三种微生物检验法的误诊率、漏诊率比较
阴道五联检法误诊率、漏诊率相比于常规镜检法、培养法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临床妇科疾病中,念珠菌性阴道炎相对常见,发病时患者阴道会排出豆腐渣样分泌物,并伴有臭味、外阴瘙痒、灼烧感。部分患者病情严重会产生性交痛、尿急、尿痛,有较高的复发率,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针对念珠菌感染的临床预防及治疗需要引起重视,因为此疾病会造成患者阴道酸碱水平紊乱,并对精子活力造成较大影响且存在一定的吞噬作用。同时该病会使患者降低性欲,进而影响夫妻生活及受孕[4]。念珠菌感染在妊娠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会影响胎膜发育,危害胎儿健康。部分妊娠女性感染病原菌后的症状不够明显,未及时发现,这可能诱发胎儿受到念珠菌感染。此外,念珠菌性阴道炎有较多的易感因素,人体抵抗免疫力明显减弱,也会导致其滋生念珠菌。近些年来,抗生素滥用及手术入侵也加大了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难度。
阴道分泌物显微镜镜检属于常见的阴道炎检测方法,但检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且缺乏灵敏度、特异性。阴道分泌物培养是诊断念珠菌感染的有效方法,但其耗时较长,其应用会受到一定限制。阴道炎五联检包括β-氨基半乳糖苷酶检测、唾液酸苷酶检测、白细胞脂酶检测、过氧化氢浓度检测、pH值检测。过氧化氢属于阴道乳酸杆菌产生的重要杀菌物质,会对致病菌的定居、增殖等造成影响,对维持阴道微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其浓度一般与乳酸杆菌数为正比。同时,白细胞酯酶为反映阴道宿主细胞的标志物,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的胞浆内,在粒细胞被细菌产生的毒素逐步分解时可实现有效释放。唾液酸酶是一种由阴道乳酸杆菌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可提升细菌对宿主黏膜、组织的附着力,其整体活性一般与细菌数量成正比。通过唾液酸苷酶活性检测能够了解病原体的定居、繁殖。因此,为患者采取阴道五联检测法的符合率更高,可作为患者临床疾病诊断的参考项目[5]。
研究结果显示,在9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疑似患者中,确诊阳性80例,占比88.89%。五联检法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相比于常规镜检法、培养法更高(P<0.05);五联检法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常规镜检法、培养法更高(P<0.05);五联检法诊断的误诊率、漏诊率较常规镜检法、培养法更低(P<0.05)。临床研究发现,引发女性产生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为真菌、滴虫、细菌,而真菌感染主要为念珠菌感染,为妇科疾病中的主要表现。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时会诱发患者产生外阴灼烧感、瘙痒,阴道分泌物表现出豆腐渣样、异味等情况,且伴随病情逐步进展,患者会出现尿痛等表现。此疾病病情顽固且迁延不愈,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长时间感染会使患者出现盆腔疾病,并诱发其卵巢、输卵管等部位的炎症,病情严重甚至会诱发患者产生宫颈炎及宫颈糜烂,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临床对于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应注重早期诊断、尽早治疗。阴道分泌物标本五联检验为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了有效且科学的方法,且该诊断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在临床当中普遍推广[6]。
综述,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采取五联检法诊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减少误诊情况。
参考文献
[1]吴晓玲.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4):88-90.
[2]樊国艳.阴道分泌物念珠菌诊断中运用微生物学检验联合阴道分泌物标本五联检验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22,29(3):287-290.
[3]孟秀春.探究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验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学,2022,28(4):141-143.
[4]岳庆阳.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2):91-93.
[5]刘进彩.惠阳区2345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3,9(15):61-64,69.
[6]胡春丽.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阴道内念珠菌感染情况的检验效果比较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4):456-45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