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LC-D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上肢部分、下肢部分等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肢体功能评分,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
【关键词】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植骨,四肢骨折,无菌性骨不连,肢体功能,并发症
骨不连是长骨干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因与局部血运障碍、生物学环境差等有关,需二次手术治疗[1]。无菌性骨不连多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2],但若操作不当,可导致钢板和螺钉位置不准确,影响内固定的稳定性和骨折愈合[3]。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内固定效果较好[4]。本文比较LC-DCP内固定术与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四肢长骨干闭合性骨折;经血常规检查、X线、CT等检查确诊为无菌性骨不连;符合内固定术和植骨术指征;距前次手术时间6~12个月。排除标准:治疗前3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理性骨折;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骨肿瘤、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2003112078)。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2~69岁,平均(44.82±4.56)岁;距前次手术时间6~11个月,平均(8.45±0.84)个月;病灶部位:肱骨10例,尺骨9例,股骨12例,胫骨14例;骨不连分型:A型27例,B型1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3~70岁,平均(45.35±4.45)岁;距前次手术时间6~12个月,平均(8.65±0.86)个月;病灶部位:肱骨9例,尺骨8例,股骨13例,胫骨15例;骨不连分型:A型24例,B型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进行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于原切口位置切开8~10 cm,分离皮下组织,充分暴露骨不连位置,取出原锁定加压钢板、髓内钉等内固定装置,充分清理断端硬化骨,直至骨面出现渗血,扩髓后清理髓腔内组织,冲洗骨折部位,置入LCP(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131363),在近端和远端各拧入2~3枚螺钉,之后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固定满意后,在同侧髂骨取全层髂骨骨板,修整为骨缺损形状,将其混合骨填充材料植入骨缺损位置,周围填充碎骨块,使植骨与骨不连断端充分接触。
观察组采用LC-D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患者体位、麻醉方法均同对照组,于原切口位置切开5~6 cm,分离皮下组织,充分暴露骨不连位置,取出原固定装置,充分清理断端硬化骨,直至骨面出现渗血,扩髓后清理髓腔内组织,于骨折两端各保留3~4枚螺钉孔的长度,冲洗切口后置入合适的LC-DCP(河北瑞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130127),置入前需充分进行预弯、塑形及贴附操作,两端跨越骨折线后进行固定处理,保持LC-DCP在骨膜外,从骨折近端方向往两侧钻孔,在骨折线两端各拧入2~3枚螺钉,确认固定满意后进行植骨,方法同对照组。
两组均留置引流管,术后48 h拔出,在24 h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常规进行髋、膝关节主动功能训练。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术后6个月评估,优:X线检查显示骨折处连续性骨痂完全形成,骨折线消失,骨连接完好,叩击或按压骨折断端无疼痛;良:X线检查显示骨折处连续性骨痂基本形成,骨折线模糊,骨连接较好,叩击或按压骨折断端有轻微疼痛;差:X线检查显示骨折处连续性骨痂未形成,骨折线中断或不连续,叩击或按压骨折断端有严重疼痛。(2)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肢体功能评分。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其中上肢部分总分0~66分,下肢部分总分0~34分,评分越高表明肢体功能越好。(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手术前后肢体功能评分比较术前,两组上肢部分、下肢部分等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肢部分、下肢部分等FM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受固定不稳、骨折端血运差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极易发生骨不连[5-6]。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钢板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其中LCP内固定术整体接触面积较大,易对骨膜加压,影响骨折端血运,从而导致骨吸收、延迟愈合等并发症[7]。
LC-DCP是新型动力加压钢板,依靠垂直加压与轴向加压的固定原理,通过表面的凹槽避免大面积接触骨皮质,可减轻对骨折端血运的影响,加速骨折愈合[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手术优良率和上肢部分、下肢部分等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LC-DCP内固定术无需扩大切口即可轻松置入,手术创伤较小,可一定程度减少出血量,降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9],且LC-DCP内固定术可避免钢板与骨皮质大面积接触,减轻对骨膜的损伤,保护骨折部位血运,加快骨折愈合,降低畸形愈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促使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10]。此外,LC-DCP设计的成角稳定性能够提供足够的机械支撑力,允许适度的生理应力传递,再加上提前对钢板进行塑形,能避免螺钉松动,提高固定稳定性,并使用骨填充材料进行植骨,可最大限度地加速骨折愈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1]。
综上所述,LC-D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肢体功能评分,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姚树生,刘利.LC-DCP和LCP结合植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的效果[J].糖尿病天地,2021,18(8):192.
[2]李国德,杨远敏,曾平.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联合七厘散治疗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7):84-87.
[3]孙红超.分析LC-DCP与LCP结合植骨治疗对LTF骨不连患者的疗效[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0,14(2):135-137.
[4]陈志军.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IGF-1、FGF-2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5):97-100.
[5]党华,郭耀军.加压钢板、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作用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1):73-74.
[6]高飞.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8):12.
[7]喻畅.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154-155.
[8]刘峰,高扬,董海鹏,等.LC-DCP联合皮质外骨桥对肱骨骨折患者术后骨不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9):957-961.
[9]Lee S,Ahmad N,Corriveau K,et al.Bending properties of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commercially pure titanium(CPTi)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LC-DCP)constructs:effect of surface treatment[J].J Mech Behav Biomed Mater,2022,126:105042.
[10]Won H,Kim JY,Baek SH,et al.Feasibility of the inner-side-out use of the LC-DCP for 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 in total hiparthroplasty[J].Indian J Orthop,2020,54(6):879-884.
[11]王太生.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对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6):948-950.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557.html